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及其与Survivin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61例HCC的HB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BV感染组中Survivin及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23%(27/39)和71.97%(28/39);非HBV感染组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为31.81%(8/22)及40.90%(9/22);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及Survivin表达与门脉癌栓形成、肿瘤直径大小及AFP增高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无关;p53表达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在HCC中HBV感染与肿瘤的Edmondson分级、AFP增高、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内转移及转氨酶升高相关(P<0.05).结论:HBV感染可能与p53及Survivin共同作用导致HCC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肝癌的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HCC)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l density,MVD).分析p53蛋白和MVD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53阳性表达为癌细胞核棕黄色着色,CD34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HCC的p53表达及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是否完整有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或MVD≥148的肝癌病人术后生存时间比p53蛋白表达阴性或MVD<148者低(P<0.05).结论p53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而p53蛋白及MVD可作为肝癌的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血管形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石蜡包埋的50例HCC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1)p53蛋白在HCC癌组织(28/50,56%)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和对照组(均为0,P<0.01),其中癌旁有肝硬化组(25/3,69.4%)显著高于癌旁无肝硬化组(3/14,21.4%,P<0.01).bcl-2在癌旁肝组织(62%)的表达高于HCC癌组织(24%,P<0.01).微血管密度(MVD)在癌组织中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2)在HCC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HCC低分化及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MVD与HCC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呈正相关,且其值在p53阳性组或bcl-2阳性组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结论 p53和bcl-2对促进HCC新生血管形成有一定作用;p53和MVD对判断HCC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Glypican-3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ypican-3基因在70例人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ELISA法对60例肝癌患者、14例正常人、13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Glypican-3蛋白检测.分析血清Glypican-3水平与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肿瘤个数、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术后复发、有无肝外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病理分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Glypican-3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2.85%(58/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34.28%(24/70)(P<0.01);Glypican-3 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03%(52/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54.03%(38/70)(P<0.05);血清中Glypican-3阳性临界水平定为60 pg/mL时,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66.67%(40/60);在肝炎、肝硬化组血清中的阳性率为15.38%(2/13);在14例正常人血清中不表达.Glypican-3在肝癌血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在肝炎、肝硬化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ypican-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术后复发及血清AFP水平相关(P<0.05),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大小、HBsAg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同时检测血清中的Glypican-3和AFP,所得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一种的阳性率(P<0.05).结论:Glypican-3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其与AFP联合检测可有效的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有可能作为监测肝癌愈后及预防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覃国的 《广西医学》2008,30(4):485-487
目的了解本地区肝癌病人HBV感染情况及其与AFP表达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4例肝癌患者血清进行HBV和AFP检测。结果64例肝癌患者中有54例(84.37%)感染HBV,其中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25例(46.3%),HBsAg、HBeAg及HBcAb三项阳性(大三阳)4例(7.3%),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8例(14.8%)。AFP阳性57(89%),其中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患者51例(51/54,94.4%);10例HBV感染标志物阴性患者有6例AFP阳性(6/10,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患者应视为HCC的高危人群;在HCC患者中AFP表达与HB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 m 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RT- PCR)检测 19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结果 :16例 (88.9% )患者癌组织 AFP m RNA呈阳性表达 ,其外周血 AFP m RNA亦为阳性 ;而阴性表达的 3例其外周血 AFP m RNA和血清 AFP亦为阴性。