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为妇科的常见病,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病术前误(漏)诊率较高.现对3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误(漏)诊分析.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子宫腺肌病中有7例误诊为子宫肌瘤。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5%(38/45),误诊率为16%(7/45)。子宫腺肌病图像可分为四型:Ⅰ型(弥漫型)18例,Ⅱ型(后壁型)10例,Ⅲ型(前壁型)6例,Ⅳ型(局灶型)11例。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局灶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易混淆,应予注意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V-CDS)诊断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重庆康和美中医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300例。300例患者均采用TV-CDS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V-CDS诊断的准确率,分析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病组以及腺肌瘤组子宫颈动脉血流的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患者10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腺肌瘤患者98例。采用TV-CDS诊断子宫肌瘤灵敏度为96.23%,特异度为97.42%,准确率为97.00%;诊断子宫腺肌病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02%,准确率为97.33%;诊断腺肌瘤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97.03%,准确率为97.00%。TV-CDS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肌瘤组的动脉阻力指数及血流量指标高于子宫腺肌病组及腺肌瘤组,动脉搏动指标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组及腺肌瘤组(P &l...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目前有逐渐升高趋势,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体以及间质侵入子宫肌肉,从而产生了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可出现继续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加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有相似地方,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影响[1,2]。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体内水平均有改变,本文观察上述因子水平改变情况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患者泌尿系统症状发生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并行妇科超声检查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90例(即子宫腺肌病组)。对照组为超声检查示子宫肌层结构均正常的健康查体者,共9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盆腔检查,填写泌尿生殖尿失禁困扰量表(UDI-6)和尿失禁影响问卷(IIQ-7)两项调查问卷,并记录其泌尿系统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腺肌病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尿急,日间尿频,急迫性尿失禁和性交痛等泌尿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显著较高,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子宫腺肌病组的 UDI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子宫腺肌病组的与社会关系相关问题的 IIQ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泌尿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之为子宫腺肌病[1],以往曾将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在组织发生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腺肌病在基层医院临床术前诊断中常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为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术前诊断率,我们将其与子宫肌瘤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5年1月一1998年12月我院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于它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2例(不包括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内膜异位症患者)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子宫腺肌病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治子宫腺肌病及同期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年龄、宫腔操作史、临床表现、妇科检查、B超图像、癌抗原125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与子宫肌瘤组平均年龄以及部分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宫腔操作史百分率、妇科检查方面(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改变、触痛检测百分率)以及B超图像结果(子宫弥漫性增大、宫壁增厚内部结构疏松散在强光点/斑、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与子宫肌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并且子宫腺肌病组癌抗原125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具有其临床特点,加强对本病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分析症状体征,进行癌抗原125及B超检测,可以提高此病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宋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3):505-50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及微囊腔大小与血清CA125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及比较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观察组)及7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CA125颅值。采用Jone Rosal描述方法测量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病灶微囊腔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颅值(93.37±39.3μ/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A125颅(16.32±4.86μ/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随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增大,病灶内微囊腔的增大,血清CA125颅值升高。【结论】血清CA125颅检测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根据血清CA125颅值可粗略评估子宫腺肌症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图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图(3-DCPA)检查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病36例。结果:子宫肌瘤的血汉灌注呈球体网架结构,且为高速低阻动脉频谱。子宫腺肌病血流呈血管增粗、紊乱,管壁光滑、清晰,且为高速高阻动脉频谱。结论:三维能量图像(3-DCPA)清晰显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血流状况,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囊性子宫腺肌病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在5%~70%,平均20%~30%。其特点为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MRI表现为连接带的弥漫或局限性的增厚,局部信号强度降低。BUERGER等指出子宫腺肌病可以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但此区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5mm,较大的囊性病变罕见,称为腺肌瘤性囊肿(adenomyoticcyst)、囊性腺肌瘤(cysticadenomyoma)或囊性腺肌病(cysticadenomyosis)。现将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军义 《临床医学》2013,33(8):86-87
目的 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并进行观察.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时采取单纯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痛经评分(VAS)及月经量与术前相比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患者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为57.5%,观察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痛经评分(1.01±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4±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治疗,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c-myc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c-myc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比较凋亡调节基因c-myc在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40例)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实验组,40例)中的表达差异(标本均取自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吉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妇科患者)。结果 c-myc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中,在实验组异位、在位内膜中c-myc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强,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c-myc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表达增强,可能利于异位内膜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二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腺肌病及巧囊在在位、异位内膜中芳香酶P450表达。结果:正常内膜不表达芳香化酶P450,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囊中均强表达,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中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无异位内膜组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巧囊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位内膜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腺肌病与巧囊相比,巧囊患者的在位内膜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的内膜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450arom在子宫内膜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和巧囊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二者又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功能内膜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侵蚀,合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亦可理解为在子宫肌层中长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侵入肌层所致。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常见于经产妇,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未明确,可能与损伤(刮宫、剖宫产)、病毒感染、高雌激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生殖道梗阻、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最为常用的方法,分为A型(一维)、B型(二维)、C型(三维)超声诊断,其可通过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超声检查无创、价廉、便捷、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单极电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新的方法,为探讨手术前后内分泌代谢变化,我们选择21例行本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测定手术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误诊因素分析北京市第六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07)诸雪峻姜永香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但术前漏诊、误诊引发的手术残障率甚高。我院1988年12月~1997年9月住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49例,现将误诊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983年1月~1995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88例病案进行临床分析,借以探讨误诊的原因,降低腺肌病术前误诊率。1临床分析1.1一般资料年龄30~50岁;分娩1胎以上80例(90.91%)。1.2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5例(39.77%);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部位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各亚型的表达,探讨子宫腺肌病在妊娠期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的子宫腺肌病64例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探讨TVS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36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