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荣华  王桂华 《山东医药》2001,41(10):69-69
患者男 ,5 6岁 ,因尿频、排尿不畅及间歇性肉眼血尿 1周收入院。查体 :肝功、肾功、血液分析、ECG等检查均正常 ,B超显示膀胱三角区偏左有 1个约 5 .9cm× 4.0 cm× 3.5 cm的略强回声团块 ,与膀胱壁分界不清 ,呈菜花状向膀胱内突起 ,提示为膀胱占位。CT提示膀胱占位。给予手术治疗 ,术中见肿块与前列腺无明显分界 ,质地同前列腺 ,呈分叶状。术中诊为前列腺增生 ,突入膀胱内的分叶肿块为前列腺增生所致。于是逐常观摘除前列腺 ,手后切除肿块送病理 ,证实为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讨论 :本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误诊为膀胱占位 ,考虑与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前列腺增生(BPH)中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的原因,我们对256例BPH进行PSA的测定,就前列腺的重量、内腺外腺的重量和患者年龄与血清PSA水平做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6例,年龄58~85岁(平均71.86±5.08岁)。术前B超测定前列腺三径得出前列腺重量(重量=0.52×三径之积×1.05)。摘除的增生组织为内腺重量,外腺重量为前二者之差,采用耻骨上径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BPH。1.2测定方法采用德国葆灵曼公司酶免药盒,排除直肠指诊及尿道内操作对PSA的影响,抽血测定血清PSA…  相似文献   

3.
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5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扩大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 经耻骨后在前列腺前包膜“T”形切口后 ,包膜下钝性分离前列腺及与尿道粘连处 ,直至切除腺体。结果 既能切除增生的两侧叶 ,又能同时切除增生不超过 3 cm的中叶。结论 术后出血少 ,恢复快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提高本术式质量的关键是防止膀胱颈和尿道损伤 ,保持局部正常解剖。同时 ,应将伴有膀胱内疾病 ,疑为前列腺癌及曾接受过射频、微波、注射及电切等治疗过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列为禁忌。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膀胱是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999~2 0 0 2年 ,我们使用托特罗定治疗本病患者 41例 ,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 ,年龄 5 3~84岁 ,平均 69.8岁。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 RP)。切除前列腺 2 8~ 45 g,平均 3 9g。术后尿道内均留置 2 2 F三腔导尿管 ,气囊内注水 3 0 ml,略加牵拉 ,1:5 0 0 0呋喃西林持续缓慢冲洗膀胱。所有患者术后均有间歇性尿意、尿急、膀胱痉挛性疼痛 ,膀胱持续冲洗滴速减慢、停止、发生逆流或冲洗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溢出 ,符合不稳定膀胱的诊断标准 ,排除神经源性…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对于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尿动力学资料显示,前列腺术后尿失禁者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占22%57%〔1〕,国内由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开展较晚,经验不足,术后由于手术创伤致括约肌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出口、尿道梗阻等原因致尿失禁可高达15%左右〔2〕。尿失禁很大程度上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会让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影响患者配合  相似文献   

6.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经耻骨后在前列腺背膜T形切开后,在背膜下钝性分离前列腺及与尿道粘连处直至腺体切除。结果33例尿道完整,3例膀胱颈和7例尿道损伤后均缝合修复。术后随访6-29个月,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本术式适应于以侧叶增生为主,无明显中叶增生,无膀胱内疾病,未接受过射频,微波,注射及电切等治疗的BPH患者。术  相似文献   

