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920例老年男性非肥胖(BMI<28kg/m2)与肥胖(BMI≥28kg/m2)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111%和4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显著正相关(OR=3491,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呈正相关(OR=1539、1585,均为P<005)。当将肥胖和脂肪肝分别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在男性老年人群中,脂肪肝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5):123-125
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一—邱东鹰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200032)《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21-23[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5 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5 010例调查者中,平均BMI为24.90 kg/m~2(22.30~27.20 kg/m~2),女性BMI、超重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BMI、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逐渐下降(P<0.01);随着BMI的增加,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逐渐增高,而平均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逐渐降低(P<0.01),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中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增加,高TC血症及高LDL-C血症、高UA血症的患病率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同样随着BMI的增高而增加,而吸烟的比例逐渐降低(P<0.01)。结论随着BMI的增加,老年人多种代谢指标异常明显增加,因此对老年超重及肥胖人群应充分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控制体重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高血压增加体重过重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Hypertension,2005,46:654-659.法国巴黎与南锡省在1972-1988年常规体检,发现139562名男性及104236名女性体重过重,其中5·5%与4·3%属于肥胖(BMI≥30kg/m2)。两种性别的危险因子(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随BMI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全身肥胖和腹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MS)的关系。 方法 横断面调查法调查 4 95 0名年龄 6 0~ 92岁的老年人 ,并用趋势 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有关分析。根据亚洲人肥胖标准诊断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低HDL C在体内聚集数达 2个及以上被诊断为MS。 结果  (1)超重、肥胖和腹部肥胖随增龄而增多的趋势并不显著 (除男性腹部肥胖外 ,其余均为P >0 0 5 )。I度、II度全身肥胖者各有 80 2 %、97 2 %的老年人同时有腹部肥胖。 (2 )随年龄、体质指数 (BMI)和腹围 (WC)的增大 ,MS的现患率显著增高 (均为P <0 0 5 )。 75岁以上组与 6 0~ 6 4岁组比较 ,MS现患率增高接近 8 0 % ;与BMI <2 3 0kg/m2 人群相比 ,男性超重、I度肥胖、II度肥胖人群MS现患率分别高 14 4 %、2 9 1%、34 6 % ,女性分别高 10 0 %、2 3 1%、2 8 2 % ;腹部肥胖男性高 2 1 3% ,女性高 17 1%。调整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后的标准OR值显示 ,3个变量对MS的作用强度依次男女均为BMI >WC >年龄。 (3)随两种肥胖类型的聚集并程度的加重 ,MS发生的危险性逐步增高。BMI≥ 2 5kg/m2 且腹部肥胖人群发生MS的危险性是BMI <2 3kg/m2 且无腹部肥胖人群的 4倍之多 ,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后 ,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市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60岁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按BMI分层,评价不同BMI类型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采用SPSS 11.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659例体检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4.2%(56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2%(363/1003),女性患病率为31.2%(205/656);该人群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为48.1%(79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8.4%(485/1003),女性患病率为47.7%(313/656);随着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3.9,24.0~27.9,≥28.0 kg/m~2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0%,27.4%,40.4%,5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风险相关ROC曲线显示,对收缩压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为0.601(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5.85 kg/m~2);对舒张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65(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6.35 kg/m~2)。结论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MI对预测高血压风险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京市城区年龄≥40岁的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并分析肥胖人群多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城区6个社区40~7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共调查9696人,剔除信息不全334人,最终共9362人纳入统计分析,男性3204人(占34.2%),女性6158人(占65.8%).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标准,体重指数≥28.0 kg/m2为肥胖,24.0~27.9 kg/m2为超重.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的超重率41.0%,男性高于女性(43.91%vs.39.48%,x2=17.01,P<0.001).总的肥胖率16.79%,其中男性为16.73%,女性为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肥胖率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x2=47.95,P<0.001).与正常体重人群比较,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x2值分别为42.02,641.88,9.58,236.08,13.24,138.82,P均<0.001).结论 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偏远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臀比等肥胖指标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现场年龄≥18岁的研究对象11 34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分析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按BMI、腰围和腰臀比分层,评价不同类型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6.3±21.4)和(80.9±13.4)mm Hg,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女性(均P0.05);高血压患病率为32.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7%比29.3%,P0.05)。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4.0、24.0~28.0、≥28.0 kg/m2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0%、24.7%、37.3%、54.0%;腰围70、70~80、80~90、90~100、100~110、≥110 cm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7%、20.9%、30.1%、43.1%、55.4%、70.7%;腰臀比0.75、0.75~0.80、0.80~0.85、0.85~0.90、0.90~0.95、0.95~1.00、≥1.00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5%、20.7%、25.4%、32.0%、39.2%、46.1%、53.0%;均P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偏远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随着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民族、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贵州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及体格检查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地区瑶族老年人群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贵州瑶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8.29%,糖尿病患病率为13.31%。