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镜手术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手术时软化宫颈及减少术前疼痛及术后病率的效果。方法:宫腔镜手术2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在宫腔镜电切术前3小时阴道穹隆置入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100例在宫腔镜电切术前12小时宫颈管置双腔尿管。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软化85例(85.0%),对照组86例(8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前疼痛3例,无术后病率,对照组术前疼痛38例,术后病率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前3小时,一次性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4 mg为方便、有效软化宫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间苯三酚在宫腔镜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妇女宫腔镜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取IUD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32例,于术前10分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 mg;米索前列醇组28例,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结果:间苯三酚组宫颈充分软化25例(78.13%)与米索前列醇组22例(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1例心率减慢,米索前列醇组阴道流血15例,下腹胀痛2例,血压升高l例.结论:静脉注射间苯三酚为一种起效快、副反应少的软化宫颈方法,适合用于宫腔镜IUD取出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负吸术前对宫颈的扩张作用,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初孕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负吸术前4h将米索前列醇400μg置于阴道,对照组确诊后直接行负吸术。结果 试验组宫颈明显软化、扩张,可顺利通过6~8号吸管,无阻力、痛苦小、出血少、人流综合征反应发生率明显减轻。对照组常规使用金属扩宫棒后方可手术,痛苦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扩张宫颈、减少人流综合征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331例无阴道分娩史并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3组:A组(利多卡因组)116例,宫颈黏膜与阴道穹隆黏膜交界的3点与9点处注入2%利多卡因5ml,1min后手术;B组(米索前列醇组)105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组)110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剂量与用法同A组。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结果 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扩宫程度优于A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较单纯用药效果好,用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米索前列醇用于负压吸宫术前宫颈准备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吸宫术前促宫颈软化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比较在术前3小时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与米索前列醇400μg对宫颈的软化作用及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600μg组宫颈扩张平均值6.70±1.23 mm高于米索前列醇400μg组6.44±1.20 mm(P=0.03),两组的初孕妇女宫颈扩张平均值差异明显(6.85±1.58 mm vs 6.51±1.16 mm,P=0.01);同时,未行静脉麻醉的孕妇中米索前列醇600μg初孕组宫颈扩张平均值高于400μg初孕组(P=0.02),米索前列醇600μg的初孕组宫颈扩张平均值也高于有1次人工流产史组(P=0.002);两组服药后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阴道流血、恶心及腹痛等,均无大出血的情况发生,未作特殊处理.结论:负压吸宫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能安全、有效促进宫颈软化,600 μg较400 μg效果好,尤其对于初孕的妇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要求取宫内节育器且无禁忌症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器前4~6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恶对照组直接取器。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达93.3%,对照组为13.3%,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为方便、有效、安全的软化宫颈的理想方法,可缓解术中的疼痛,减少术后出血,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国妇女避孕措施主要是宫内节育器,现在使用率达到44.55%。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子宫及子宫颈萎缩,组织弹性降低变硬,在取器过程中,部分患者在扩宫时易致出血、感染、甚至失败。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取器方法,我院将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安定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效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50例绝经后妇女于取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针10mg后取环。结果:50例绝经后妇女惰性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1次顺利取出,无操作困难,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前2小时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术前30分肌注安定,可达到软化宫颈,使局部肌肉松弛,降低取器困难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此法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完全性。方法:A组90例根据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后穹窿首次置米索25-50μg,观察宫缩情况,若无规律宫缩则每3小时置药一次(25μg),直至出现规律宫缩,总量不超过200μg;B组90例,静滴催产素引产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7.78%和80.00%(P>0.05)。A组从开始用药至临产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初产妇宫颈评分≤5分者,A组引产成功率高于B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重复阴道后穹窿给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绝经妇女宫腔镜术前不同用药方案对宫颈预处理及术后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行宫腔镜检查患者,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米索前列醇组、间苯三酚组、联合组,各20例。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宫颈软化有效率95%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组80%、间苯三酚组70%(P<0.05)。相比米索前列醇组、间苯三酚组,联合组宫颈内口宽度较大,扩宫时间、手术时间较短,膨宫液使用量、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米索前列醇组(P<0.05)。处理后联合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变化小于米索前列醇组、间苯三酚组(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前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提升宫颈软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彩玲 《生殖与避孕》2005,25(5):315-317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方法:将328例无阴道分娩史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A组(芬太尼组)110例,静脉推注芬太尼针0.002mg/kg,注毕手术;B组(米索前列醇组)106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组)112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时静推芬太尼,剂量同A组。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及药物副反应。结果:C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程度均优于A组、B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较单纯用药效果好。用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探讨早孕妇女应用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作用。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 16 0例随机分 4组 ,于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阴道放置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 ,观察术中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无阻力扩宫的例数均明显多于未放置米索前列醇组 (P<0 .0 1) ,手术时间亦明显缩短 (P<0 .0 1) ,麻醉药物用量减少 (P<0 .0 1) ,术中反应少 (P<0 .0 1)。术前 1~ 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 10 0 μg术前组阴道出血率与不全流产率较术前 3~ 4小时放药组及药量 2 0 0 μg组均明显减少 (P<0 .0 1)。结论 :术前 1~ 2小时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 10 0μg,可达到良好的宫颈扩张效果 ,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终止早期宫内带环妊娠时较为理想的用药方案和手术经验。