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脏康复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书芳  李晓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32-2034
目前,心脏康复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为控制心血管疾病而制定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的目的不仅是训练因为心血管疾病而致残的患者改善其心脏功能和使其适应环境,而且帮助患者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介入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中去,最终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是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大力推广。而国内心脏康复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仍需继续大力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心脏康复护理理论、心脏康复的方法、心脏康复开展的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助力于中国心脏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脏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3.
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心脏康复在近代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成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康复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现就近年运动疗法在AMI早期心脏康复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康复训练的心脏并发症和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脏康复训练的心脏并发症和安全性河北省人民医院吴雅伦,曲镭近50年发展起来的心血管疾病康复医疗,其特点和核心是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可对抗不活动(inactivity)带来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提高心脏功能容量,改善心血管效率,促进心...  相似文献   

5.
二级预防和康复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为控制心血管疾病而制定策略组成部分。康复的目的不只是训练因为心血管疾病而致残的患者改善其心脏功能和使其适应环境,而且要求患者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介入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中去,最终提高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1.心脏康复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冠心病方面,不仅涉及了没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且涉及有各种合并症的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心脏搭桥手术后和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后的患者都已经包括在内。还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包括心力衰竭者)、安置起搏器、转…  相似文献   

6.
正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位居全球首位~[1],高于恶性肿瘤,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的治疗方式应运而生,通过精准康复管理,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成为了冠心病的治疗手段~[2]。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坚持参与运动训练,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7.
WHO对心脏康复的定义是确保心脏病患者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社会功能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以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过一种主动的生活。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心脏康复建议委员会的定义是: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主动而满意的生活,预防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所有方法称之为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有关心血管疾病护理学文献,强调了护理工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及转归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护理工作者在预防冠心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康复护理是心血管疾病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心脏康复能降低13%~24%的患者总病死率和31%的1年内再入院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Ⅰ级推荐.虚拟现实技术能帮助打破传统心脏康复时间、地域与交通的限制,提高患者心脏康复的参与度,成为心脏康复的有效辅助手段.该文综述了心脏康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技术类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应用效果等,为我国开发...  相似文献   

10.
梁塑臻  钱孝贤 《新医学》2022,53(4):229-233
增强型体外反搏 (EECP)是一种无创辅助循环技术及装置,通过同步心脏收缩-舒张运动,改善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环节,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如慢性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肌病、难治性心绞痛等。随着我国对心脏康复的逐渐重视和不断推广,EECP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未来EECP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脏辅助治疗方法,在基层医疗中让患者获益。该文就EECP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EECP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晗  冯茹  陈红琢 《中国康复》2020,35(4):208-211
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1],目前中国心衰患者有450万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年轻化、逐年上升趋势,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等发展迅速,但多数患者仍受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差。心衰患者及早进行心脏康复,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cardio-pulmonary function,CRF)的提高,改善其QOL,节约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的传统诊疗模式面对庞大的代谢相关心血管疾病群体已显示其局限性。在2015版基础上最新修订的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系统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心脏和血管健康和智能化辅助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基础。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诊治的模式将被这一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所取代,使"治未病"的理念得以实施,构建全科医学参与的涵盖看护照料、养老康复与发病后诊疗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系统,使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最大的慢病群体——血管相关疾病患者的负担在人工智能+互联网+5G的应用下得到前所未有的控制,助力健康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具有病程长、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及病死率。运动康复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获益。目前,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较多,本文从心脏血管适应和心肌细胞适应2个方面总结了心脏康复治疗的最新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其内容涉及血管内皮功能、侧支形成、血小板抑制、心肌代谢、心肌兴奋耦联收缩、心肌电重构等,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心脏康复是为心血管疾病和高危患者提供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方法。其中,心脏康复评估是个体化治疗有效与否非常重要的前提保证。该文系统介绍了心脏康复评估中需要的各项评估内容和工具,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何鑫  姚方方  周雨  张泉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2):2053-2054
<正>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双心医学治疗理念是除了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病症以外,还要治疗患者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正符合心脏心理康复理念。中医运用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辨证使用逍遥散,对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的患者,有独特的疗效。心脏康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心血管病占居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常预示不良的预后和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我国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且治愈系数较难[1]。为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近年来我国心脏康复逐渐开展,且不断完善,现已发展为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心脏康复是指医务人员通过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提高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指导饮食生活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干预,从而达到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张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84-185
目的:论述心血管疾病与运动康复之间的关系及运动康复的适用原则。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2000-01/2005-0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高血压,冠心病,运动,康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心血管疾病与运动康复有关文献,然后筛除不相关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余篇关于高血压、冠心病、运动康复有关的文献资料,1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中8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其余的4篇为急性心血管疾病分析研究。对18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中5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对心血管患者的研究中,运动疗法的应用已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通过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运动应坚持适宜运动、循序渐进、经常性、自我监督及区别对待的原则。结论: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运动在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理想的运动康复方式与合适的运动原则相结合不仅可使患者体能及症状改善,而且通过运动能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诊疗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可改善AMI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其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仍居高不下~([1-3])。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以运动训练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4]),降低再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5])。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延缓左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7-10
心脏康复在近代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占有一定位置,也是康复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证实通过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和运动训练等综合方案可以达到心脏康复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主要心血管病都是由遗传和环境不良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并已知一些肯定的危险因素,如血压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吸烟、超重、糖尿病、摄盐过多、遗传因素、年龄增大和男性等。在这些危险因素中,除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外,其他几项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能控制或削弱这些因素,就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另外,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