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率在血清 HBs Ag阳性组 (93.8% )、合并肝硬化组 (10 0 % )和血清 AFP≥ 2 5 μg/ L 组 (10 0 % )高于 HBs Ag阴性组 (33.3% )、无合并肝硬化组 (5 7.1% )和 AFP<2 5 μg/ L 组 (5 7.1% )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率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413,P <0 .0 5 ;r=0 .6 0 2 4,P <0 .0 5 )。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HBs Ag阳性表达及合并有肝硬化呈正相关 (r =0 .6 5 0 3,P <0 .0 5 ;r =0 .5 90 8,P <0 .0 5 ) ,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肝细胞癌的 AFP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外周血 AFP m RNA阳性表达和血清 AFP水平均与癌组织 AFP m RNA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Survivin和NF-кB蛋白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确诊的206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肝绀织应用免疫组化法进行Survivin和NF-кB蛋白表达的检测,分析肝细胞癌中两种蛋白表达与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urvivin主要表达在细胞质,NF-кB主要表达在细胞核。206例肝细胞痛组织中Survivin和NF-к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2%和81.1%,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1.7%和15.5%)(均P<0.01);肝细胞癌中Survivin 蛋白表达与包膜侵犯、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1);NF-кB蛋白表达与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肝细胞癌中Survivin与NF-к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1);肝细胞痛组织中Survivin和NF-кB表达全阳性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3%和30.4%,均明显低于两者表达全阴性者(88.5%和61.5%)(均P<0.05)。结论 Survivin 和NF-кB蛋白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两者在肝细胞癌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可作为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漫霞  陈思东  陈漫容  姚振江  蔡旭玲 《重庆医学》2011,40(26):2625-2626,262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P53和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PHC患者1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的表达,分析TopoⅡα与临床特征和P53的关系。结果在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8.00%(60/125)、32.80%(41/125),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P<0.05)。血清AFP升高患者TopoⅡα阳性率高于AFP正常值患者(P<0.05)。TopoⅡα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P=0.000)。结论 TopoⅡα在PHC组织中有表达,TopoⅡα阳性率与患者血清AFP水平有关,TopoⅡα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比较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累积复发率、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53蛋白表达阳性组1、2、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4.4%、24.2%,阴性组相应的分别为84.3%、77.8%、56.1%。与阴性组相比,p53蛋白阳性组有较高的术前AFP浓度(P=0.005)、有较大的肿瘤最大直径(P=0.042)、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者多见(P=0.023)。结论 p53蛋白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HBV感染及AFP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二对半(HBV-M)及AFP.结果:122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110例(90.2 %),阴性12例(9.8 %) ,HBsAg阳性者AFP中位数1 110 ng/mL,阴性者147 ng/mL,二者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HBsAg阳性的PHC患者AFP升高的高峰年龄与其发病高峰年龄大致相符.PHC患者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117例,感染率为95.9 %,HBeAb及HBcAb各项感染率分别为90.2 %、0.8 %、7.4 %、71.3 %和89.3 %;感染模式"小三阳"77例(63.1 %),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16例(13.1 %),"大三阳"9例(7.4 %),HBsAg及HBeAb二项阳性5例(4.1 %),全阴5例(4.1 %),HBeAb及HBcAb二项阳性4例(3.3 %),HBsAg单项阳性3例(2.5 %),HBsAb、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1例(0.8 %),HBcAb单项阳性1例(0.8 %).PHC患者HBV-M及AFP结果对比,HBV-M阳性者AFP升高(68.4 %)的比例明显高于AFP正常组(31.6 %)(P<0.005),而HBV-M阴性者AFP升高(20.0 %)的比例明显低于AFP正常组(80.0 %)(P<0.01),HBV-M阳性者AFP升高(68.4 %)的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20.0 %)(P<0.025).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p33ING1b与p5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Zhu Z  Zhu M  Ni C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32-1336