BMI正常组与超重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超重肥胖组和WHR向心性肥胖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WHR异常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北京社区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知晓情况.方法 对9786例"首都社区居民胆固醇教育及控制"项目受调查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体质指数将受调查者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3类人群.根据晨起空腹血浆化验结果,评价3类人群各型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评价血脂异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 (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体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8、-0.26和0.35(P均<0.01).(2)随体质指数增加,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标准化后,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3.9%、43.3%和65.4%,女性分别为17.9%、29.2%和42.3%.血脂异常患病率肥胖男性高于肥胖女性(65.4%比42.3%,P<0.01).患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男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6、2.9、2.4及2.7倍,而女性肥胖者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1.3、1.9、1.7及2.1倍.(3)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男性分别为20.8%、27.8%和25.2%(P>0.05),女性分别为34.6%、34.5%及29.4%(P>0.05).结论 肥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人群,但其患病知晓率仍然较低.应将肥胖人群,尤其是年轻男性肥胖者作为降脂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包钢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WHO肥胖诊断标准,对包钢16个主体单位20岁以上人群20221人(男15124,女5097)进行肥胖和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受损(IFG)、高血压及高血脂患病率的调查。结果 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0.86%和3.98%,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DM、IGT、IFG、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22%、3.48%、2.09%、19.42%、20.39%和34.17%,且均随年龄、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大而升高。结论 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BMI和WC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血脂及相关疾病在杭州地区成年人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3019例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分组,分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对血脂检测结果及体检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胆固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甘油三酯男性先增后降,女性一直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P<0.05),以后无明显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女性呈下降趋势,男性无变化趋势;男性高血脂检出率(59.0%)大于女性(33.5%),女性高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率的高峰均出现在≥61岁组,男性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率的高峰在≥61岁组,但高甘油三酯检出率高峰出现在41~50岁组;男性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肝内脂质沉着发生率(分别为29%、19%、8%、19%)高于女性(分别为16%、18%、6%、12%),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则女性(18%)高于男性(12%);高血脂与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肝内脂质沉着的检出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脂及其相关疾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只有了解高血脂及相关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才能有...  相似文献   

15.
董晓林  崔莹  陈丽 《山东医药》2004,44(13):28-29
研究报道,C反应蛋白(CPR)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相关,而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密切相关。本文对其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IGT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6.
老年男性糖耐量低减的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糖耐量低减(IGT)患的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方法:查体新发现的老年男性IGT患,共141例,与同一人群中糖耐量正常73例(NGT组)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79例(DM组)作比较,观察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肥胖、尿白蛋白排出率(UAE)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IGT组与NGT组相比,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显增高,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UAE增高显多于NGT组,但低于DM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E≥10μg/min、高TG血症是老年男性发生IGT的危险因素。结论:(1)老年男性IGT患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明显高于NGT人群,高TG血症和尿白蛋白排出增加的发生率高;(2)UAE增高、高TG血症是老年男性发生IGT的危险因素;(3)UAE,TG增高和血压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桂林市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 660名体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肝脏彩超检查。结果体检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4.4%(男性27.0%;女性21.5%),全国人口标化率为20.5%(标化后男性22.3%;女性18.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0岁之前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或P0.05),而70岁之后显著低于女性(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BMI、脂肪肝、高UA血症、高TG血症、高TC血症和高血糖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桂林市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在西南地区流行水平较高,高龄、高BMI、脂肪肝、高UA血症、高TG血症、高TC血症和高血糖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康康  谭树凤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297-298,329
目的:探讨杭州社区人群脂肪肝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2734例杭州居民,分析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空腹血糖(FPG)、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534例45~80岁中老年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发生率达53.7%,体重指数(BMI)≥26的人群占24.8%。国内常将BMI≥24为肥胖标准,肥胖大多与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有关,与冠心病、中风、高胆固醇血症发病无明显关系。而上述疾病大多数在BMI≥26时其发病率均明显增加。本文认为,我国人群,至少在老年人中有体重增加趋势,以BMI≥24作为肥胖标准是否合适,可做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20.
深圳地区23294例体质指数与糖尿病、高血压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脑力劳动者的体质指数(BNI)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深圳地区企、事业单位的23 29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及空腹血糖的测定,并按不同性别年龄及BMI分组统计结果。结果:(1)BMI(kg/m~2)≥25的<50岁年龄组之男、女人群糖尿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MI 18.6~24.9的正常体重人群(P<0.0001),总标本肥胖人群糖尿病检出率男性是5.17%,女性为5.13%,较正常人群的2.09%、0.93%显著升高(P<0.0001)。BMI相同则糖尿病的检出率随增龄而显著增加P<0.0001,糖尿病高发年龄分布在40岁以后;(2)同一年龄组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检出显著增加(P<0.05~<0.001)。BMI相同组随着增龄高血压的检出显著增加(P<0.0001)。结论:肥胖已成为城市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是发生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