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蒋树荣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423-424,454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其中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6例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年;输尿管开口损伤1例。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有7例肿瘤复发,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其中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6例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2年;输尿管开口损伤1例。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有7例肿瘤复发,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结论: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61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经尿道电切61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均随诊6个月~24个月。术后常规膀胱灌注治疗。结果: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61例。复发2例,均为非原位复发,复发升级1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TURBT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晓华  魏盖杰  陆曙炎  金超  郭科 《癌症进展》2016,14(12):1258-126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对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尿管留置时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排尿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别。结果 HOLRB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TURBT组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较TURBT组短(t=27.352、8.854,P﹤0.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排尿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HOLRBT组的IPSS得分低于TURBT组,Qmax得分高于TURBT组(t=43.619、-8.412,P﹤0.001);两组膀胱穿孔、继发性出血和发热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3,P=0.281),HOLRBT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TURBT组(χ2=4.881,P=0.027);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HOLRBT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总体健康等维度得分高于TURBT组。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膀胱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可减少复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前列腺电切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前列腺窝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合并BPH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切除肿瘤后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除前列腺。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14~54个月,平均24个月,35例发生膀胱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16个月,复发部位均不在膀胱颈口和前列腺尿道,全部再次行TURBT。结论同期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前列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全、短期疗效确切,可适用于一部分年龄较大伴有严重的下尿路梗阻的且肿瘤分期、分级低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 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疗效,评价2 μm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2例行2 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2 μm激光组),30例行TURBT(TURBT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情况、相关并发症、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复发情况等。术后定期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 μm激光组手术时间(32.5±10.5) min,与TURBT组的(31.3± 9.8)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674)。2 μm激光组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TURBT组为3例。2 μm激光组和TURBT组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6.2±2.6) h和(23.8±6.5) h(t=8.294,P=0.006);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4.2±1.5)d和(5.2±1.8)d(t=1.468,P=0.10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1.5)d和(5.8±2.8)d(t=0.627,P=0.531)。术后随访6~18个月, 2 μm激光组3例复发,复发率9.4 %,TURBT组3例复发, 复发率10.0 %,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1,P=0.562)。结论 2 μm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与TURBT相似,且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6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23.42±6.74)min、(2.21±1.36)d和(1.03±0.3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4.82±5.56)min、(5.68±1.94)d和(2.32±0.83)d;术中出血量为(25.46±5.12)ml,少于对照组患者的(48.56±7.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方法从2001年至2004年共施行经尿道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UVBT)26例,占同期膀胱肿瘤手术的70%。本文讨论了TUVBT的适应证,切除肿瘤的深度、范围及不同部位电切的技巧,并发症的处理,疗效等。结果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输血,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对于Ta、T1;G1、G2病例尤为适用。TUVBT术后3个月至3年复查膀胱镜时原肿瘤部位均无肿瘤复发。结论TUVBT治疗膀胱肿瘤近期效果好,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TeURBT)和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76例膀胱癌患者分为TeURBT组(n=36,接受TeURBT治疗)和TURBT组(n=40,接受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表达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URB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URBT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UR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AKT、p-GSK3β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AKT、p-GSK3β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IPSS和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URBT治疗膀胱癌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阻断瘤体血管对手术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肿瘤前,阻断瘤体周围可见的浅表血管,对照组直接切除瘤体。对比2组术中和术后出血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影响视野、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有4例肿瘤复发,对照组有5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前阻断瘤体周围浅表血管,可减少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有助于术后恢复,但对术后短期肿瘤复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1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联合组62例,其中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URBt),联合组行TURBt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IPSS、QOL、Qmax、PVR、术后复发、并发症及手术残留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7、16.18、7.52、11.54,P<0.05);联合组IPSS、Q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6.53,P<0.05);Qmax、PV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13.64,P<0.05);术后复发、并发症、手术残留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19.87、23.65,P<0.05)。仅行TURBt术为术后复发、并发症、手术残留情况发生危险因素(OR=2.43、2.20、5.02,P<0.05)。结论:TURBt结合TURP术能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对于膀胱癌肿瘤数目较多、前列腺巨大的患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行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 (Thu ERBT)者为Thu ERBT组,3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者为PKRBT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Thu ERBT组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发生;PKRBT组有9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现象,其中4例导致膀胱穿孔。两组在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理有无肌层组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和术后病理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u ERBT术具有精确切割、瘤体标本完整、无闭孔神经反射、病理分期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有效的方法让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辅助通道,牵引肿瘤后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到2019年02月收治的7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标准的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研究组先经正中线耻骨上2指处穿刺建立2~5 mm操作通道,置入长钳至膀胱,尿道镜监视下钳夹膀胱肿瘤基底部周围组织,适当牵拉。在牵拉张力下,黏膜下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可辨,沿肿瘤周围2 cm处切开黏膜至深肌层,沿深肌层推进并扩展,直至整块化切除肿瘤,肿瘤组织利用组织篮套取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肿瘤基底部浅肌层完整,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牵牛”法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可以稳定、清晰、灵活地显露肿瘤基底部组织,提高膀胱肿瘤完整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等离子体电切术与电汽化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以期对临床老年膀胱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对132例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0例及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行等离子体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行电汽化术.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1.43%和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优于术前,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生活质量得分越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老年膀胱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放性膀胱手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33例,根据病理学和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肿瘤进行分型和分期,分别采取开放性膀胱肿瘤切除术(71例)及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62例),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术的疗效及预后。结果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低于开放性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P<0.05)。开放性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P<0.05)。结论膀胱肿瘤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分型及部位而定。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手术损伤小、治疗疗效好、预后好的特点,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 μm激光整块切除与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分别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50例)和经尿道电切(48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与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留置尿管、膀胱冲洗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及术区复发率低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病理含肌层率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肿瘤分期精确、减少肿瘤残留,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6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吡柔比星组(A组)63例,采用吡柔比星行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组(B组)63例,采用丝裂霉素行膀胱内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随访1年时,A组的复发率为3.2%,B组的复发率为11.1%;随访2年时,A组复发率为6.4%,B组的复发率为19.1%。两组间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丝裂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Treated natural history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CKGROUN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 alon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non-recurrence rate was 64.8% at 36 months and 61.2% at 60 months after TURBt. When the non-recurrence rate after TURBt was analyzed by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rat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solitary tumor group and the multiple tumor group. The tumor recurrence hazard curves for the entire population had one high peak before 500 days and another slight peak around 1500 days after TURBt.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useful when evaluating new regimens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therapy for prophylaxis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fter our complete TURBt in the Nara Uro-Oncology Research Group.  相似文献   

20.
王喆  崔波  方子乔  陈骞  池琦 《现代肿瘤医学》2019,(16):2935-2938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外科切除术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导管低位阻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抚矿总医院骶骨肿瘤手术切除100例病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术前分别给予A组球囊导管阻断术控制血流,B组动静脉置管麻醉,降低血压,观察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复发变化规律。结果:所选病例中A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A组小于2 500 ml病例肿瘤复发率低于B组大于2 500 ml病例,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导管低位阻断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