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3个意义方面,分别论述了其在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表明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肝病的预防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防止疾病传变;病情缓解之时,预防复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cancer, PLGC)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三个方面防治PLGC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病先防,强调顺应时节与调节体质,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以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全面的治疗疾病,从而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病后防复,脾胃穴位贴和中成药结合养生茶,以防止疾病复发。文章充分阐述了“治未病”思想在胃癌前病变防治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PLGC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三个环节,从"治未病"入手来阐述HIV/AIDS的三级预防,在"未病先防"、"已病防传"、"既病防变"三个方面对HIV/AIDS的防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几方面内容.该理论贯穿于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成为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和防治疾病的指导原则.本文着重介绍了肺系疾病未病先防的7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肛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肛窦炎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意义。在防治肛窦炎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肛窦炎的健康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  相似文献   

8.
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认识,并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思路,以期能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治未病"思想已深入人心,医者患者都在寻求"治未病"的方法。本文从疾病诊疗的治其未发、欲病先防、既病防变、已愈防复四个方面浅谈小儿推拿在"治未病"的应用,为现代儿科"治未病"方面提供一种纯天然的诊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诊疗中的一大特色,本文从"治未病"的理论基础出发,并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特点,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和慎防药毒四个方面探讨中医"治未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适应自然,调和阴阳;调摄精神,怡情养性;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择时用药,防患未然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当务之急是早期诊治,救于萌芽;疾病深入,控制传变;瘥后调养,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适应自然,调和阴阳;调摄精神,怡情养性;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择时用药,防患未然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当务之急是早期诊治,救于萌芽;疾病深入,控制传变;瘥后调养,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具体表现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历代医家都高度重视,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摄等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未病先防;病后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既病防变;患病初愈,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即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4.
对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医案评析文献进行了研究,认为"治未病"重在脾胃是岭南名医的重要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未病先防,顾护脾胃;既病防变,补养脾胃;病瘥防复,调养脾胃。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治未病"是中国古代医家针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是对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包括未病先防、欲病先治和既病防变三个方面。"治未病"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及指导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多种因素导致人群  相似文献   

16.
燕军  孟江  蒋素英 《中外医疗》2010,29(13):142-142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阐述"治未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意义,如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具体措施,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通过阐述"治未病"的含义和"治未病"思想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提出摸清基线资料,建立预警机制以"未病先防";见微知著,实施早期干预机制以"既病防变";持续随访,发展长效机制以"瘥后防复"。并进一步分析了"治未病"思想对教师的要求,包括树立"治未病"观念,指导心理工作;提高个人素养,灵活运用"治未病"思想;扩展"治未病"思想,正人先正己。"治未病"思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与皮肤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未病先防”的理念中,将健康宣教也作为“未病先防”的内容之一,对于皮肤病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灵活运用脾胃学说、卫气营血学说可以使疾病防患于未然,更能防止病情传变、发展;“瘥后防复”即通过膏方、针灸和适当锻炼的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再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这些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