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昌市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伤害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宜昌市 1999年伤害死亡在死因顺位中排列第 3位 ,现将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强度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 1999年宜昌市公安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 ;病因分类 ,根据国家卫生部、公安部制定的栏目 ,按照国际统一分类法进行统计分析。原始资料报表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国家统计局批准 (85 )统社字第 2 31号〕。二、结果1.1999年宜昌市居民死亡原因前10位构成分析 :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率为 174.2 3/ 10万 ,排第 1位 ;肿瘤总死亡率为 94.2 1/ 10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 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最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 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统疾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一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宜昌市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②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③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最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年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宜昌市 1978~ 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居民死亡报告单。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 9标准分类 ,以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作为标准人口构成 ,结果  2 2年来 ,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率由 1978年的 71.35 / 10万下降至 1999年的 45 .2 0 / 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 3位。伤害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 ,其死亡率分别是 13.2 9/ 10万、9.17/ 10万和 15 .6 7/ 10万。在交通事故和淹死中男性死亡率分别为17.0 6 / 10万、9.0 7/ 10万 ,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 13.43/ 10万、4.42 / 10万。自杀死亡率女性为18.76 / 10万 ,男性为 12 .90 / 10万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交通事故、淹死、自杀 3方面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 2 2年来居全死因前 4位 ,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宜昌市1999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构成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占居民死因构成等3位。在意外伤害死因构成中,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和机械窒息死亡分别排名第1、2、3位。且年龄分组主要集中在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意外伤害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宜昌市城区居民消化系疾病死亡情况 ,掌握其分布规律 ,降低消化系疾病死亡率 ,提高居民寿命 ,对近 2 2年来消化系疾病死因作了以下分析。1 材料和方法由宜昌市卫生防疫站提供 1978~ 1999年死亡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 ,其主要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 9》编码方法录入。2 结果2 .1 总死亡率和消化系疾病死亡率 宜昌市城区居民1978~ 1999年死于消化系疾病共 1737人 ,年死亡率为18.5 1/ 10万 ,其中男性死亡 10 33人 ,死亡率为 2 0 .86 / 10万 ,女性死亡 70 4人 ,死亡率为 15 .88/ 10万。这期间随着全死因总死亡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宜昌市区居民传染病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 ,为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现将宜昌市区居民 1978-1999年传染病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人口资料及死亡资料来源于宜昌市死因统计年报表。死因分类根据WHO编制的ICD -9进行分类。死亡资料采用卫生部居民病伤死因统计软件分析。2 结果2 1  传染病死亡概况  1978-1999年 ,宜昌市区传染病年平均死亡率为 2 0 71/ 10万 ,男性为 2 6 3 7/ 10万 ,女性为 14 3 9/10万 ,死因顺位排第 5位。前后 2个时段 (1978-1988年、1989-1999年 )死亡率分别为 3 3 91/ 1…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朝阳区2002~2004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结果居民意外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13.97/10万,位于所有疾病死亡的第6位。在意外死因构成中,交通事故占36.73%,列第1位,第2、3位分别是自杀和意外跌落,分别占22.48%和14.09%。男性死亡率为18.03/10万,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9.78/10万(P<0.01)。15~59岁人群组死亡比例较高,占63.26%。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呼吸系统疾病是宜昌市城区居民近 2 0年来主要死因之一 ,本文对 1978~ 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作了深入分析 ,为降低呼吸系疾病死亡率、提高居民寿命提供客观依据。资料和方法由宜昌市卫生防疫站提供 1978~ 1999年死亡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 ,其主要死因采用ICD 9编码方法录入。结  果1 总死亡率和呼吸系疾病死亡率宜昌市城区居民 1978~ 1999年期间死于呼吸系疾病共5 40 8人 ,年死亡率为 5 7 62 /10万 ,其中男性死亡 2 897人 ,死亡率为 5 8 5 0 /10万 ,女性死亡 2 5 11人 ,死亡率为 5 6 63 /10万。随着全死因总死亡率的下降 ,呼吸…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 统计分析居民死亡报告单。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9标准分类,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作为标准人口构成,结果 22年来,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大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3位。伤害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其死亡率分别是13.29/10万、9.17/10万和15.67/10万。在交通事故和淹死中男性死亡率分别为17.06/10万、9.07/10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13.43/10万、4.42/10万。自杀死亡率女性为18.76/10万,男性为12.90/10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交通事故、淹死、自杀3方面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 宜昌市居民伤害死亡22年来居全死因前4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引起石家庄市矿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构成特点,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分析矿区2012年居民死亡现况。结果 2012年1月1日零时~12月31日24时矿区共报告已审核死亡病例579例,总死亡率为628.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7.9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05.5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82/10万,女性死亡率为543.3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8.46/10万。前5位死因标化率及构成比为:循环系统疾病(199.52/10万,构成比为55.09%),恶性肿瘤(84.66/10万,构成比为24.70%),呼吸系统疾病(27.03/10万,构成比为5.01%),伤害(26.42/10万,构成比为4.84%),其他疾病(13.74/10万,构成比为3.97%)。