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HBV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和HBV-DNA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确定乙肝检测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健康体检者HBV血清学标志物,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HBV-DNA,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76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321例,阳性率67.44%;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率92.17%,小三阳HBV-DNA阳性率为6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92.17%,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2.
乙肝两对半模式与乙肝DNA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326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核酸扩增酶联定量(HBVDNA)检测,探讨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和乙肝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说明依靠乙肝两对半进行诊治和判定是否具人传染性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用PCR方法对180例各型乙肝患者及HBsAg携带者的HBVDNA检测,并与传统的乙肝两对半对照。结果:(1)PCR方法检出HBVDNA101例,阳性率为56.1%;(2)PCR方法诊断HBV感染敏感度高,且特异性高。提示:PCR方法检测HBVDNA能较准确地反映体内HBV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影响乙肝两对半检验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是诊断乙型肝炎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由于试剂质量参差不齐及操作者的技术误差 ,常导致检验不准确 ,检验结果反反复复 ,常误导医生得出错误的诊断 ,使医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病程 ,对症用药 ,患者反映极为强烈 ,成了检验的一大难题。因此提高乙肝两对半的检验质量 ,避免漏诊、误诊 ,对临床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就具体因素分析如下。1 试剂盒的选择好的试剂是检验成功的基本保证。目前国内有许多生产乙肝两对半试剂的厂家 ,各厂家的质量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选择试剂盒时首先要在有卫生部正式批文 ,通过卫生部批检的…  相似文献   

5.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120例标本,分别采用IRMA、SPRIA、ELISA方法分别测定乙肝两对半和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受检抗原抗体定性结果不是阳性就是阴性,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为临床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可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6.
颜敏 《中外医疗》2011,30(3):95-95
乙肝病毒是引发乙肝的罪魁祸首,目前对乙肝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乙肝两对半,也就是俗称的"乙肝五项"。在乙肝两对半中,共有9种常见模式,16种少见模式和7种罕见模式。本文主要对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中抗-HBs与HBsAg同时呈阳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采用ELSLA法对4980例高中生进行乙肝病毒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乙肝感染率4.2%,乙肝疫苗接种率30.1%,5项标志物均阴性64.5%.结论:高中生乙肝感染率偏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建议有关部门加大乙肝疫苗接种力度,特别是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乙肝两对半检测HBSAg阳性患者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并对比分析,进而体现乙肝病毒PreS1检测的临床价值。芳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76例乙肝HBsAg阳性患者PreS1和两对半进行检测,比较各组PreS1及乙肝两对半结果,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血清乙肝病毒PreS1测定可以完善和补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HBV感染、复制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各种模式,探讨其相应临床意义。方法:对3 540例受检者血清采用ELISA进行检测。结果:3 540例检测者中,HBsAg阳性者有403例,占11.38%,其中"1,3,5阳"有16例,占3.97%,"1,4,5阳"有330例,占81.89%,"1,5阳"有33例,占8.19%,还有其他少见模式。结论:分析乙肝各种血清学模式,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临床诊疗信息,避免和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魏国光 《求医问药》2014,(3X):185-185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74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检测结果和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740例研究对象中,18例有传染性的大三阳,约占2.43%;66例有小三阳,约占8.91%;9例为双阳,约占1.22%。对于影响检测结果的确定因素,应及时进行采集和样本处理,观察是否为试剂或者操作因素的影响。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在乙肝病毒检出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排除影响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侯建宏  赵棉  李镌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76-1876
目的对乙肝两对半检测HBSAg阳性患者进行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并对比分析,进而体现乙肝病毒PreS1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76例乙肝HBsAg阳性患者PreS1和两对半进行检测,比较各组PreS1及乙肝两对半结果,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血清乙肝病毒PreS1测定可以完善和补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HBV感染、复制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以及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ELISA方法同时检测332例乙肝阳性病人前S1抗原,分析与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结果 e-S1抗原与HBV-DNA阳性呈高度相关.大三阳、HBsAg(+) 加HBcAb(+)及小三阳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 阴性或变异的HBV 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4.
乙肝两对半各种模式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中HBsAg阳性的各种模式,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4 480例受检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检测.结果 54 480例检测者中,HBsAg阳性者有7 520例,占13.8%,其中"大三阳"有1 641例,占21.90%,"小三阳"有5 019例,占66.74%.其余各种模式共有854例,占10.89%.结论 HBsAg阳性的13种模式中,"小三阳"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5.
方福清  张碧真  施茵 《中外医疗》2010,29(24):169-169
为更好地做到优生优育,阻断夫妻间水平传播和母子间垂直传播,笔者就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结果,对婚育作探讨性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专职业学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对职业学校中专生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年与2009年两年的入学新生共2937例中专学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其中2008年1716例,2009年1221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中1716例中健康者1524例(88.81%),其中5项全阴印8例,单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865例。感染率11.19%,在感染者中大三阳121例,小三阳46例(63.02%和23.96),占总人数7.05%。2009年1221例,健康者1106例(90.58%)。5项全阴性者549例,单项抗HBS阳性者(含主动和被动免疫)653例。感染者115例感染率9.42%,感染者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71例阳性率61.74%,占总数5.81%和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29例阳性率25.22%,占总数2.38%。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对中专职业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复种和HBV携带者管理的可靠依据。乙肝两对半对HBV感染,复制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1 000例体检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1 000例体检者中总感染人数为309例,总感染率为30.9%。结论:检测乙肝两对半是预防和诊治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意义,探讨影响临床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者76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体检者中,传染性小三阳者68例(8.95%)、传染性大三阳者18例(2.37%)、双阳者9例(1.18)。临床检测时应及时采集样本,并且进行相应处理,确定影响检测结果的具体因素。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在临床检测乙肝病毒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测时应尽可能将相关的干扰因素排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中宁县1996年从业人员乙肝携带者情况及两对半模式分析道鹏成1杨学峰1马占梅2为了解中宁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以下简称为HBsAg)携带率和乙肝两对半模式分布情况,就1996年2023人体检结果作如下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乙肝两对半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六项全阴者224例,乙肝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乙肝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乙肝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乙肝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非常显著(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