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参加亚太地区临床生化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概况及评价方法,并就酶类项目结果作了分析,文章就此次评价活动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七年中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总结出室间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评物规范地进行检测。结果2000年全国血液学室间质评统计结果,全年总成绩84%,2001年全年总成绩77%,2002年全年总成绩88%,2004年全年总成绩98%,2003年、2005年与2006年均达到100%。结论结果分析表明,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准确与否贯穿于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地提高检验质量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一级医院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地区有一级医院120所,其中参加市级生化检验室间评的88所。我们将其中参加室间质评多年的29所乡中医院(A组)与刚参加室间质评一年的一级医院59所(B)进行室间质评情况比较,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质控物两组的室内质控物均采用同一批号的上海生制品研究所生产的19项定值质控血清;室间质评物A组罗氏质控血清,B组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19项表12组一级医院室间质评组别均值K Na Cl Ca Glu UreA44466571543030B92761221201018099.2B组一级医院年度内4次室间质评成绩逐季好转,见2。表2B组一级医院连续4次质评情况VIS均值总优秀率%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调查2005~2007年湖南省临床血液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总体情况,对全省检验水平和检验质量提出今后工作的注意事项.方法 通过每年两次定期向全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临床血液学实验室寄发质评样本,用Clinet EQA 软件对回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结合回报的室内质控图、不定期的现场检测和调查来对实验室的质评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三年来血液参评实验室数逐年递增(从269家上升到315家);平均90.9%的实验室质评成绩是合格的;WBC,HGB,PLT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合格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平均都能达到90%以上),但不够稳定;HGB检测结果的批间变异系数较小(在2.50%~3.78%之间);WBC和PLT检测结果的批间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从2.43%~14.80%,9.41%~23.51%),主要表现在对异常浓度样本的检测上.结论 大部分血液参评实验室成绩是满意的,导致少数实验室质评成绩失败(尤其对异常浓度样本检测出现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质控物和校准物的混用,操作不规范,室内质控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缺乏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科4年来卫生部和海南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血红蛋白(Hb)室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改良偏离指数(DI)值做标尺,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对血红蛋白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卫生部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49,CV值为2.39%,均达优秀水平;海南省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56,CV值为2.94%,达优秀和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参加临床免疫室间质评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度性和可靠性。方法将本科从2007年至2011年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AV-IgM)共9个感染性疾病的定性检测项目进行回顾性总结。5年共进行了15次临床免疫室间质评活动,对9个项目494项次临床免疫室间质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用PT得分表示。结果 2008年成绩最差,仅为89.7%,其余各年均大于95%,HBeAb和抗HAV-IgM合格率最低,分别为92%和80%,其余各项合格率均大于95%。结论通过连续参加临床免疫室间质评活动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可以发现不足并改进,达到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7.
MicroscanAS—4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在细菌室间质控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 Microscan AS- 4(以下简称为 AS- 4)自动微生物鉴定 /药敏测试系统 ,对细菌室间质评中的 39株不同质控菌株进行鉴定 ,并作了 110对次平行药敏试验。AS- 4对质控菌株鉴定的总正确率为 89.7%。对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苛养菌、弧菌科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鉴定具有较稳定的良好效果 ;对真菌 (酵母菌 )、李斯特菌属鉴定较局限 ;对马红球菌、棒状杆菌属不能鉴定。对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仍须借助血清学分型鉴定。 AS- 4检测的 MIC与质控测定菌株药敏靶值的完全符合率达 98.2 % ,比药敏纸片的 K- B法测定符合率略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生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组织2次全省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用两种评价方法对所检测的项目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检测的项目PT和VIS两种评价方法的合格率基本相同。结论:PT评分能真正体现以临床允许误差来衡量测定结果,在今后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中将采用PT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部分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分析和纠正的实例分析,介绍对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分析方法及对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工作体会。方法对4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项目的实例分析。结果在分析室间质评未通过项目时首先要分析室间质评结果的偏差情况,从而对室内质控、校准、仪器的维护保养、试剂等方面加以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对于室间质评成绩合格的项目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注意其偏倚情况,及时发现消除系统误差;室内质控的失控、漂移对室间质评的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实验室应认真监测室内质控结果;室间质评的评价方法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各项目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对不能归组的仪器或方法评价不够客观公平;室间质评样本的基质效应会对某种试剂或方法产生影响,不同室间质评组织对同一项目的评价存在差异。结论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室间质评结果,通过其他比对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0.
