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局灶性肌类多发生在下肢,颌面部罕见,笔者1998年收治1例,误诊为颌面部软组织纤维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6岁,左颊部包块无疼性肿大1月,于1998年4月28日入院。体查:左颊部软组织出现约0.5cm×1cm包块,表面皮肤色泽正常,颊粘膜色泽也正常,四周界限较清,质韧,轻度压痛,可?..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脂肪肉瘤较少见,发生于颊部脂肪垫的脂肪肉瘤更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73岁,因颊部无痛性包块半年于1996年11月2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颊部包块待查”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发现右颊部有一蚕豆大包块,不痛亦无其他不适感,未经任何治疗,包块逐渐增大。患者否认局部有外伤及手术病史。专科检查:右面颊膨隆,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包块不随体位改变而增大。触诊包块约6.0×6.0×4.0cm,质软但不均匀,部分区域质稍硬,边界清楚。无压痛,压之不缩小。张口不受限,右侧面颊部膨隆,粘膜颜色正常,腮腺导管口无充血,分泌液清亮,扁桃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下颌骨恶性混合瘤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形性腺瘤或称混合瘤 ,是涎腺中最常见良性肿瘤 ,恶性混合瘤常见于腮腺 ,颌下腺及小延腺少见 [1] .原发于下颌骨者更属罕见 ,本文报道 1例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8岁 ,因左下颌骨疼痛渐增性包块伴下唇麻木一月就诊。患者于一月前 ,无意中发现其左下颌骨有一“鸽蛋”大小包块 ,逐渐增大 ,且伴有疼痛、左下唇麻木 ,遂于一月后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初步以“左下颌骨包块待查”收入院。专科检查所见 ,颌面部基本对称 ,皮肤颜色正常、左下颌骨前磨牙区可触及包块大小约 4cm×3cm,触压痛明显边界基本清楚 ,质硬、舌侧…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小涎腺肌上皮癌非常少见 ,发生于颊部小涎腺则更罕见 ,我科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 ,3 9岁 ,汕尾市人 ,发现左颊部小手指头大小不明原因肿物 1年 ,肿物生长缓慢 ,无任何自觉症状。检查见 :左上颌第一、二、三磨牙相应颊部可扪及约 3cm× 3cm肿物 ,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 ,63岁 ,因“左颊部无痛性包块 5年”入院。 5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颊部一无痛性包块、缓慢增大、不影响进食及语言。入院前 2月于外院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疑为涎腺混合瘤 ,B超提示左颊部实性不均质包块。体查 :包块位于左颊部近上颌结节处 ,约 3× 3× 2 cm3大小 ,椭圆形、质中、边界欠清、无压痛、表面略呈结节状。张口度约 3cm,张口型稍偏左。入院诊断主要考虑左颊部混合瘤或纤维瘤。入院后左左腮腺造影未见异常 ,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找到可疑癌细胞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口内颊部切口切取活检术 ,病理诊断为化学感受器瘤。全…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门诊 1例口腔包裹性炎症患者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环状芽孢杆菌 ,现报道如下 :患者 ,孙某某 ,女 ,6 2岁 ,因口腔中生长包块并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查体 :面部表情呈痛苦状 ,左颊部生长一包块 ,口腔粘膜有大面积溃疡 ,并有脓性分泌物。体湿 :37.6℃ ,化验 :血常规 :WBC 13.8× 10 9/L ,N 0 .86 ,L 0 .14。穿刺包块将穿刺物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各两块 ,除一块巧克力平板置于CO2 烛缸外 ,其他均置于厌氧袋或空气中 ,连续两次均分离出环状芽孢杆菌 ,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用环丙沙星治疗 7d ,包块消失 ,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7.
<正> 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黑色素瘤颇为少见,且多发生于口腔粘膜,少数发生于面部皮肤。而原发于颊间隙内的呈包块型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陈××,女,63岁,农民。住院号274996,因右领部包块渐大1年余入院。患者于1990年5月偶然发现右颊部有一包块约花生米大小,不痛,逐渐长大,1年后来我院求治,门诊拟诊为“右颊部混合瘤”于1991年6月l收治我科。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体检(-),  相似文献   

