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血小板活化角度探索从脾论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可能止血机制。方法 将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非从脾论治组、健脾益气摄血组、归脾汤组,每组各20只小鼠。除正常组外,向小鼠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模型。在建模成功后的第8天,正常组、模型组小鼠予生理盐水0.1 ml/10 g体积灌胃,其余各组均按照0.1 ml/10 g体积灌胃给药,1次/d,持续8 d。评估出血程度、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ELISA检测模型小鼠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钙离子(Ca2+)、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观察相应指标变化。结果 (1)出血程度:给药第8天各组小鼠与模型组出血程度比较,强的松组、健脾益气摄血组、归脾汤组出血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
以“脾统血”“肾生髓化血”为理论依据,结合辨证论治与中药灵活配伍,以健脾补肾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在提升血小板和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上与西医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献研究表明,ITP本身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正是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以健脾补肾法为指导,围绕该病的病因病机制定治法方药,不仅能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还能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的免疫失衡。但目前中医药治疗ITP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多围绕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免疫指标的变化进行,偏重对治疗结果的比较,尚未阐明中医证型与免疫机制的具体作用原理及疗效机制。今后可通过探究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免疫差异,探索出与ITP具有特异性联系的研究指标,提高中医药对ITP治疗的认知,同时,进一步探讨本疗法对相关机制通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确定中药复方具体的作用靶点,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58例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变化,并结合出血症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本组ITP儿童中,无出血81例,出血477例,其中轻度出血283例,中度出血178例,重度出血16例;PLT数不同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P=0.000);不同APTT、PT的患儿出血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儿的AT-Ⅲ、FVⅢ及FⅨ活性结果异常;不同FIB浓度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ROC曲线分析中,FIB对患儿出血具有诊断价值,最佳临界值为2.7g/L;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儿出血症状与性别(OR=0.93,95%CI:0.81~1.06)及年龄(OR=0.83,95%CI:0.34~2.03)无关,与PLT(OR=0.32,95%CI:0.19~0.55)及FIB(OR=0.08,95%CI:0.024~0.280)有关。结论 ITP儿童出血症状与PLT数有关,与APTT及PT无关;部分ITP儿童凝血功能异常,建议ITP患儿诊断时常规筛查凝血功能;FIB浓度与ITP儿童出血症状有关,通过输注FIB可能缓解ITP患儿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脾切除术的疗效、并发症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脾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70例(其中5例附加副脾摘除术),分析患者术后疗效及其并发症,同时对脾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全部70例患者中,脾切除术后完全反应54例(77.1%),有效12例(17.2%),无效4例(5.7%).其中年龄、病程、性别、脾脏有无肿大、有无副脾、术前有无出血无统计学意义,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术后血小板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对激素的反应及术前血小板计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激素的治疗效果及术前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脾切除术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杨文华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辨证分型论治为先,提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瘀血阻络4种证型.急性型多为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慢性型多以气虚不摄、瘀血阻络为主,但瘀血症的表现又可见于其他三证之中.认为脾气亏虚、气不摄血是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机关键,贯穿于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病程始终.提出以益气健脾止血法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注重生活调护,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肝论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外周血存在自身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以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特征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之“血证”“紫癜”等范畴,临床常见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脾肾亏虚等证型,予以清热凉血、滋阴清热、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补益脾肾等治疗。临床上相当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反复发作与难治者不少,复习文献,从肝论治,获得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学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中医证候呈现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热瘀互结的特征。中医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扶助正气,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各证型均配伍益气健脾之中药。ITP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机制为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后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手段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53例ITP根据病程分为早期组(病程3个月,即新诊断ITP)和慢性组(病程≥3个月,含持续性和慢性ITP),每组再根据是否采用升血小板治疗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采用KIT(the Kids’ITP Tools)评估量表评价治疗手段对患者及其父母HRQOL的影响。结果合格问卷共73份,其中早期组和慢性组分别为31例和42例;在早期组和慢性组患者中,非治疗组KIT儿童和父母问卷评分均高于治疗组,但只有早期组KIT父母问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泼尼松的患者HRQOL最低。结论 ITP治疗不能仅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应权衡患者出血部位、出血程度、经济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对患者HRQOL的不良影响,根据ITP患者是否存在临床出血倾向和程度决定是否治疗及其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周郁鸿教授从脾肾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辨证诊疗思维和临证拟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概述ITP的现代医学认识、历代中医沿革,收集、整理、归纳周郁鸿教授治疗ITP的典型医案,从脾肾论治ITP的理论渊源、加味黄芪建中汤组方阐释及其药理学剖析等方面论述周教授从脾肾论治ITP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诊疗思维,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现代医学认为,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历代中医则认为ITP是一种血证。