7.
吕静  姜杰  闫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19-5020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以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伴有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1].手术是彻底治愈前列腺增生的唯一方法[2],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泌尿外科中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因疗效好、安全性较高、痛苦少,目前应用广泛,但由于患者年纪偏大、慢性基础病多的影响,TUR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3],如膀胱痉挛、疼痛、术后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有一定的关系[4].其中膀胱痉挛和术后出血与护理关系最为密切[5].本文对我院泌尿外科住院实施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患者有预见性地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瓣成形前列腺切除术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分析耻骨上经膀胱行膀胱瓣成形前列腺切除术治疗63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3例中,55例(87. 3%)平均随访2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留置导尿管3d,平均膀胱冲洗2d,其中39例((61. 9%)于术后当天冲洗液转清,平均住院时间9d。有55例(97. 3%)经8~36个月(平均23个月)的随访,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3例((4.8%),其中2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有不同程度的膀胱激惹症状和尿线无力。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在5周内消失。术后5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9. 8±4. 2)分、生活质量指数为((1. 9±0. 3 )分、最大尿流率为(18. 5±3. 8)ml/s、残余尿量为(49. 1±20. 2)m1,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膀胱瓣成形前列腺切除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行尿道扩张,1例排尿恢复通畅,5例扩张失败者改行开放手术成功;2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成功;2例尿道外口成形术后恢复排尿通畅;1例神经源膀胱行耻骨上永久性膀胱造口术后排尿通畅;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者各1例,采用手术及相应的内科治疗后恢复排尿通畅。结论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障碍的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刀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余清平  查斌  宋涛  孙勇 《山东医药》2008,48(39):36-37
回顾性分析2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因并发症再入院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腺体残留者,行TURP术;8例膀胱颈挛缩者均行膀胱颈疤痕冷刀切开及电切术;2例前列腺癌者,均行双侧附睾切除术;1例尿道外口狭窄者行尿道外口切开术;3例出血者和1例附睾炎、1例尿路感染、1例前列腺尖部尿道狭窄者均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结果疗效均满意。认为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减少BPH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并发症入院再手术者应首先选择腔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80岁.因夜尿增多,排尿困难5年,加重1个月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表面光滑,无结节,中央沟消失,质地中等,无触痛,指套无血迹.B超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宽径约6.3 cm,厚径约6.3 cm,长径约5.4 cm,外形规则;膀胱颈部后唇向膀胱腔内呈樱桃状突出约2.6 cm,实质内回声尚均匀,未见结节回声,内外腺间探及弧形偏强回声,考虑前列腺增生.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膀胱颈后唇处呈圆球形明显隆起,凸入膀胱,大小约5.0 cm ×3.5cm×1.5 cm,行前列腺切除术.肿物切开观察:切面实性,色灰白,质韧.病理诊断: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MA(+)、Actin(+)、CD34(-)、S-100(-)、bcl-2(-)、PSA(-).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至2年,排尿正常,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1991~ 1 999年 ,我院选择性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 5 3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3例 ,年龄 5 6~ 82岁 ,平均 71 .5岁。渐进性排尿不畅 2~ 2 0年 ,平均4.5年。前列腺 °增生 1 3例 , °增生 2 8例 , °增生 1 2例。并发尿潴留 2 8例 ,其中双肾积水并肾功能不全 1 3例。伴有高血压 32例 ,冠心病 2 5例 ,慢支、肺气肿 1 2例 ,糖尿病 1 2例 ,脑血管病偏瘫 1 3例 ,膀胱多发结石 3例 ,膀胱肿瘤 3例 ,其中 36例患者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前列腺电切术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SPH)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先对患者行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完成膀胱结石清除后行前列腺电切术,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6.1±11.2)毫升,前列腺组织平均切除量为(59.8±3.2)克,平均手术时间为(70.5±2.3)分钟,经尿道膀胱碎石术时间持续14.5至52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26.8±2.4)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9±0.7)天。术后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进行B超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恢复良好,没有残留结石,未有复发现象发生。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前列腺电切术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后应用索利那新预防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只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组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当日口服索利那新5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C组只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D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服用索那利新5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观察各组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膀胱痉挛次数和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B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显著低于A组,D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和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A组;D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和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B组和D组均有较轻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可有效预防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Nd:YAG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经尿道 Nd:YAG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 BPH)患者 2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患者年龄 5 2~ 81岁 ,平均 66岁 ;病史1~ 1 8年。有急性尿潴留病史 4例 ,残余尿 5 0~80 0 ml,夜尿 5~ 1 0次。合并高血压 5例、冠心病 4例、肺气肿 3例、糖尿病 2例。患者均经直肠指诊、B超、膀胱镜等检查 ,切除组织送病理诊断为 BPH,其前列腺增生为 °5例、 °1 6例、 °5例。2 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 ,采用尿道粘膜麻醉。首先行尿道扩张 ,插入膀胱镜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 ,测定前列腺尿道长度 ,视清精阜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致下尿路症状(LUTS)时后尿道形态的改变。方法 BPH患者65例,应用经直肠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观察后尿道走行及尿道内口,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LUTS,根据超声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后尿道形态正常组30例和后尿道形态改变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LUTS、前列腺增生程度及膀胱残余尿量分级所占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尿道形态及尿道内口的改变与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LUTS、膀胱残余尿量分级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列腺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尿道形态及尿道内口的改变与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呈正相关性(P<0.05),与前列腺体积无相关(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观察后尿道走行及尿道内口形态改变可作为BPH致LUTS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7.
吴刚  武立新 《山东医药》2008,48(39):6-7
目的探讨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适应证范围及在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术中根据情况行膀胱造瘘或不造瘘,术后保留尿管4-13 d。结果手术时间50-145 min。1例术中发生耻骨后静脉丛破裂出血而改行经膀胱手术,1例术后第4天发生大量血尿行开放止血,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进一步行去势手术,其余21例手术过程顺利。随访3~5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排尿满意。结论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保留尿道生理结构完整性,术后出血少,患者恢复快,是BPH的良好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TUVP)和开放性手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统计TUVP组(52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组(SPP组,46例)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组(Madigan组,32例)术后6、12个月勃起障碍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勃起障碍的发生率:TUVP组、SPP组、Madigan组分别为13.4%(7例)、15.2%(7例)、12.5%(4例),术后12个月分别为11.5%(6例)、15.2%(7例)、12.5%(4例);术后6、12个月逆行射精的发生率3组分别为46.2%(24例)、39.1%(18例)、9.3%(3例)。结论 TUVP与传统开放性手术SPP及Madigan手术对勃起障碍及性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Madign手术组高,提示TUV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5 6岁 ,因尿频、排尿不畅及间歇性肉眼血尿 1周收入院。查体 :肝功、肾功、血液分析、ECG等检查均正常 ,B超显示膀胱三角区内偏左有一约 5 .9cm× 4.0 cm× 3.5 cm的略强回声团块 ,与膀胱壁分界不清 ,呈菜花状向膀胱内突起 ,提示为膀胱占位。 CT提示膀胱占位。即予手术 ,术中见肿块与前列腺无明显分界 ,质地同前列腺 ,呈分叶状。术中诊为前列腺增生 ,突入膀胱内的分叶肿块为前列腺增生所致。于是逐常观摘除前列腺 ,手后切除肿块送病理 ,证实为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讨论 :本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误诊为膀胱占位 ,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3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在B超监视下将锶(Sr)-90/铱(Y)-90治疗器经尿道放入前列腺尿道部照射,通过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前列腺体积等指标评价疗效。治疗后随访2a,疗效显著145例,改善132例,总有效率92.3%。提示核素Sr-90/Y-90放射性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