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目前高职药学专业“1+X”考证存在的各种客观问题开展分析,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改革思路。方法 利用问卷星软件对107名应届药学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项目内容包括参加“1+X”考证项目数量、项目名称、考证时间投入、证书类型与意愿期望、考证动机及原因、总体实用性评价等。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药学专业学生“1+X”考证项目中存在证书可选性过窄、适用性不强、技能性偏弱等问题。结论 改革现有职业岗位证书的制度弊端、强化证书与岗位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探索课证融合的职业教育新路径等措施将有助于实现高职药学专业“1+X”考证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维承 《海峡药学》2011,23(9):35-36
北五加皮系萝摩科的北五加皮(香加皮),首载于《中药志》,并不是近代出现的新品种。笔者通过考证认为南、北五加皮混用现象由来已久,并对造成混用的原因进行本草考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金颜香的本草名物进行考证研究,明确金颜香所对应的实物,以利于发挥其在医药学、香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研究主要利用明代周嘉胄《香乘》对于金颜香的描述,并结合本草文献如中国药典、《新修本草》等,以及其他文献如《诸蕃志校注》《诸蕃志校释》等,进行相互比较、参证和辨析,从药物性状、产地、文献收录等多个角度分别对金颜香这一进口香药进行考证,探析“金颜香”的名物关系。结果 经文献考证,金颜香应为安息香科植物的干燥树脂,从性状考证表明,中国药典中树脂类药物没药和安息香较符合古籍中对于金颜香的记载,从产地考证可推断古籍中记载的安息香并非安息香科植物的树脂,金颜香既不是古籍中的安息香,也非没药,基本厘清了金颜香、古今安息香三者的关系。结论 金颜香的本草名物存在一定问题,经研究考证基本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对陈皮的功效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本草学考证,反映了历代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并对影响陈皮功效的陈放时间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冬葵子考辨     
阮肖平  陆维承 《中国药业》2010,19(10):70-71
目的考辨冬葵子和苘麻子混用的原因。方法利用古今医藉对冬葵子和苘麻子的来源、性味、功能进行考证。结果两者为不同药物,其混用现象系考证不周、人为因素所致。结论冬葵子和苘麻子为两种不同药物,性味、功效明显不同,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芒果引进中国的历史进行考辨。全文分四部分:1.考证现在栽培的芒果非中国原产,它应该是从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的。2.驳芒果由唐代玄类从印度传入之说,考证玄奘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庵没罗果就是现在的沙果,而非芒果。3.驳清代吴其浚以为芒果在元代已经栽培之说,考证吴氏将黎檬误为芒果;又驳《珠江三角洲农业志》(1976)以为扁桃就是芒果之说,考证元代以前,广东没有芒果栽培。4.考证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中国方志开始有芒果记载,其时并不普遍;它的传入,当在明代初年。芒果自明代传入以后,经过人工栽培,已有十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确保雷公藤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雷公藤药材基原进行文献考证,并建立特异性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子鉴定方法.方法 查阅文献对雷公藤基原进行考证;对雷公藤及混伪品DNA条形码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具有稳定差异的特异性鉴别位点,设计鉴别引物,优选出特异性快速PCR扩增条件.结果 文献考证发现雷公藤和昆明...  相似文献   

8.
淫羊藿与仙灵脾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维承 《中国药业》2012,21(18):87-88
目的考证淫羊藿的名称、药用部位及功效。方法利用古今本草著作考证淫羊藿的来源、性味和功能。结果仙灵脾自古至今都是作为淫羊藿的别名使用,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和根茎功效完全不同。结论不能把淫羊藿的根茎叫仙灵脾,淫羊藿的根茎没有补肾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代文献考证和现代植物学的研究,对《金匮要略》中钩吻的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确定书中记载钩吻应为伞形科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或毛茛属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禺毛茛R.cantoniensis DC.、扬子毛茛R.sieboldii Miq.和茴茴蒜R.chinensis Bunge.等一类植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益母草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对益母草进行名称、产地、植物形态、药性以及功效主治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古本草记载的益母草品种混乱,包括细叶益母草、錾菜等益母草属植物以及夏至草、白龙穿彩等唇形科植物。结论:为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药老鹳草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中药老鹳草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木香、青木香、蜜香的本草记载混淆。本文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以及一些早期历史文献中木香的记载进行考证,探究古本草记载木香的基原、产地,为古代药方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使用便利的互联网查阅了各种古代本草专著,以及香料贸易与历史等文献,全面考证了木香、青木香、土木香等中药的基原。结果:《神农本草经》木香基原的考证结果多样,有考证为药典品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Lout.)Roxb.或大理木香Vladimiria edulis(Franch.)Ling等。香料青木香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最早的药用青木香成了现在的药典木香,而《神农本草经》木香成了现在使用的大多不沉水的沉香。结论:通过对中药木香、青木香进行考证,理清了木香的用药历史,对开发使用古代中医处方中的中药,避免错误用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瞿麦品种、药用部位及采收期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瞿麦的品种考证 瞿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无形态记录,所用品种已无从考证.<证类本草>[1]引陶隐居云:"今出近道.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可爱,合子、叶刈取之,子颇似麦,故名瞿麦."  相似文献   

14.
黑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迪清  王世清 《中国药业》2008,17(10):80-80
从名称、本草考证、品种与资源、生物学特性、品种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黑豆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冯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290-291
目的调查泰山白首乌的用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基源考证、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市售泰山白首乌进行鉴别。结果用简单的鉴定方法分辨出泰山白首乌与混淆品种,为指导临床用药和品种分辨提供了依据。结论为了保护泰山白首乌这传统中药材,确保消费者利益,采用基源考证、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泰山白首乌进行品种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官桂的应用现状及对其进行考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收集的官桂样品进行鉴别,采用文献检索法进行官桂的相关考证。结果通过鉴别,官桂样品并不是同一品种,且有同一企业来源的两批官桂样品并不是同一品种的现象;通过考证,反映了官桂的来源复杂、标准规范不统一,临床上用的“官桂”与商品“官桂”并不相同。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实例报道了官桂的应用现状,结论是官桂的应用很混乱,同名异物现象很严重,应当加以重视,加强研究,争取统一其标准;相关企业要严格执行本地区有关官桂的地方标准,做到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草考证、商品调查、药材形状,弄清当前市场中杜仲及各种混淆品辨别。 杜仲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全国各地所用的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江西、河南等地。为多年生乔木,多系栽培,也有野生。本文从本草考证、商品调查、药材形状鉴别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崔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3):3668-3670
目的 探讨“朋辈辅学法”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校2009级护理班中随机抽取1个班为试验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朋辈辅学法”进行辅助教学,而对照组为常规模式.对两组的四次模拟测试成绩与2012年护考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各次模拟测试结果及最后的考证结果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朋辈辅学法有助于提高考证通过率及学生的管理,并弥补考证培训师资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僵蚕进行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溯源僵蚕的名称、炮制方法、功效主治及僵蚕在方剂中的应用,考证出僵蚕之名从古沿用至今,僵蚕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麸炒或姜汁制,其古代文献记载的功效一直沿用至今,方剂中对僵蚕用量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根据疾病需要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20.
豨莶草入药部位的文献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阳  胡慧华 《中国药房》2007,18(36):2876-2877
目的:考证豨莶草的入药部位,为临床科学、有效地利用莶草提供参考。方法:按年代顺序考证相关文献,并结合市场调研进行分析。结果:莶草在古代是以嫩茎叶入药,而现今商品莶草中出现了大量粗茎,与古人的用药经验不符。结论:应充分重视豨莶草入药部位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明确其入药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