张鑫海 《检验医学》2000,15(1):22-23
应用Microscan AS-4(以下简称为AS-4)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对细菌室间质评中的39株不同质控菌株进行鉴定,并作了110对次平行药敏试验.AS-4对质控菌株鉴定的总正确率为89.7%.对肠杆菌科、非发酵菌、苛养菌、弧菌科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鉴定具有较稳定的良好效果;对真菌(酵母菌)、李斯特菌属鉴定较局限;对马红球菌、棒状杆菌属不能鉴定.对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仍须借助血清学分型鉴定.AS-4检测的MIC与质控测定菌株药敏靶值的完全符合率达98.2%,比药敏纸片的K-B法测定符合率略高.  相似文献   

11.
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无论是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还是检验科内都在广泛使用,其具有体积小、快速方便、操作简便、用血量少,特别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随机监测等特点。由于POCT血糖仪的检测质量受到仪器性能、环境温度、湿度、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市临床实验室2012年度室间质量评价(EQA)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肌酐(Cr)、尿酸(UA)、尿素(UN)检测的现状,为标准化进程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通过向上海地区实验室发放10个批次不同浓度的质评物进行常规化学的EQA,将Cr、UA、UN按10套检测仪器分组分析。EQA数据分析按结果剔除离群值后计算各组的均值(x珋)、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结果 EQA结果分析中,Cr、UA、UN不同检测仪器CV范围分别为1.30%~12.73%、1.06%~6.78%、1.55%~8.79%。Cr进口1组实验室间的变异情况较好,检测质评物(46~574)μmol/L CV范围为1.70%~5.15%。UA进口3组实验室间的变异情况较好,检测质评物(132~550)μmol/L CV范围为1.49%~2.19%;UN进口2组实验室间的变异情况较好,检测质评物(3.15~18.13)mmol/L CV范围为1.55%~2.74%。结论就项目而言,上海市临床实验室Cr的检测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仪器而言,国产检测仪器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通过开展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逐步达到检测结果的互认,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血清酶测定室间质量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或组织中)酶催化活性水平,是根据摩尔消光系数计算酶活力单位,并不使用标准品来计算,又因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酶测定结果的室间变异明显大于其他测定项目,实验室间的可比性差,易给临床诊断、治疗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湖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血液流变学测定室间质量评价(ExtermalQualityAssessment,EQA)活动,了解全省血液流变学测定项目(全血黏度)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检测质量,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2009年第一次对全省36个临床实验室发放5个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物,收集各检测数据,对参加实验室和仪器的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美国PT评分方法进行统计评价,计算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以靶值±2s为控制线计算各组可接受范围.各批号各项目的 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100%,不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0%.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合格,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不合格.结果 收到32个实验室回报结果,全省各参控实验室合格率为87.5%.分析各项目各组变异系数(CV%),发现两组低切变率的黏度的靶值差别较大,毛细管压力传感式测定组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旋转式测定组,发放的质评物适合旋转法仪器,旋转式测定组所测得值相对准确.结论 血液流变学实验室通过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及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验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的真实性,强化室内室间质控意识,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方法:采用RANDOXA.B两份定值血清,事先不作通知,对南昌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进行现场考核和室内质控调查,结果:18家医院能全做14个项目的单位只有13家,占72%,有5家医院还不能如期完成所考核项目,在本次调查中,A值B值平均VIS≤80的单位为0;80≤平均VIS≤120单位为8家,良好率为62%(8/13家);120≤平均VIS≤150的单位为2家,及格率为15%(2/13家);平均VIS>150单位为3家,不及格率为23%(3/13家)。结论:现场进行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考核与调查很有必要,是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医院显微镜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包括血细胞形态学、寄生虫形态学、尿液沉渣形态学.1999~2003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医院显微镜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共8次,质评物批号共196个.本科参评结果为:正确156个,错40个,正确率80%.其中血细胞形态学136个,正确110个,错27个,正确率80.9%;寄生虫形态学30个,正确28个,错2个,正确率93.3%;尿液沉渣形态学30个,正确19个,错11个,正确率63.3%.现总结对比,提高自己显微镜形态学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2016年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各项目回报成绩、形态学图谱分布情况及回报结果符合率,同时分析数据偏移,了解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凝血试验除2016年第2次结果填写错误外,其余成绩均为100.0%,形态学正确率为89.2%,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未参加外均通过。结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较满意,仍存在不足需及时改进。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对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临床化学室间质量现场调查结果分析王国庆许国荣吴国辉(扬州市医学检验中心,江苏扬州225002)关键词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现场调查为验证室间质评成绩的真实性,也为了强化质控意识,促进我市临床化学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检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中心于19...  相似文献   

19.
性病实验室质量控制对确保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合理的外部考核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消除各种实验项目方法、仪器、试剂及操作带来的误差[1],同时也是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具有可比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也逐渐增多,但对室间质评回报结果的分析并不理想,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利用室间质评的回报结果。本文就参加卫生部2010~2012年生物化学室间质评回报结果没有通过或即使通过但出现偏倚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