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是矿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相关干预措施,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居民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2006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深圳市2006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资料。结果2006年深圳市常住居民年意外伤害死亡率平均为29.04/10万,位居所有疾病死亡的第一位;男性的意外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顺位是:交通事故(34.34%)、意外跌落(17.40%)和意外中毒(12.61%);前三位死亡顺位男性与女性基本相似;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业人群意外伤害死亡原因构成不同。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深圳市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应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伤害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进行编码。用人口统计学对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7.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82/10万,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51%。意外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5∶1。意外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居第5位,但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意外伤害已对该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7—2015年盐边县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盐边县制定居民伤害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盐边县2007—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对伤害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伤害死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5年伤害粗死亡率为108.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97.38/10万,居全死因顺位第2位;前5位死因为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溺水。男性死亡率为142.4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4.85/10万;女性死亡率为72.2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1.72/10万;意外跌落和自杀分别是男、女性首位死因。不同年龄人群主要伤害死亡原因不同。结论盐边县伤害死亡率偏高,位居人群死亡原因第2位,应加强伤害的有效防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居民伤害死亡现状及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张家港市2011—2015年伤害死亡资料,分析伤害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结果 2011—2015年,张家港市因伤害引起的死亡3 268例,平均死亡率为71.56/10万,标化死亡率42.49/10万,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75.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12/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67.6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97/10万。伤害的潜在减寿率(PYLLR)4.59‰。前5位伤害死因分别为意外跌落、道路交通事故、溺水、自杀、意外中毒,占全部伤害死亡的78.15%。首位伤害死因,男性为道路交通事故(占36.40%),女性为意外跌落(占38.34%)。75岁以上人群意外伤害死亡率最高,为569.04/10万,意外跌落为首位死因。结论伤害已成为张家港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意外跌落和道路交通事故尤为突出,应制定相应的伤害防治策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金湖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及水平,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金湖县居民2003-2007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金湖县共报告意外伤害死亡988例,年均死亡率56.29/10万,列全死因的第4位。男性死亡率为67.75/10万,女性死亡率为44.66/10万,男女性别比1.54∶1。意外伤害死因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和淹死,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9.83/10万、17.49/10万、8.43/10万,前3位死因的死亡数占总意外伤害死亡数的81.28%(803例)。男性前3位死因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死亡率分别为24.43/10万、20.25/10万、8.82/10万,女性前3位死因为自杀、交通事故和淹死,死亡率分别为19.40/10万、10.45/10万、8.04/10万。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其他这3个死因男、女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杀、交通事故和淹死等意外伤害死因已严重威胁金湖县居民的生命与健康,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金州区居民的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析居民伤害死亡情况。结果2006-2009年金州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4.40/10万,标化率为46.63/10万;在全死因顺位中位居第三位,占全死因构成的8.59%;前五位伤害死因依次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运输事故、其他事故;不同年龄段各类伤害的死亡水平和死亡顺位均有差异;伤害死亡是造成我区居民寿命损失的第二位原因。结论伤害是金州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对劳动力人口的损失影响最为明显。应针对主要的伤害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13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伤害死因分类按ICD-10编码进行。计算伤害死亡率、伤害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来描述伤害死亡状况。结果 2004-2013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总死亡率为41.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4/10万,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11%。男女伤害死亡比例为2.353:1,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总死亡的88.16%。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5位,在全死因减寿顺位中处于第2位。结论伤害死亡是西安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13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伤害死因分类按ICD-10编码进行。计算伤害死亡率、伤害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来描述伤害死亡状况。结果 2004-2013年西安市居民伤害总死亡率为41.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4/10万,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11%。男女伤害死亡比例为2.353:1,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总死亡的88.16%。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5位,在全死因减寿顺位中处于第2位。结论伤害死亡是西安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A市居民意外伤害的死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0-1999年A市疾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9分类。结果A市居民意外伤害的年均死亡率为55.42/10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居于所有疾病死因的第4位。男性的意外伤害死亡高于女性。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死和意外跌落。不同年龄组人群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应针对意外伤害的死因谱、年龄、性别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