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一例复发切除的足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复发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组织镜下主要由肥胖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泡状核和多少不等的核仁,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似横纹肌母样细胞,排列成疏松或片状,间质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FLi-1弥漫强阳性,CD31特征性线性胞膜阳性,CK灶性 ,CD34、Des和S-100蛋白阴性。患者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为一种发生青年人中间型罕见转移的特殊类型肿瘤,以单侧肢体不同组织面多灶性生长为特征,可侵犯骨组织,其组织学与生物学行为等同于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认为两者为同一种肿瘤。免疫表型具有诊断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性血管和内皮分化的形态特征皆不明显,易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或肌源性肿瘤相混淆。PHE好发于青年男性,多见于四肢,典型表现为单个肢体多个中心侵犯,可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各层,常伴有显著的疼痛。PHE组织病理特点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主要由疏松的呈束状或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组成,形态上可出现横纹肌母细胞样或上皮样细胞,可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多见,核异型及核分裂像少见。肿瘤细胞常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ETS相关基因(ETS-related gene,ERG)、Friend白血病病毒整合基因(Friend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1,FLI1)和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tegrase interactor 1,INI1),部分患者阳性表达CD31。1例青年女性因发现皮下肿块伴剧烈疼痛就诊,先后被误诊为带状疱疹、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本文结合相关... 相似文献
3.
4.
5.
6.
患者,男,30岁。左侧背痛20d入院,做牵拉背部的运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减轻。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轻度漏斗胸,双侧呼吸动度正常、对称,肋间隙正常,胸廓无压痛,于左肩第7肋肩胛外侧可触及一局部隆起的肿块,质硬,直径约3cm。局部皮肤无改变,无红肿、发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报告患者女,19岁,未婚,住院号0 3 10 95 7。因外阴部肿物5 +年,生长快2年,于2 0 0 3年9月2 3日入院。查体:青年女性,一般情况好;妇查:外阴、阴毛女性分部,发育正常,右侧外阴阴阜至大阴唇处有一肿物,大约8cm×4cm×3cm ,内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处女膜完整(因未婚未做妇科检查) ,左侧大阴唇正常,考虑为右侧外阴肿瘤。于第二日在腰麻加硬膜外麻醉下行外阴肿瘤剥除术。术中见:肿物粉红色,实性,质软,分叶状,肿物上端平耻骨联合右侧,无蒂,与腹腔不通。术中诊断:右侧外阴脂肪瘤。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10 95 7) :外阴血… 相似文献
8.
炎性假瘤是一少见病,发生于喉部的则极为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持续性声嘶,吞咽痛40余天于2000年12月25日入院。入院前4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声嘶,伴吞咽痛,不伴咳血、呼吸困难、畏寒、发热等不适。喉部CT检查示左侧喉部肿物,累及左侧声带、喉室、梨状窝及甲状软骨板。喉部断层片:左侧喉室内可见一长约3cm的软组织肿块影,突入喉室,边界清,右侧正常。纤维喉镜下取活检报告:鳞状上皮粘膜慢性炎伴上皮增生明显,上皮下间质出血及水肿。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喉外形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除提供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之外,通过表达各种蛋白或因子,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以及调节血管张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内皮源性舒血管物质有三种:前列环素(prosta glandinI2,PGI2)、一氧化氮(NO)、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16岁。因上腹部肿物3周入院。无腹痛、腹胀、发热、黄疸,无呕吐、呕血、黑便症状,体质量无下降,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型、肠型及异常蠕动波,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于剑突下偏左可触及一大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女性,27岁。因左侧胸痛、发热2个月,加重5天于2003年1月1日入院。患者自2002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隐痛,时有发热,体温最高38.0℃,以下午及夜间发热明显,刺激性干咳,无盗汗,外院胸片提示左下肺炎,左侧胸腔少量积液。予静脉滴注菌必治、先锋霉素等治疗,效果差。入院查体:T37.5℃,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无明显歪斜。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左肺呼吸运动度稍减弱,左下肺语颤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增强,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脏、腹部以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4):51-5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31例肺炎性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术前4例诊断正确,15例误诊为肺癌,12例误诊为良性肿瘤。行肺叶切除术13例,肺楔形切除14例,肿瘤摘除4例。结论术前诊断困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对决定术式有帮助.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的一个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它可以产生内皮舒张和收缩因子,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运动和血小板的粘聚[1]。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内皮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现在就EDRF和ET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脑血管痉挛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做一简要综述。1 EDRF的性质及其生物学作用 Furchgott等[2]首先发现乙酰胆碱引起实验动物血管平滑肌的舒张需要有内皮细胞的存在,当用环氧化酶抑制剂阻断…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2岁,系“咳嗽,咳痰,痰中带血3月余伴间断发热”入院。病程中患者3个月前在一次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咳黄脓痰,伴痰中带血,有不规则低热,最高体温为38℃。曾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体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颈静脉怒张,听诊两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稍弱,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脊柱四肢形态正常,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肺脏炎性假瘤1例报告张远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3医院133000)李庆(延吉市三道煤矿医院133020)1病历摘要患者,邵某,女,25岁。因左下胸痛、咳嗽、气喘4年,痰多2个月于1995年2月20日入院。4年来经常咳嗽,左下胸部钝痛,曾给予消炎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3岁。发现胰腺占位一周入院。一周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平素患者无腹痛、腹胀,无纳差、乏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呕血、黑便。无腹泻,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不适。病后未行特殊诊治。今为求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胰腺占位性病变"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女性胫骨及腓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的组织学特征是由较肥胖的上皮样细胞构成条索状及巢状结构,其间由典型的粘液样区域构成,镜下可见肯定的血管形成区域及浆内有空泡细胞组成的实性区域,异形核有时可见,免疫组化染色明显瘤细胞Vim、UEA-1、CD34阳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居间恶性的血管来源肿瘤,应当与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及转移性腺癌要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报道1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胞浆较丰富,嗜酸性,多呈空泡状,细胞间可见血管腔,免疫组化:CD34(+)、CK(-)、TG(-)。结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