8.
叶XX,男,72岁,安远人12年前因左下后牙痛并颊部脓肿在当地医疗单位切开排脓,术后不愈,形成瘘管,局部多次搔爬未愈。近一月来颊部瘘管口长—约1cm~2包块,阵发轻度疼痛。检查:全身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口腔情况:左颊部近下颌缘处有1.5×1×0.5cm息肉伏肿瘤,表面有血痂,去除后触之易出皿。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多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 .深部及颌骨内的血管瘤较为少见 .颌骨内血管瘤多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未见有报道 .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 :患者赵×× ,男性 ,5 8岁 ,教师 ,住院号 942 0 68.住院日期 :1994年 10月 2 5日 .左下颌骨无痛性膨隆半年余 .半年前偶然发现左颊部肿胀 ,无任何不适 .因戴义齿致患区有压痛 ,于 3个月前在市口腔医院就诊 .经 X线片提示为 左下颌骨囊肿 ,未治 .近来自觉包块渐大 ,且向口内隆起 ,遂来我科求治 ,经门诊收入院手术治疗 .入院后查体 : T:36.5°C,P…  相似文献   

10.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发生在黏膜和腺体上皮有关的结外器官,口腔颌面部发生少见,原发于腮腺的MALT,国内外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发生在双侧腮腺区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73岁,以左面颊部无痛肿块4年,右面颊无痛肿块2年入院。10年前左面颊长一肿物,在他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祥.4年前发现左面颊部又长一指甲大肿物,无自觉症状,2年前又发现右面颊部长一肿物,无自觉症状。专科检查:左侧腮腺区耳前方有一约4.5cm×4cm×2.5cm肿物,左下颌升支后缘触及约2.5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鼻唇沟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共计 4 7例。其中口底 12例 ,下颌牙龈 7例 ,鼻翼、鼻旁 8例 ,全下唇 7例 ,颊部 5例 ,下睑及上唇各 4例 ;以下方为蒂 31例 ,以上方为蒂 16例 ;单侧皮瓣 30例 ,双侧皮瓣 17例。皮瓣面积 1.8~ 3.5cm× 3~ 7cm不等。结果  4 7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效果较好。结论 鼻唇沟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轻、中度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 ,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性 ,61岁 ,因左下颌骨包块 5年 ,生长加快合下唇麻木 1年来我院诊治。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面下 1/3处隆起 ,皮肤色泽及温度无异常 ;张口稍受限 ,左下牙龈无溃破 ,左下颌骨可扪及 4.5mm× 4mm骨性包块 ,牙龈及牙槽粘膜无明显肿胀或溃疡 ,左颌下淋巴结可触及 ,质地稍韧 ,全身检查未见异常。X线全景片检查发现左下颌骨有一毛玻璃样溶骨性区 ,大小约 4mm× 4mm。临床诊断为颌骨恶性肿瘤。第一次活组织病理检查 :光镜下 (HE染色 )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上皮团块 ,多数为腺管块 ,呈典型的双结构 ,内层细胞体小 ,染色深 ;外层细胞体大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结核的发病趋势与临床变化,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52例口腔颌面部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口腔颌面部结核以单一病灶包块型为主,占38例,主要侵犯淋巴结;溃疡型5例,主要累及口腔粘膜;其它9例.52例中仅4例有结核病史(7.69%).手术加系统性药物治疗40例,以药物治疗为主12例,全部病例痊愈,无并发症,经6个月~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口腔结核的既往典型特征已不明显,临床表现与局部病变密切相关,活检能明确诊断.冶疗以手术加药物治疗相结合;多部位结核、粘膜结核、骨结核以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 恶性神经鞘瘤发生于颌面部少见,发生在上颌内国内、外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8岁。发现右上后龈颊沟一蚕豆大小无痛性包块1年余,无任何自觉症状,包块逐渐增大,曾在县医院就诊,疑为(?)根尖囊肿,给予(?)拔除。拔牙后包块迅速增大。经X线片检查:右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内侧壁有一密度增高软组织影约1.5×2.5cm内侧  相似文献   

