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了“变亦变 ,不变亦变”一文后 ,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如中医该不该“变” ?发展还是“变”质 ?什么是中医的精神 ?中医落后吗 ?中医要“西医化”吗 ?学习西医的目的是什么 ?中西医结合等于发展中医吗 ?如何找契入点 ?中医理论体系要作一番重构吗 ?中医学能建立在科学的形态基础之上吗 ?某些新一代中医如何克服“无知” ?并对这一系列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有人在网上说:“中医快要亡矣,中医已成绝学!” 情形真的如此吗?我个人从事中医工作有年,认为有必要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思考与探讨。有人在7年前曾发表过的一篇论文“变亦变,不变亦变”中说:“目前肩负我国12亿人口医疗保健的主力是西医而不是中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医学术本身的落后而不是其它。”你是否同意他这个说法?很难设想,一个“落后”的中医竟然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传播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岂非笑话!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亦变,不变亦变》一文提出争鸣意见,认为中医学近百年来发展迟缓有其复杂的内外原因,而不是“中医学术本身的落后”。中医之所以成为中医,之所以在西医成为世界性医学的今天能够得以保存并得到发展,根本原因正在于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特色。因此西医化不应是中医发展的方向,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基本学术思想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吸收包括西医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理论研究和诊治疾病的能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但向我们介绍了六经与六经辨证,更通过六经传变,系统介绍了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可惜研究《伤寒论》的各种著作中,涉及六经传变的内容很少。为什么很多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开展辨证施治,对中医疗效信心不足,并因此退变成了西医或不中不西的医生?关键在于他们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因此无法成长为“铁杆中医”。学好六经辨证与六经传变,便能掌握六经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更容易学会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了使初学者能更快地进入伤寒之门,我们认为对“伤寒论”的教学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要教导学生用动态观点去阅读《伤寒论》。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变蒸学说是中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现象认识的一种学说,反映婴幼儿自出生至576日的生长发育过程。笔者在深入研究50余种儿科经典古籍以及部分综合性古医籍基础上,认为构成变蒸学说的主体框架由“变蒸热”及“规律性变蒸热”两部分构成。“变蒸热”是指变蒸时期婴幼儿体温升高,临床表现为四肢发热或为微热或为壮热;而“规律性变蒸热”是指婴幼儿完成变蒸时经历的10余次发热。“规律性发热”在古代文献中所指时间亦不完全一致,主要以32天为一个周期者居多。变蒸热的高低以及周期性长短与婴幼儿体质关系密切,因此提示对于变蒸热以及发热规律的研究需要结合婴幼儿体质进行,对变蒸热以及发热规律的探讨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变蒸学说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迫近,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医药界有识之士正在思考中医药学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来。本期发表的“变亦变,不变亦变———论中医发展大势”一文,反映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索与看法。有...  相似文献   

7.
《内经》“食亦”“淋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纲 《光明中医》1994,(4):16-17
《内经》“食亦”“淋露”考张纲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100005)“食亦”“淋露”,为见诸《黄帝内经》中之古代病名。对此二病名称之确切含义,千百年来聚讼不已,并至今仍悬而未决。这无疑会给中医医史、病史等理论工作者带来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和给中医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苏木 《家庭中医药》2008,15(5):19-20
如果问“脏腑”是什么,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的确,这个词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听得太多了。脏不就是心、肝、脾、肺、肾,腑不就是胃、胆、膀胱、大小肠吗?没错。可是,中医和西医都讲“脏腑”,两者能够混为一谈吗?  相似文献   

9.
"气化则湿亦化"是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提出的治疗温病湿热证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为了深入理解并掌握吴鞠通这一学术思想,笔者试就此谈一点个人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告别中医,消除中医”的文章,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多。“告别中医”有些内容的确切中了目前中医存在的时弊与要害:中医学院的学生看中医多还是看西医多?临床上是西医占主流还是中医占主流?西医的疗效确切还是中医的疗效确切?谁的理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等等。  相似文献   

11.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6.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8.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