周郁鸿教授认为ITP患者常属"脾胃亏虚、肾精不足"之证,应以脾肾为着眼点辨证论治ITP,以"健脾补肾"为基本治则,以温中补虚立法。加味黄芪建中汤健脾补肾,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而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ITP。所举验案属脾肾阳虚型血证,方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温补脾肾、养血止血,取得较好疗效,展示了该病的辨证诊疗思路。[结论]周郁鸿教授从脾肾论治临床上部分难治ITP患者,中医理论依据充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合并动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 086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血栓和未发生血栓患者的差异。结果:共有32例(1.5%)患者发生血栓,发生血栓的患者合并高龄、肥胖、妊娠、心功能不全和(或)肾功能不全以及低蛋白血症的比例偏高(P值分别为0.034、0.024、0.040、0.032、0.028),且疾病相关因素中难治/复发、脾脏切除及用促血小板生成等(TPO)和(或)艾曲泊帕的患者比例也偏高(P值分别为0.030、0.039、0.046)。其它因素如性别、绝对卧床和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妊娠更易发生静脉血栓(P=0.030)。结论:ITP患者也是发生血栓的危险人群,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叶铁真 《广东医学》2022,43(1):16-1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病情较轻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病情较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对生命造成威胁。ITP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本文对儿童原发性ITP的治疗决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TP患者脾切除术后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脾脏切除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并对性别、年龄、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术前对激素反应、术前血小板数目、术后血小板峰值、病程、脾脏有无肿大、血小板抗体数目、有无副脾、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为69.6%,远期有效率为66.1%,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术后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抗体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血小板峰值是保护性因素(OR<1.00),年龄、血小板抗体数目是危险性因素(OR>1.00)。结论 ITP患者脾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显著且手术安全。年龄、术后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抗体数目可作为预测脾切除术后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越来越多见,药物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药物抑制骨髓产生血小板,药物免疫性三种因素致血小板减少。本文对免疫性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23例进行临床分析,从中吸取教训,用药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86例初诊原发性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A组(n=24)、B组(n=35)和C组(n=27).A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B组患...  相似文献   

17.
鲍静  夏瑞祥 《安徽医学》2012,33(4):426-428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影响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ITP患者170例的年龄、性别、初始症状、治疗方法、效果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170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38岁;男女比例为l∶1.68,60岁的男女比例为1∶2.1,≥60岁男女比例为l∶1.4。出血的部位依次为:皮肤(40%),黏膜(34.7%),月经增多(10.6%),无出血症状(10.6%),内脏出血(4.1%)。低年龄组(60岁)无出血症状比例显著高于高年龄组(≥60岁),内脏出血比例显著低于高年龄组(P0.05)。170例ITP患者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5×109L-1,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106例(77.4%)。治疗效果: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85.7%,HDIVIG 82.1%,达那唑76.5%,免疫抑制剂11.1%,脾切除66.7%。高年龄组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与低年龄组相仿(P0.05)。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者(P0.05)。结论成人ITP好发于年轻女性,60岁以后男女发病比例接近;皮肤黏膜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老年ITP患者更易引起致命出血;糖皮质激素仍然是目前治疗ITP的首选药物,治疗前巨核细胞增多者疗效好;老年患者对激素反应良好,但需注意防治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5):466-46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迁延不愈。目前ITP被认为是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异常、遗传学背景4个方面对儿童ITP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徐皓  鲍计章  周永明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1):184-187,176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免疫应答的各个环节,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固有免疫应答失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失常等方面综述ITP发病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于12月婴儿及中等年龄(大于1岁小于8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正确认识及治疗儿童ITP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124例,其中婴儿组ITP患儿61例,中等年龄组患儿63例,统计两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发病季节,前驱感染史,预防接种史,初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 Ig)检测阳性率,病毒学检测阳性率以及近期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儿童ITP发病无明显季节性;39.3%婴儿起病前有诱因,疫苗接种者占8.2%;58.7%中等年龄组起病前有诱因,无预防接种为诱因者。病毒检测阳性率婴儿组显著低于中等年龄组(P<0.05)。两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 Ig)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婴儿组初诊血小板计数为(8.32±6.48)×109/L,显著低于中等年龄组[(11.45±8.30)×109/L](P<0.05);住院天数为(6.00±0.68)d,显著低于中等年龄组(7.00±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6.8%,婴儿组近期疗效尤其是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中等年龄组(P<0.05);长期随访婴儿组未见持续不缓解病例。两组出血严重程度均较低,尚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结论:儿童ITP总体疗效良好,尤其是小于12月龄婴儿,其临床出血表现程度轻微,疗效显著,预后好,对此类患儿,应避免过度检查及用药,加强沟通以避免家长的过度恐慌。同时应继续加强儿童ITP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