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高滤过影响。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糖尿病组(DM组)。DM组模型制备采用链脲佐菌素,饲养至2周时,断头处死。检测两组体重、肾重、24h尿白蛋白定量(放免法)、内生肌酐清除率(苦味酸法)、血浆、肾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肾小球PKC。糖尿病大鼠2周时,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白蛋白量、肾重/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及肾组织匀浆NO、NOS及肾小球细胞膜PK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ET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肾小球细胞浆PKC相差不显著(P>0.05)。两组大鼠肾小细胞膜PKC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正直线相关(P<0.01)。本研究表明肾脏组织PK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高滤过起着重要作用,并同NOS及NO关系密切,由高血糖引起的PKC活性升高可能是引起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高滤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5/6肾切除法造模大鼠肾小球硬化并给予苯那普利治疗20周,观察苯那普利对大鼠残肾组织Ⅳ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减轻肾小球硬化的机制。结果苯那普利能显著减轻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程度,并且显著减少残肾组织中Ⅳ型胶原MMP-9的沉积以及下调Ⅳ型胶原、MMP-9/TIMP-1的基因表达,苯那普利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的基因表达,减轻肾小球重塑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异常代谢的聚积,这可能是苯那普利的防治肾小球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鼠足细胞分布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的表达及尿液足细胞(UPC)排泄的改变,及罗格列酮对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及UPC排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经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罗格列酮 5 mg·kg-1·d-1).实验10 w末测24 h尿蛋白定量(TP)、血糖(BG)、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CX(podocalyxin)以观察UPC排泄水平,检测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以观察肾小球足细胞分布.结果DM组及治疗组UPC、TP、BG、PRA、AngⅡ、Al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DM组相比,治疗组TP、BG、AngⅡ显著降低(P<0.01),UPC亦降低(P<0.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GLEPP1在对照组正常,DM组明显缺失,治疗组呈节段性缺失.UPC与TP、Ang Ⅱ呈正相关(r=0.41,0.38,P<0.05),而与BG、PRA、Ald无显著相关性(r=0.19,0.23,0.13,P>0.05).结论肾小球足细胞缺失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罗格列酮可减轻DN大鼠尿蛋白,减少足细胞脱落及尿液足细胞的排泄.  相似文献   

5.
龚燕平  李春霖  田慧 《人民军医》2004,47(11):623-625
目的 :观察格列喹酮 (糖适平 )治疗老年人 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年龄≥ 6 5岁、肌酐 (CR) <133μmol/L、病程 >1年的 2型糖尿病人分为 2组 :格列喹酮组 (观察组 ) 6 0例 ,包括既往应用格列喹酮及因肾功能减退改服格列喹酮的病人。对照组 4 0例 ,使用除格列喹酮以外其他口服磺脲类药物。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S)、餐后 2h血糖 (PB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以及肝、肾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CE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起始状态的血糖水平 (FBS、PBS、HbA1C)无差异 ,治疗后两组的FBS、PBS均显著下降 (P <0 0 1) ,但两组间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观察组治疗前后HbA1C下降显著 (P <0 0 5 ) ,而对照组治疗后虽也呈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治疗后 ,观察组CR值明显下降 ,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对照组CR则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格列喹酮对于CR <133μmol/L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是一种理想的降糖药物 ,疗效显著 ,不加重肾功能损害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与炎症、脂肪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10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接受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血清脂联素,MTT比色法检测TNF-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吡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与BMI及Homa-IR呈负相关,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与BMI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是慢性炎性疾病,炎症状态与肥胖及血糖控制有关,吡格列酮通过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及受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通过观察中小强度长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分泌和功能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四组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正常非运动组和正常运动组.运动组进行12周的中小强度的跑步训练.结果(1)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显著增高(P<0.05),血清胰岛素及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P<0.05);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显著降低(P<0.05).(2)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经12周跑步训练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血胰岛素和C肽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明显增强(P<0.05).(3)正常大鼠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清C肽无显著差异,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无显著变化.结论运动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干预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激活的胱天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蛋白、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α)蛋白和磷酸化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基因沉默后吡格列酮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HepG2细胞后,诱导细胞的凋亡,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在上述过程中,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凋亡诱导作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后未见激活的caspase 3表达峰,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也无明显影响,但其在高浓度(20μmol/L)时明显增加对照组和pGCsi-PPARγ转染组p-AMPKα的表达,而总AMPKα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能够干扰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这种作用不是完全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实现的,AMPKα信号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择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大鼠,按发生关节炎时间先后顺序再随机入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用药大剂量组[20mg/(kg.d)]和吡格列酮用药小剂量组[4 mg/(kg.d)],每组3只。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吡格列酮两种剂量对大鼠出现CIA 14 d后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结果 PPARγ、S100A8、S100A9 mRNA在关节炎后14 d大鼠滑膜表达均明显增高;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62.7%和34.2%,大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82.1%和71.9%。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CIA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表达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择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Ⅱ型胶原免疫诱导大鼠,按发生关节炎时间先后顺序再随机入组,分为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用药大剂量组[20mg/(kg.d)]和吡格列酮用药小剂量组[4 mg/(kg.d)],每组3只。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吡格列酮两种剂量对大鼠出现CIA 14 d后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的影响。结果 PPARγ、S100A8、S100A9 mRNA在关节炎后14 d大鼠滑膜表达均明显增高;吡格列酮用药组滑膜表达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小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62.7%和34.2%,大剂量用药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分别减低82.1%和71.9%。