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早期宫内带环妊娠到我站终止妊娠的孕妇,按自愿选择结合身体状况和手术时机分为A、B、C三组,共135例。观察流产效果、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副反应和取环情况。结果:A组宫颈软化优良38/42例占90.5%,胚胎自排32例占76.2%;B组宫颈软化优良22/39例占56.4%;C组宫颈软化优良38/54例占70.1%,胚胎自排8例占14.8%,药物副反应低,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宫内带环妊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特别对合并高危因素者,降低了手术难度,受术者痛苦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对限时终止妊娠者采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较口服米索前列醇副反应小、宫颈软化程度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前阴道放置卡孕栓及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152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前分别于阴道放置卡孕栓及米索前列醇进行宫颈预处理,观察两组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卡孕栓组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为(7.6±0.9)mm,米索前列醇组为(6.6±1.2)mm。卡孕栓组的宫颈扩张效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米索前列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和米索前列醇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6±8.9)min、(35.3±1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12.4)ml、(38.2±11.6)ml,卡孕栓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米索前列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卡孕栓组、米索前列醇组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者分别占13.4%和11.4%。结论:阴道放置卡孕栓用于宫腔镜手术前宫颈扩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操作简便,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对于行宫腔镜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术前可予卡孕栓进行宫颈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口服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与阴道用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副反应 ,作者进行了本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是 :宫颈Bishop评分≤ 6分 ,且孕龄已到预产期 ,有引产指征的妇女 ;排除标准是多胎妊娠 ,臀位 ,胎儿窘迫 ,或有瘢痕子宫者。共接收 2 0 0例妇女 (每组 10 0例 ) ,分配到口服米索前列醇组的妇女 ,根据子宫收缩的情况 ,每 2小时给米索前列醇的量从 2 0 μg增加到 4 0 μg ;而对照组 ,阴道用地诺前列酮 2mg ,每日 2次 ,间隔 6小时。两组的分配方案被保存在 1个密闭的 ,不透光的 ,连续编数的信封内。结果 :米索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自制药物推助器放置粉末状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需要取IUD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术前1小时经自制药物推助器将粉末状米索前列醇约200μg置于宫颈管内及喷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80例,术前给予尼尔雌醇4 mg顿服,于服药后第8天来院取IUD.观察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取IUD术中的不良反应和一次性取IUD的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软化及扩张宫颈、术中不良反应程度及一次性取IUD成功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自制药物推助器放置粉末状米索前列醇为安全、方便、有效的软化宫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60例有引产指征的孕足月单胎头位、无宫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用药,每3小时1次至正式临产;对照组(30例)用蓖麻油鸡蛋餐口服。结果:两组引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引产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需静脉滴注催产素人数为10.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0%,(P<0.05),用药6小时后研究组宫颈评分提高5.5分,对照组提高3.1分,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子宫收缩过频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结论: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宫腔镜检查治疗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吲哚美辛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因不孕症、节育器取出困难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的患者200例,分为3组。Ⅰ组80例,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4 mg,术前30分钟直肠内放置吲哚美辛栓100 mg。Ⅱ组80例,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4 mg。Ⅲ组40例,术前2分钟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8.5 ml。用21Fr宫腔治疗镜检查治疗。结果:宫颈扩张程度、心脑综合征发生率Ⅰ组、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腹痛程度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及副反应,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吲哚美辛栓联合应用于宫腔镜检查治疗,其扩宫和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方法,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在无痛人流术中疤痕子宫患者于术前2小时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愿要求疤痕子宫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40例,以用常规无痛人流手术的疤痕子宫患者(对照组)做对比,与在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的疤痕子宫患者(观察组),在宫颈软化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异丙酚用量及术后子宫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宫颈软化度为(90.00%),术后子宫恢复情况为(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4.23±1.16),出血量(10.55±2.56),异丙酚用量(83.35±8.35)及术后并发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无痛人流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仅能有效地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90 例妊娠33 ~43 周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米索前列醇组(46 例) 、对照组(44 例) , 分别用米索前列醇50 μg 阴道后穹窿用药引产及用催产素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率为95 .65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 .82 % ( P< 0 .05) , 两组宫颈评分提高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1) 。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 .05)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一种方便、有效、较安全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宫颈扩张给药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宫颈软化扩张适宜的给药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 ,将 1 97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1h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2h服用、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术前 1h服用配伍 1 %利多卡因宫颈 3点、 9点各注射 2ml以及不采用任何药物的A、B、C、D四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宫颈松弛程度、扩宫难易度、手术效果、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宫腔长度差、手术时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等参数。结果 A、B、C组在术前宫颈松弛度和扩宫难易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0 )。手术效果以及疼痛评分比较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A、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9、P =0 0 0 8) ;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0 )。宫腔长度差及出血量在A、B、C、D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A、B、C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 ,D组 1例人流综合征。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 4 0 0 μg可以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 ,减少受术者痛苦 ;术前 1h和 2h用药同样可以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