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如:动作迟缓、震颤、强直和不平衡)和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及疼痛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PD患者的数量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PD患病人数的一半[2]。  相似文献   

2.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 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左 旋多巴所致的运动并发症。在过去的20 余年里,DBS 已经成为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术前严 格筛选合适的患者,术中精准植入电极,以及术后个体化程控和药物调整是DBS 最佳疗效和最小副反应的保证。方 向性脑深部电刺激和可视化程控模式等新技术将可能进一步优化DBS 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PD),并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作探讨。方法 对6例老年PD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底核,采用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3w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最佳疗效。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和运动迟缓明显改善,同时多巴胺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2例曾接受单侧丘脑毁损后的患者亦得到了明显改善,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 STN DBS法治疗老年中晚期PD,对症状改善明显,且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副作用可逆转的优点;明显减少多巴胺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配合,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3年8月25例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观察,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前后护理配合工作。结果25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时间维持约术后1周。21例术后3~4d无行走功能障碍,可下地行走,1例术后早期轻微语言障碍,1例术后早期出现幻觉,均在7d后自行缓解。开期异动症加重1例,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得到缓解。除了出现1例囊袋积液患者,无其他临床并发症,均已痊愈出院。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配合中,注意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宣教,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护理管理,协助患者做好配合手术的准备工作,为帮助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指导,对保障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深中脑电刺激机制及病理改变,丘脑微电极刺激、苍白球微电极刺激、丘脑底核微电极刺激治疗帕金林病的近况。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1岁。因“呼吸困难,胸闷20余天”入院。心电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3次/分;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选择经静脉途径安置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术中经左侧股静脉放置临时起搏电极行临时保护性起搏;经右侧股静脉途径放置Micra AV于右室间隔部,测试起搏阈值0.25 V/0.24ms,感知9.8 mV,阻抗1 120Ω。术后起搏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黑矇1个月入院,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提示间断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心脏MRI均提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入院后成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将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解剖学左室内,术后各项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8.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植入患者脑组织深部的目标核团即手术靶点,通过脉冲发生器发出特定频率的弱电脉冲,对靶点进行慢性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无导线起搏器(LP)被开发并引入临床,以解决传统经静脉起搏器导线与囊袋相关的并发症。在对既往LP可用临床数据的回顾中,笔者发现其植入并不复杂,但因特殊人群自身情况的复杂性,LP的植入存在一定难度。现就近几年LP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分析LP在特殊人群中植入的可操作性、成功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为特殊人群植入LP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指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7岁.13年前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3年前因电池耗竭,更换双腔起搏器.1年前因囊袋破溃、渗液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囊袋清创术+电极离断后包埋术+脉冲发生器取出术,清创术后1个月经静脉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4个月前囊袋局部伤口再次破溃、渗液,诊断为囊袋感染,给予经上腔途径拔除电极导线,在激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8岁。因“心悸、黑矇1天”入院。住院期间心电监护示反复出现5.0~8.4 s窦性停搏,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诊断明确,具有永久性起搏安置术I类指征。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病史。结合患者特点安置了无导线起搏器。术后随访起搏参数良好,患者未再诉心悸、黑矇等不适,未发生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结果。方法 15例连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70.13±10.62)岁,全部完成半年随访,分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及随访数据。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与前10例相比,后5例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48.4±22.56)min vs (23±5.10)min,P=0.03];1例患者术中发生动静脉瘘,至今未发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半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表现良好。结论无导线起搏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导线房室同步起搏器M icra A V最佳适应证人群.方法 分析国内首批植入M icra A V患者(n=5)入选标准、随访数据,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 接受治疗患者心脏主导节律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n=4)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n=1),无窦房结功能异常.以心房机械感知为基础的房室同步起搏比例在所有患者中均...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5岁,因心悸伴头晕、乏力、黑矇2个月入院。20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金属瓣置换,心房颤动病史20年。动态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最慢心室率为32次/分。胸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右位心。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旋心,经右侧股静脉行上腔静脉造影及右室造影,明确右房、右室入路。左前斜20°透视下送入Micra输送系统入高位右房,对照右室造影影像反复尝试寻求合适的角度与张力送入变异的右室,右前斜30°调整方向,调整轴向靠近右室低位间隔,给适量“鹅颈弯”,最终于左前斜透视下释放。术中测试阈值、阻抗、感知良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87岁。因突发心悸、胸闷入院。诊断病窦综合征,拟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前胸部CT提示左上腔静脉可能,双侧肘静脉造影证实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扩张。经股静脉径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电极螺旋固定于右室间隔部。术后随访1个月,无心力衰竭及起搏器综合征症状,各项起搏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对帕金森病(PD)病人脑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BS治疗。比较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二部分(UPDRSⅡ)、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脑血管储备能力[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指数(BHI)]、神经电生理检查指标[双侧上下肢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末梢波幅]、药物剂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延迟回忆评分、屏气后Vm、BH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运动神经末梢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末梢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左旋多巴药物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S治疗帕金森,可改善病人运动症状,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减少抗PD药物应用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延迟回忆,对其他认知功能领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D)可考虑用立体定向深部电刺激治疗(deep brainstimulation,DBS).DBS是一种能有效抑制PD症状的微创性的、可逆的、调节的神经外科技术.DBS手术护理与其他类型手术护理相比,既有共性,也存在明显的个性.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好外科手术基本护理技术,同时必须熟悉DBS手术全过程,理解手术各个步骤的目的及意义.我院从2004年3月~2005年1月为9例15侧病人实施立体定向DBS治疗PD,手术过程顺利,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PD病人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双侧STN-DBS手术的PD病人148例,其中全麻组81例,局麻组67例。记录2组术前计划框架靶点坐标和术后实际植入靶点坐标,计算电极植入误差并评价准确性。同时,对2组的术前基线特征和术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UPDRS-Ⅲ)的改善率进行分析。结果 全麻组计划框架靶点和实际植入靶点在前后距离(y)、内外侧距离(x)、垂直距离(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麻组两侧电极的计划框架靶点和实际植入靶点的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植入电极更偏向后方,而x和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的手术时长显著小于局麻组;局麻组有3例病人出现无症状脑出血,全麻组未出现;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2组的UPDRS-Ⅲ改善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全麻下PD病人行STN-DBS手术的与效果局麻方式相当,但手术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因此全麻下PD病人行STN-DBS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深部电刺激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技术。本文就有关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几种可能机制,包括刺激诱导r-氨基丁酸释放、去极化阻滞等,以及丘脑腹中问核、苍白球内侧部和丘脑底核作为脑深部电刺激作用靶点如何选择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侧丘脑底核(STN)交叉电脉冲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步态障碍(GD)的治疗效果。 方法纳入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5例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交叉电脉冲DBS持续刺激3个月,其后转为单极DBS刺激3个月,通过世界运动障碍学会第三版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 Ⅲ)评估患者运动症状的变化,起立行走试验(TUG)评估患者GD的治疗效果,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并收集患者不良反应表现。 结果35例PD患者采取交叉电脉冲DBS和单极DBS治疗后的MDS-UPDRS Ⅲ评分为(27.31±9.14)和(27.74±9.6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电脉冲DBS治疗后FOG-Q评分为(9.40±1.70)分,TUG步数(19.29±1.47)步,TUG时长为(10.97±1.40)s,PDQ-39评分分别为(59.46±1.71)分,均低于单极DBS治疗后[(12.54±1.99)分,(22.46±1.24)步,(13.97±1.24)s,(67.80±1.8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侧STN交叉电脉冲DB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GD,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