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低蛋白饮食、去除诱因、保肝及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福昔明片,一次550mg,一日二次口服,疗程10- 15d.监测治疗前、后ALT、TBIL、血NH3等生化指标;观察神经、精神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震颤及扑翼等异常症状的有无及数字连接试验和数码-符号实验的结果.结果: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降低血NH3、ALT、TBIL等指标和神经、精神、运动状态、数字连接试验、震颤等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方法:将80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服用肝积颗粒,1剂/d。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观察ALT、AST、GG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以及AFP、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5.0%,对照组分别为42.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术后3 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LT、AST、GGT、TBIL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上升(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AST、GGT、TBIL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FP 水平下降(P<0.05),KPS 水平升高(P<0.05); 组间治疗后比较,AFP、KP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积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灌注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TIPS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0例,仅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理构成及Child-Pugh分级均具有同质性。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IPS手术及干细胞移植顺利,2组患者术前ALT、PA、TB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药物治疗前后肝功能无特殊变化;治疗组患者术后3月时ALT(36.47±3.53U/L)较术前减低,PA(86.26±12.44mg/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下限(100mg/L)。术后1月(76.67%VS 35.00%)、3月(86.67%VS 40.00%)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肝性脑病1例,穿刺点周围血肿2例,干细胞移植后低热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3月肝胆CT检查分流道通畅,未见占位病变。结论 TIPS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在降低门脉压的同时改善了肝脏功能,操作安全可靠、近期效果确实。如何提高干细胞定植分化的几率,最佳的移植途径,是否需多次移植,肝功能改善的具体机制及其远期安全性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瘤散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7天开始服用中药消瘤散。术后1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观察肝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ALB)、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生存质量KP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6%、81.8%,对照组分别为45.5%、75.8%,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内术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ALT、AST水平升高(P0.05);组间术后1个月比较,ALT、AST、TBIL、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术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FP水平下降(P0.05),KPS水平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FP、PT、K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8%、97.0%;组间比较,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散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杏滋脾胶囊配合灸法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麻杏滋脾胶囊,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观察排便效果及排便间隔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排便效果及排便间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艾灸对腹腔镜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改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术前实施艾灸足三里治疗,B组术后实施艾灸足三里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耐受固体食物时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及首次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且B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时机艾灸均能改善腹腔镜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降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但术前艾灸的临床疗效相比术后更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PO.01);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第一次肛门排气及腹胀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O.01)。结论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对减轻腹部术后疼痛及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疗效明显,对腹部手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伴消化道出血后行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8月间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其中20例患者TIPS术后常规抑酸、抗凝、抗感染及预防性抗肝昏迷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设为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天;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氨(NH3)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4~156周,记录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组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清TBil、Alb、ALT、AST、NH3值变化不大(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清Alb明显升高,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天、7天,观察组NH3明显降低,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TIPS术后1天、3天、7天各时点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月、3~12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没再发生肝性脑病,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月内均无发生再出血。术后3~12月:治疗组无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再出血率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中药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中远期再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01-1003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恶性肿瘤患者共60例,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术前1周比较,术后1 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及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周ALT,DBIL及TBIL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周与术后4~6周患者的Child-Pugh分级A,B级及Chil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变化与治疗次数、是否合并肝硬化及门脉癌栓相关(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明显,于30 d左右即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艾灸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提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70.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穴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加艾灸治疗在外科全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外科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双侧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太冲,直至首次排便后停止针刺,再行足三里、三阴交穴艾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经过3天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均正常排便,而对照组患者复发便秘12例。结论:针灸对外科全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刺激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应差异.将6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艾灸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和艾灸组均能提高腰椎部的骨密度(P<0.01,P<0.05),针刺组优于艾灸组(P<0.05).就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言,针刺疗法的作用优于艾灸疗法.  相似文献   

13.
劳溢权 《中药材》2005,28(7):637-638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护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122例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TA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于TAE术后,在对照组保肝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苦参碱注射液每天150毫克,静脉滴注2周.两组病人于TAE术前、术后第7、第14天,分别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于TAE术后1周时,ALT、AST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2周时,与术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STB、ALT、AST于术后第1周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ALT、AST至第2周尚未降到术前水平.结论:苦参碱注射液用于TAE术后具有保护肝功能,提高病人对TAE的耐受能力等作用,可使下一次TAE手术得以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术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拟对2017年1月1日—2018年11月1日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行TIPS术后20名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及联合中医治疗组(予以通腑开窍法方药以大承气汤加菖蒲、郁金等,方式采用口服或者灌肠);治疗分别观察或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1周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氨(Blood Ammonia,BA)、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联合中医治疗组较单纯西医治疗组血氨升高、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方面两组基本相当。结论:中医通腑开窍法对TIPS术后肝性脑病患者的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以改善TIP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昔明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氨水平、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LT、AST、γ-GT、血氨水平、CT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予以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临床疗效良好,能促进血氨水平降低和肝脏功能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三里艾灸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方法:将120例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艾灸1组:术后6~12 h内给予艾灸治疗+常规治疗;艾灸2组:术后12~24 h内给予艾灸治疗+常规治疗;艾灸3组:术后24~36 h内给予艾灸治疗+常规治疗;均每d 1次。观察4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至第1次排气时间。结果:艾灸1组、艾灸2组及艾灸3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中艾灸2组与艾灸1组、艾灸3组比较,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持续时间更短(P0.05)。艾灸1组与艾灸3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12~24 h进行艾灸治疗更能加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宜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45-946
目的:观察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肝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与中医药调理,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分别观察两种患者术前、术后2天、8天的肝功能情况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术后2天两组患者AST、ALT、TBIL、DBIL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天各观察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营养并发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后给予肠内营养与中医药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术后肝脏的功能,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病理学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角度,探讨中药强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肝泰乐、复合维生素B溶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1个月内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肝组织病理学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评价疗效。 结果(1) ALT、TBIL、ALB、PT:两组ALT、TBIL、P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也较对照组治疗后为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肝组织病理学:治疗组炎症坏死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改变明显(P<0.05),炎症坏死活动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0.00%,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7.78%;对照组炎症坏死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改善(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TIPS术后肝性脑病对比非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治疗情况,分析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并存在肝性脑病且联合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的20例患者,通腑开窍法方药以大承气汤加菖蒲、郁金等,采用口服或者灌肠;分别统计分析治疗后第1天、第3天、1周的血氨恢复、肝性脑病疗效。结果:联合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非TIPS术后血氨恢复、肝性脑病恢复时间第1天有显著差异(P0.05),第3天、1周后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中医通腑开窍法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肝性脑病对比非TIPS术后肝性脑病第1天较差,第3天开始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护肝疗效;方法: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82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尾数奇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对照组术后则使用予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和肌苷静滴进行护肝治疗1周;实验组术后在上述基础行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治疗1周.观察指标: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天、术后1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介入治疗后第3 d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但治疗组ALT、TBiL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介入治疗后第7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好转,但治疗组AL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