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评分并计算减分率,同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末HAMD评分及减分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日.综合医院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4w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4w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自尊等心理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患者治疗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CL-90得分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等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对血糖控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第6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6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吴洁 《当代护士》2013,(10):27-28
目的 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行为干预.观察2组患者3个月前后运用生化指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6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心理资本水平、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心理资本、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心理资本、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有利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资本水平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对控制血糖、改善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抑郁状况,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134例,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并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干预(康复健康教育、康复心理干预、康复运动训练).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综合康复干预能缓解老年2型糖尿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老年2型糖尿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在保定市某社区40~65岁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降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两组均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观察一年。比较两组治疗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及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  相似文献   

10.
李静  罗晓红  毛玲  蒲燕  张燕 《全科护理》2021,19(1):63-66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儿焦虑、抑郁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住院的61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焦虑、抑郁及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护理能缓解1型糖尿病患儿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自我管理,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康复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和24周后的SAS,SDS量表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组的SAS,SDS量表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康复功能训练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葛燕燕 《全科护理》2012,10(11):963-9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糖代谢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定病人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有效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时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分析时间因素与干预的交互作用。结果:实验组干预6个月、12个月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干预时点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P<0.0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P<0.01),干预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随着观察时点推移,下降幅度逐渐减缓。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2-06/2004-05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格列齐特,80mg,3次/d),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和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予综合心理干预,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且要求家属参加,1次/周,1h/次,疗程6周,由心理医师进行实施。干预内容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行为矫正疗法。采用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第6周末评定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问卷测量,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干预前两组36项简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结果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建立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10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干预10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也均较入组时下降,血糖值控制改善,与对照组各对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控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倩  廖运先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933-93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予心理干预,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减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心理状态,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Hb Alc、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心理状态及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伦理关怀及心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实施过程中,干预组失访3人,对照组失访2人。对照组接受糖尿病正规治疗,干预组在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开展伦理关怀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检测血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伦理关怀及心理干预可以减轻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住院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2组同时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空腹血糖(FBG)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水平、总体幸福感。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FBG、HbA1c、GWB、BM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持血糖稳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病人心理状态,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明显改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