目的研究p33ING1b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5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51例癌旁肝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p33ING1b和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了28例配对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NG1b基因两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对有异常泳动条带的DNA片段分别克隆测序.结果在5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p33ING1b、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2.1%和57.9%,p33ING1b、p53表达均呈阳性者有19例(33.3%),且两者在癌组织中阳性分布区域相同;p33ING1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r=0.783, P<0.01);配对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33ING1b蛋白在13例癌旁肝组织及2例正常肝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在5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35例(61.4%)HBV X蛋白呈阳性,其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肝癌,在51例癌旁肝组织中检出HBV X蛋白阳性者39例(76.47%),癌组织中HBV感染与p33ING1b、p53蛋白表达均有关(P<0.01);PCR-SSCP结果表明,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突变率较低为7.1%(2/28).结论 p33ING1b、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33ING1b的存在可能还有其他不依赖p53蛋白的途径;HBV感染与p33ING1b、p53蛋白表达均有关;基因突变不是p33ING1b丧失抑癌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53,p73,nm23-H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研究18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78例肝细胞肝癌的p53,p73,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8例正常肝,12例肝硬化中p53和p73基因表达阴性和弱阳性;p53,p73,nm23-H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率分别为55.13%,52.56%,66.66%;p53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 病理学分级、有无转移和是否乙型肝炎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与AFP含量间无显著意义;p73基因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是否乙型肝炎和有无肝内或门静脉转移之间差异显著(P<0.01),与临床分期、AFP含量间无显著意义;nm23-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AFP含量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肝内或门静脉转移呈负相关(P<0.01),而与病理学分级、是否乙型肝炎无差异性。结论:p53,p73和nm23-H1可作为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6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癌灶体积、甲胎球蛋白(AFP)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分化程度、癌灶体积、AFP值无关(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ms.HCV)核心抗原(HCVAg)和p53赁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肝硬化,78例HCC及癌旁肝组织HBsAg、HCVAg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硬化,HCC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HCVAg、HBsAg并HCVAg和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5.0%、40.0%、25.0%、20.0%;9.07%、6.4%、2.6%、87.2%;80.8%、44.9%、29.5%、21.8%,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CC与癌旁肝组织之间HBsAg、HCVAg、HBsAg并HCVAg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甜显著性差异(P〈0.01)。在肝硬化和HCC无肝艇化组,p53蛋白表达与HBsAg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HCC合并肝硬化组p53蛋白表达与HBsAg、HCVAg、HBsAg并HCVAg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HCC的发生与HBV和HCV的感染密切相关,肝细胞癌变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索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p53基因的突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VEGF,p53和p21ra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HCC病理分级,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4例HCC的癌组织中的VEGF,p21ras和p53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VEGF,p21ras和p53三者在肝癌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VEGF的表达与p21ras和p53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胃泌素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对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放免法检测32例大肠癌血清及癌组织胃泌素含量。免疫组化标记癌组织有癌近旁黏膜胃泌素、P53蛋白、PCNA表达。结果:癌组织胃泌素与P5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666,P<0.01),且二者均与肿瘤PCN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483,r=0.5668,P<0.025)。二者共同表达肿瘤PCNA较各自增高。P53蛋白表达与血清、癌组织胃泌素水平升高有关。癌近旁黏膜P53蛋白表达组较未表达组PCNA表达强度增高(P<0.05),但与血清胃泌素水平无关。结论:大肠癌胃泌素、P53蛋白独自或共同表达均可提高大肠癌增殖活性;癌近旁黏膜增殖状态与P53基因突变有关,但与胃泌素表达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8.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ranksthirdamongthecausesofcancermortalityinChina ,andabout4 2 5%oftheworld’snewcasesofHCCeachyearoccurinChina 1EpidemiologicstudiesprovideevidencethatinfectionwithhepatitisB (HBV )and/orhepatitisC (HCV ) ,andingestionofaflatoxinBc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甲胎蛋白(AFP)表达与肝祖细胞激活状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观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6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1岁。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AFP和细胞角蛋白19(CK19)染色,定量;分析祖细胞的激活状态评分与AFP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观察AFP的表达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肝癌组织AFP高表达组总生存期短于肝癌组织AFP低表达组(P = 0.021)。祖细胞的激活状态评分与血清AFP浓度、肝癌组织AFP表达呈正相关(P = 0.046,P < 0.001)。结论 肝细胞癌甲胎蛋白表达对肝癌预后有不利影响,它与肝脏祖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