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胆为六腑之一,为中精之府,肝胆相表里。胆汁排泄,全赖肝之疏泄。若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或湿热毒邪犯肝胆,或饮食不节,湿阻中焦,均可影响肝之疏泄功能,以致胆液郁滞,胆腑不通,则为胆胀。出现右肋胀痛,口苦,甚则黄疸。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炎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的感染,胆管梗阻或胰液向胆道反流等理化因素引起胆囊炎症性病变、胆汁引流不畅、浓缩的胆汁刺激胆囊黏膜,致使分泌增加,腔内压增大,加之胆囊排空延迟,自净作用减弱更加重了囊壁的损害,从而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4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带状疱疹是一种被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以皮肤疼痛和水疱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者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4 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0~2 0 0 3年,选择门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4d为1个疗藉.运服3~4个疗程。结果: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均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结果:显效6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5%。结论: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蜂胶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对照法,将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服用蜂胶胶囊和安慰剂(淀粉)30天.结果 试验组治愈5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64%,与对照组(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蜂胶具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蜂胶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瘳瑞浩  竹剑平 《当代医学》2008,(13):141-142
目的 观察蜂胶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对照法,将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服用蜂胶胶囊和安慰剂(淀粉)30天.结果 试验组治愈5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64%,与对照组(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蜂胶具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瘳瑞浩  竹剑平 《当代医学》2008,(14):141-142
目的 观察蜂胶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方法 果用双盲对照法.将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服用蜂胶胶囊和安慰荆(淀粉)30天. 结果 试验组治愈5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84%,与对照组(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蜂胶具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涂喜汉 《中原医刊》2006,33(22):85-85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过去认为绝大多数病例与胆石病同时存在,而无胆石的慢性胆囊炎非常少见。但根据国内的资料显示非结石性的病例颇为多见,发病因素包括引起胆石病的各种因素。本病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遗患,而多数病例以往无急性发作史,发现时即为慢性。伤寒病带菌者常有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而无临床症状。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黄连素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胆为六腑之一,为中精之府,肝胆相表里.胆汁排泄,全赖肝之疏泄.若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或湿热毒邪犯肝胆,或饮食不节,湿阻中焦,均可影响肝之疏泄功能,以致胆液郁滞,胆腑不通,则为胆胀.出现右肋胀痛,口苦,甚则黄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结果: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由结石、寄生虫、慢性感染、化学性损害以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而引起,以慢性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遵循健脾益气、清热利胆原则,采用自拟方健脾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陶思碧 《重庆医学》2005,34(12):1886-1886
作者自1990年以来,自拟柴胡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14例,女32例,年龄17~58岁,以45岁以下为多。病程1年以内27例,1 ~5年16例,5年以上3例。临床主要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为主,并伴有口苦、纳差,或黄疸、  相似文献   

14.
电针耳穴治疗胆石症胆囊炎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连续脉冲电针耳穴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DJS-ID型胆结石治疗仪,电针“胰胆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疗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疗效结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94%,排石率达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连续脉冲电针耳穴有明显的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溶石排功效,是治疗胆石症胆囊炎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且临床上报告较少,我应用清热解毒活血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方法:按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内科诊疗手册》中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纳入36例用蒙医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36例中,治愈2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蒙医治疗慢性胆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17.
巴坤杰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自1991~1998年采用番泻叶水与电针治疗急性胆囊 炎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2 h~2周。对照组39例, 男18例,女21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3 h~16 d。全部病例均有慢性胆囊炎 急性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肝胆湿热型。B超检查:胆囊不 同程度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厚大于0.3 cm,毛糙或呈双边影,胆囊暗区透光差,出现稀疏 或密集粗大光点。其中治疗组并发胆囊结石12例,胆囊赘生物2例;对照组并发胆囊结石8例 。两组均于治疗7 d或14 d时复查。按胆囊收缩程度判断疗效。   1.2 诊断标准 ①胆囊运动功能B超诊断标准:按试60 min胆囊面积 探值法,详见参考文献[1]。②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详见参考文献[2]。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不需禁食,少数呕吐频繁者可暂禁食,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番泻叶( 5~10 g/次)开水浸泡液200~400 ml频服,呕吐剧烈加用穴位注射止呕。待排便 后改为每日服2 次,每次5 g。电针穴位:主穴,胆俞、肝俞、期门、胆穴、足三里。黄疸加梁门、阳 陵泉;发热加大椎、曲汇、合谷;恶 心呕吐加内关;腹胀便秘加天枢。手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斜向脊柱方向刺入,期门穴 横刺,用捻转提插法,其他穴位按常规刺法,得气后接G 6805-1型治疗仪,强度(输出电压 )以患者耐受为宜,频率20~40次/s。留针30 min,每日1~2次;呕吐服药困难者选用双 侧内关穴,以维生素B6注射液分别注入1 ml,每日1~2次。体温达37℃时用氨基甙类抗生 素治疗。②对照组:禁食,输液,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氨苄青霉素3.0 g静脉 滴注或庆大霉素24万U静脉滴注1次/d。解痉镇痛:阿托品0.5~1 mg肌肉注射。两组均于治 疗7~14 d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张缨 《中外医疗》2012,31(6):45+47-45,4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行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LC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49例,占总体手术的90.7%,5例中转开腹,无术后胆漏及术后出血,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娴熟的手术技巧,严格把握相关临床适应证,注重胆囊粘连和Calot三角的分离是减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郭鹏 《中国医疗前沿》2010,(12):56-56,7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诊断明确的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同时给予运动、导平、肌痉挛、头针及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1次/d,20d为1疗程,休息7d行下1疗程,共治疗3~4疗程;对照组只给予运动、导平、肌痉挛、头针及穴位注射等常规治疗,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50/60),差异明显(p〈0.05)。结论电针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结合综合治疗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运动、导平、肌痉挛、头针及穴位注射等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