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CIA的S100A8 mRNA和S100A9 mRNA表达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n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sorbinil (Pfizer, NY), on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were investigated noninvasively in rat brain using 19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and 2-fluoro-2-deoxy-D-glucose (2-FDG). Sorbinil given orally in the daily recommended doses (25 mg/kg) for ma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hibited 2-FDG flux into the aldose reductase sorbitol (ARS) pathway, demonstrated as a reduc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ARS index resonance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the resonance area ratio between the pentose monophosphate shunt (PMS) and ARS index resonances (PMS/ARS ratio). Spatial metabolite mapping using rotating frame one-dimensional zeugmatography indicated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 is spatially nonspecific.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direct noninvasiv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 pharmacological agent on cerebral enzyma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 :对照组(n =30 ) ,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糖尿病模型组(n=4 0 ) ,以链脲菌素 6 0mg/kg腹腔注射 ;造模 2个月后行大鼠胃排空和肠道传输速度测定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肠平滑肌线粒体膜电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36 8.8±5 6 4 )显著低于对照组 (96 0 5± 12 6 3,P <0 0 1) ;TUNEL染色显示实验组小肠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 (9 6 3%± 2 4 7% )显著高于对照组(3 2 3%± 1 2 8%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实验组小肠平滑肌细胞凋亡率为 15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0 % ,P <0 0 1)。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组细胞色素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的胃肠道动力改变和线粒体功能改变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对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缺血预适应(IPC)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中的影响.方法 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分为非糖尿病对照组(A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B组)、非糖尿病IPC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E组)、糖尿病IPC组(F组),每组10只.动物处死后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照组采用全心灌流90min,余不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30min后,缺血30min,再复灌30min;IPC组采用心脏平衡灌流10min,经2次缺血5min再灌注5rnin后,缺血30min,再复灌30min.比较各组复灌30min后心排血量(CO)、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30rain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的活性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计算心肌含水率.结果 与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非糖尿病IPC组CK活性、MDA含量、心肌含水率均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CO、LVDP、 dp/dtmax、-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5).而糖尿病IFC组与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上述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 糖尿病可抑制I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忠  何晓飞  徐凯  徐如祥 《武警医学》2018,29(3):250-252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在大鼠缺血及再灌注脑损伤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孕18 d SD大鼠,取胚胎大鼠海马并分离培养海马神经元,加阿糖胞苷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增殖以纯化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实验组缺血时间设定为30 min与60 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C活性及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缺血30 min和缺血60 min神经元胞浆PKC活性分别为(6.24±0.27)pmol/(min·mg)、(3.26±0.21)pmol/(min·mg)和(3.05±0.17)pmol/(min·mg),胞膜PKC活性为(2.63±0.13)pmol/(min·mg)、(8.85±0.32)pmol/(min·mg)和(10.63±0.35)pmol/(min·mg),缺血神经元胞浆PKC活性较正常明显下降,胞膜PKC活性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其胞浆PKC活性分别为(0.97±0.19)pmol/(min·mg)和(0.82±0.16)pmol/(min·mg),胞膜PKC活性为(12.38±0.39)pmol/(min·mg)和(12.66±0.99)pmol/(min·mg),上述改变依然存在并较前者明显。PKCα表达亦呈现上述相似的改变。所有改变均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损伤与PKC的移位激活密切相关,缺血损伤所致的Ca2+超载为其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丙泊酚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非糖尿病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两系列,用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高糖饮食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Ic组);②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LIR组);③肢体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I LIR+Pro组);糖尿病大鼠分为:①对照组(ⅡC组);②肢体缺血再灌注组(ⅡLIR组);③丙泊酚组(ⅡPro组);④肢体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ⅡLIR+Pro组),每组8只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NF-α【和NF—KB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用放射免疫法对TNF-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糖尿病大鼠系列与正常大鼠系列相比,对应的各组NF—KB和TNF-α的表达均升高。两系列中肢体LIR后心肌组织的NF—KB和TNF-α的表达均升高。用丙泊酚后两系列的NF—KB和TNF-α的表达均下降。结论(1)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损伤;②糖尿病能加重肢体LIR引起的心肌损伤;③丙泊酚能降低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NF—KB和TNF-α的表达,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组织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冬虫夏草菌丝体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冬虫夏草菌丝体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21只Wista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金水宝胶囊治疗8周后,测血清葡萄糖、胰岛素、睾酮,以及睾丸高能磷酸化合物、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TP酶。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睾丸线粒体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出现能量代谢障碍,ATP酶活性下降。使用金水宝治疗后,睾丸各项测定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人工冬虫夏草菌丝体对糖尿病大鼠睾丸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Ca2 + )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 0 )和糖尿病模型组 (n =30 ) ,用链尿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 ,3个月后测定胃排空时间 ,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平滑肌细胞凋亡发生率 ,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细胞内Ca2 + 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 ,模型组大鼠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P <0 0 1) ,平滑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及细胞内Ca2 + 浓度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内Ca2 + 增加 ,从而使平滑肌细胞受损 ,平滑肌功能发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75 mGy照射对12周糖尿病(DM)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75 mGy+DM组及DM组,12周末记录其存活率和体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及睾丸抗氧化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2周后,DM组大鼠存活率为25%,健康对照组为100%(χ2=15.938, P<0.01);75 mGy+DM组大鼠存活率为56.25%,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亦高于75 mGy+DM组(F=5.496,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清和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及NO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而75 mGy+DM组大鼠血清和睾丸MDA含量显著低于单纯DM组,以睾丸组织中尤为明显(F=10.644,P<0.01);75 mGy照射显著降低了DM组大鼠血清NO含量(F=14.379, P<0.05),同时增加了DM组大鼠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睾丸酮(TS)和促滤泡激素(FSH)含量(F值分别为9.676、43.194和5.282,P<0.05或P<0.01)。结论 低剂量辐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及血清MDA和NO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TS及FSH含量,可能与其抑制糖尿病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多所致生精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用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结论金水宝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尿蛋白及肾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