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捷  潘杰  朱丽明 《浙江医学》2011,33(11):1648-1650
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约60%类癌发生在胃肠道,而直肠类癌约占胃肠道类癌的20%~55%。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类癌成为研究热点。笔者采用内镜下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小类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类癌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859/6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具有潜在恶性可能,直肠类癌在消化道类癌中约占17%~25%,具有生长缓慢,病程长的特点。该病虽发病率低,但具有转移复发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胃类癌     
发病率:胃类癌较罕见,仅占全部类癌的1%,而占胃肠道类癌的2—3%。自1923年Askanazy首先在死检中发现胃类癌后,至1977年文献上约有101例报道。类癌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其兰尾及回肠是最常见的部位。胃肠道以外的部位如胆囊、胰腺、卵巢及支气管等亦偶有报道。Davis等收集文献上的3718例类癌,其发生的部位如下:食道贲门交界处1例,胃93例,十二指肠135例,空回肠1032例,美克氏憩室42例,兰尾1686例,结肠91例,直肠952例,卵巢34例,  相似文献   

4.
直肠类癌8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癌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占上消化道肿瘤的0.4%~1.8%。我院自2003年9月-2008年5月期间经内镜共检出直肠类癌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大肠类癌的结肠镜和内镜超声表现,探讨外科手术和内镜下局部切除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8年间发现的18例大肠类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肠类癌好发部位以直肠最多,占61.10%,阑尾次之,占22.20%;结肠镜表现17例(占90%)均为大小不等,呈结节状或息肉状或半球形无蒂状隆起,表面光滑,呈淡红、微黄或灰白色,质地硬,部分表面糜烂,1例(占10%)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溃疡;4例直径〈1.0cm的直肠类癌内镜超声表现为粘膜下层边界清晰、回声欠均匀的低回声肿块;18例中2例放弃治疗死亡,1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随访5年生存率迭83,3%,4例行内镜下局部切除,至今尚末发现复发和转移的临床证据。结论:大肠类癌以直肠和阑尾好发,内镜表现以隆起型和溃疡型多见,内镜超声可明确大肠类癌的肠壁来源,对于直径〈1.0cm未浸入粘膜下层,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的大肠类癌行内镜下局部切除不但是合适的,疗效也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6.
类癌,又叫着嗜银细胞瘤,是一种生物学特性类似恶性肿瘤的疾病,好发于消化道的胃、小肠、结脑、直肠、阑尾,以及肺和其它部位,人体约有50%的类癌发生在阑尾,阑尾类癌发病率最高,是一种特殊类型低度恶性肿瘤。外国专家威尔森收集了3718例类癌资料,其中阑尾类癌1686例,占45%。国内综合报告279例类癌,其中阑尾类癌49全例,  相似文献   

7.
该文就34年收治的消化道类癌56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其临床生物特性,比较不同部位类癌肿瘤大小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胃类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和阑尾;直肠和阑尾类癌常<2cm,而胃、食管类癌常>2cm;直肠类癌局限在粘膜下层,而胃、阑尾类癌易浸润至浆膜层;胃类癌的淋巴转移高于直肠和阑尾;不同部位消化道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表面情况、浸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任光辉  马斌林 《新疆医学》2004,34(2):124-126
甲状腺癌占人群全部恶性肿瘤的1%左右,年发病率为1.5/10万。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0%~90%,其组织学上分化程度高,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死亡率。80年代Mazzaferri等学者统计10,000例10年死亡率约为12%,但因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年来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许多学者根据近  相似文献   