15.
口腔黏膜恶性肉芽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赵某,男,54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牙区牙龈及唇侧黏膜溃疡,约0.3cm×0.3cm大小,曾在当地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半月来溃疡区逐渐向周围扩展,累及上前牙牙龈、硬腭部、上唇黏膜及鼻部。肿痛明显,低热,我院以急性坏死性龈炎收入院。入院专科检查:上唇部及左眶下区肿胀显著。上前牙区牙龈、上唇黏膜及硬腭前部黏膜广泛性坏死约4cm×4cm大小。坏死组织呈暗灰色,牙槽骨及硬腭部骨组织外露呈暗黑色。入院后局部症状未见明显减轻,坏死区表面呈灰白状,上前牙松动,左侧鼻翼部肿胀明显,鼻腔内黄色渗液,并有少量软痂脱落。组织病理检查示:炎症肉芽肿伴鳞状上皮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告例1 喻某某,女,39岁,门诊号24295,住院号18912,因左舌缘溃疡伴白色损害于1979年来我院粘膜病专科门诊就诊。在就诊前2月参加普查时发现舌左缘中份有一小“溃疡”,疼痛明显,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周围有白色损害。患者认为“溃疡”与月经周期有关。尤其在行经前半月溃疡扩大,疼痛加重。就诊时查:舌左舌缘后份有—1×2cm大小的白色损害区,呈条纹状,粗糙,粘膜充血明显,局部糜烂,压痛,但质软,无硬结,舌质红、舌苔白,脉弦细数。临床诊断:口腔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5 1岁 ,因鼻骨骨折、颌面部软组织伤 ,在家对症用药 1周后 ,出现唇部水肿 ,口腔内粘膜、咽峡部、舌散在的溃疡 ,咽喉肿痛就诊。以“口腔溃疡伴感染”收住院。查 :神智清楚 ,T :37.2℃ ,BP :2 2 /12KPa,心肺 (正常 ) ,口唇肿胀、粘膜糜烂、渗血、唾液多、张口受限 ,口腔内颊部、腭部、舌背、舌腹、牙龈、唇内粘膜布满散在的溃疡 ,直径约 1mm~ 2mm ,少数融合较大 ,直径约 3mm~ 4mm ,表面覆盖一层黄色或灰白色假膜 ,不易擦去 ,周围粘膜发红 ,舌体肿胀 ,边缘有齿印迹。患者感口腔疼痛剧烈影响进食和说话。辅助检查 :…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我科收治一例颌下区转移性胶质细胞瘤,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2岁,农民,住院号114648。因左颌下区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9个月就诊。患者于1985年11月发现左颌下区有一蚕豆大的包块,无不适。后因增大,曾于1986年2月用青霉素等药治疗月余无效。到同年3月因左侧头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左颌下包块穿刺涂片镜检,诊断为左颌下区“来分化癌”。头颅GT检查,发现前额部正中偏左脑组织有4.8×5.5cm的占位病变。拟诊为左颌下区“未分化癌”脑转移。  相似文献   

19.
以牙痛症状就诊的早期口腔肿瘤患者容易误诊,笔者就近5年来经治的3例口腔肿瘤误诊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病例1,男, 51岁.因左上颌牙龈肿痛伴牙齿松动1月余来重庆市大足县人民医院就诊. 1个月前曾因左上后牙痛在外院诊疗,给予开髓、药物治疗(不详),局部症状未见好转.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右颌面对称,颌下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张口正常.  相似文献   

20.
左腮腺区巨大浸润性毛母质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石XX,女,34岁。左腮陈区包块二月收入院。2月前偶然发现左腮腺区一包块,约核桃大小,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近一月来肿块迅速增大,达拳头大小;半月前出现嘴歪眼斜,剧痛,每日需注射镇痛剂才能维持,精神极差,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腮腺区肿物性质待查”而收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