9.
直肠类癌是一类临床相对少见的疾病,但随着肠镜普及使用及对病理诊断水平的进步,直肠类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其生物学行为与直肠癌有明显不同,所以其治疗措施和预后也有别于直肠癌。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黏膜内APUD细胞,尽管直肠类癌属于少见的肿瘤,但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笔者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80例大肠癌在我国和本地区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直肠癌占第一位,47例切除2例。回盲部癌占第二位,18例切除10例。其他部位占第三位,15例切除12例。直肠癌切除率最低,早期100%没有行直肠指诊检查,入院前100%5地直肠指诊发现,说明直肠指诊的重要性,同时重要视青年人大肠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108例直肠癌误诊原因分析李述(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在大肠癌中,直肠癌的发病率占65.2%,而肛管癌仅占直肠癌的3-4%。因此提高对直肠癌的诊断极为重要。直肠癌只要不忽视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就能早期作出诊断、然而据统计,直肠癌的误诊率相当高,值得广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直肠类癌16例临床资料,并复习近年有关文献.结果 下腹痛11例(68.8%),大便带血和次数增多各3例(各占18.8%),全部经肠镜检查发现肿块大小平均为8.8mm,其中≤10 mm占81.3%,距肛门平均6.8 cm,其中≤8cm占87.5%,术前诊断直肠类癌仅25%,多数诊断为其他病,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类癌,14例实施直肠癌根治术,2例用肠镜行局部摘除术,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69.2%.结论 直肠类癌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常规行肛门指诊和肠镜加病理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手术切除仍为直肠类癌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自本世纪以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美国肺癌已成为第二位常见的癌则又次于皮肤癌),占所有癌症的22%,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3,女性发病率每年升高5%。英国肺癌约占癌症死亡率人数的4O%,女性占13%[”。我国上海市统计肺癌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本病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一45。l。40岁以上者占7O%L’j肺癌与大气污染、吸烟和某些职业致癌因素等有关。Who将肺癌分为鳞癌、小细胞癌(SCLC)、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类癌、支气管腺癌、其它癌等8种组织学类型。其中…  相似文献   

14.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中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类癌在体内分布较广泛,超过70%的类癌发生在消化道内, 直肠类癌发生率仅次于小肠、占第二位[1] .由于所有的类癌均具有恶变倾向,因此必须重视对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直肠类癌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4564例患者胃镜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安阳市中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总结各年龄段胃病发病率、癌症检出率和病种分类。结果51~60岁为胃病高发年龄段,其次是31~40岁和41~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种为胃炎,占43.95%;其次为食管炎占10.78%;消化性溃疡也有很高的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9.04%;癌症检出率为13.81%;癌症检出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80岁以上高达33.21%。结论胃病高发年龄段在30~60岁。随年龄增长,癌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阑尾类癌占阑尾肿瘤的50%~70%,原发类癌38%~40%发生于阑尾,其次为回肠和直肠[1].大多数患者偶然发现.极易误诊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我院自1990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2445例.术后阑尾常规行病理检查,证实阑尾类癌1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阑尾类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类癌(carcinoid)生长缓慢,有别于一般癌瘤之生长迅速。又因类癌来自消化道粘液腺底部的嗜银细胞,故又称嗜银细胞瘤。类癌可发生在除食管外的消化道各部。在消化道中直肠类癌发生率占第三位。直肠类癌不多见,邹、吴氏各报告1例。我院1978年3月~1979年8月普查了西城区的8万职工,直肠指检51,76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石家庄市区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发展趋势及规律,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汇集市内5区疾控报表,对辖区内2011年新发现和死亡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登记报告。结果2011年市内5区全人群各种慢性病报告发病率0.87%,报告死亡率47.65/10万。高血压报告发病率居首位,占发病数的55.91%,其次分别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其它类疾病报告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33.0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加强全人群的慢性病一级预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延缓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痔发病者较多,有“十人九痔”说法,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有报道称,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占59.1%,而其中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痔的治疗方法多样,如保守疗法、手术疗法、注射治疗等。注射治疗由于其所使用的药物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及并发症等有所不同。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明教授发明的国家二类痔疮新药“芍倍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卵巢妊娠与输卵管妊娠进行临床分析比较。方法:对200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所诊治的100例卵巢妊娠病例进行分析,并且与同期进行输卵管妊娠的100例病例加以对比。结果:卵巢妊娠的发病率占异位妊娠发病率人群的2.5%,并且未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占86%,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手术治疗是卵巢妊娠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输卵管妊娠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