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抗痨药对HBVM阳性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结核伴有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本文着重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抗痨药物及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6例我院门诊于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抗痨合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痨合剂在结核病门诊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杆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H)和利福平(R)两种以上药物的结核病。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结核病总耐药率为27.8%,MDRTB耐药率为10.7%。由于耐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大、费用高,治愈率低,复发率及病死率高,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肺结核治愈率,缩短病程,加速痰菌转阴,病灶吸收,自1995年来、我科对初治肺结核62例患者在抗痨治疗基础上,随机对照联合面令胶囊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初治活动性肺结核62例作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5~65岁。Ⅱ型3例,Ⅲ型21例,ⅣV型8例。痰菌涂片阳性12例。X线有空洞者14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15~65岁。痰菌涂片阳性10例。X线有空洞6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病例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ZHRSZ/4…  相似文献   

7.
梓木草药酒配合抗痨药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病理确诊,按中医辩证为痰凝气滞型颈部淋巴结核,随机抽样分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方案:梓木草药酒配合正规化疗抗痨方案(2月HRSZ+7月HRZ),对照组方案类同治疗组的化疗抗痨方案,通过观察两组消核时间、副作用、总疗效率及复发率(P<0.05)。结果:治疗组能达到消核快、不增加副作用,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96%,复发率为0%。结论: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观察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天有效率为64%,7天有效率为32%,无效率为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3天有效率为4%,7天有效率为64%,无效率为3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迅速提高由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缩短抗痨药物停用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4种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03年12月~2006年11月进行卡介苗重组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1285例,随机分为4组.A组给予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B组给予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C组给予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D组给予ag85b-卡介苗重组疫苗.随访5a,观察4组儿童结核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以A组为对照组,B、C、D组儿童结核病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卡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是1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所有传染病中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肺结核在20世纪90年代全面回潮,以致近年来人们在研究其免疫发病学的同时,也在寻求免疫治疗.我科对肺结核患者在抗痨治疗的同时,加用微卡注射液(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质粒(pUV15)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BALB/c小鼠后2周,处死小鼠,观察肺、脾组织中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将携带GLS和IL-12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第1次免疫后4周,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脾组织中GLS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IL-12和肺泡灌洗液特异性SIgA的水平。结果:在BALB/c小鼠肺、脾组织中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以及GLS的表达,并有血清IL-12水平升高和粘膜特异性SIgA的产生。结论:携带GFP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可在肺和脾组织分布;携带GLS和IL-1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小鼠后,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特异性抗菌免疫,以及GLS和IL-12的体内表达,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 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 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反转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及萤光标记DNA探针技术检测IL-12mRNA在纯系小鼠心移植物及宿主脾脏中的变化。结果表明:①移植的心脏在移植后(7.0±0.7)d被排斥。②IL-12mRNA在正常Balb/c(H-2 ̄d)小鼠心脏中为阴性,在正常C_3H/HeJ(H-2 ̄k)小鼠脾脏中为弱阳性。③移植后第5d,移植于C_3H/HeJ的Balb/c心脏中和宿主C_3H/HeJ的脾脏中IL-12mRNA呈强阳性。提示IL-12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12A和IL-12B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404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4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IL-12A基因的rs568408(3'UTR G>A)、rs2243115(5'UTR T>G)和IL12B基因的rs3212227(3'UTR A>C)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城乡等因素后,携带IL-12A rs568408 GA/AA和IL-12Brs3212227 AC/CC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较携带IL-12A rs568408 GG和IL-12B rs3212227 AA野生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增加了43%(调整OR=1.43,95%CI=1.06~1.93)和30%(调整OR=1.30,95%CI=0.97~1.75),并且该两位点之间存在基因一基因相乘交互作用(P=O.048),同时携带两个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增加了82%(调整OR=1.82,95%CI=1.28~2.57).分层分析表明.两基因位点的联合作用在早期官颈癌患者和多产的患者中更为显著.同时携带两个突变基因型并且活产数大于2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增加6倍(调整OR=6.00,95%CI=2.86~12.56),并且存在显著的基因环境相乘交互作用(P=046).结论:IL-12A rs568408和IL-12B rs3212227基因多态性位点可能单独或共同影响江苏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并且与个体的活产数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IL-10及IL-12的异常表达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白细胞介素(IL)-10、IL-12异常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IL-10对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取26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18例志愿者的外周血(PBMCs),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上清中IL-10、IL-12水平;在SLE患者及正常对照PBMCs中分别加入正常人血清、SLE血清、SLE血清 IL-10抗体,PHA刺激培养24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PBMCs培养上清中自发产生和PHA刺激诱生的IL-10及IL-12P40水平均异常增高。然而仅血清IL-10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但血清IL-12P40水平、PBMCs培养上清自发产生的及PHA刺激诱生的IL-12P40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尽管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IL-12P40血清及PBMCs培养上清水平呈正相关,但体外实验时,在PBMCs培养中,加入SLE血清,可显著抑制IL-12的产生,采用IL-10抗体中和掉SLE血清中的IL-10后,正常人或SLE患者的PBMCs培养上清中IL-12可明显增多。结论:SLE患者IL-10及IL-12表达水平异常增高,且血清水平与SLE活动性正相关;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SLE血清中IL-10可明显抑制IL-12的分泌,但在细胞因子网络环境中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家兔外周血IL-10及IL-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方法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将实验家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左旋咪唑组,从实验的第7周开始,左旋咪唑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其他两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共连续28天,取耳缘静脉检测血清IL-10及IL-12的水平。[结果]血清IL-10:模型组[(1412.80±102.40)pg.mL-1]较正常组[(1035.80±64.12)pg.mL-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旋咪唑组[(1150.83±78.33)pg.mL-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2:模型组[(1240.10±386.99)pg.mL-1]较正常组[(2046.65±282.21)pg.mL-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旋咪唑组[(1860.85±247.01)pg.mL-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家兔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通过药物作用调节血清IL-10及IL-12水平,从而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可以达到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检测人GLS活性肽和小鼠IL-12基因的共表达产物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含GLS活性肽和小鼠IL-12基因的共表达质粒转染黑色素瘤细胞B16并用RT-PCR检测其表达,再用MTT试验、Hoechst33258染色、AO/EB染色和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基因表达产物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与促凋亡作用.结果:GLS活性肽和小鼠IL-12基因能在B16细胞中表达,MTT法观察到表达产物对B16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经Hoechst33258染色、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分析观察到细胞核浓缩、深染、细胞膜改变等凋亡特征,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LS活性肽和小鼠IL-12基因的共表达产物对黑色素瘤细胞B16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8.
T-ALL患儿细胞内IL-10、IL-12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T-ALL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T-ALL患儿白血病和非白血病T细胞内IL-10、IL-12和IFN-γ3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IFN-γ在T-ALL患儿非白血病T细胞中显著降低,而患儿白血病细胞内未检测到。IL-12在T-ALL患儿非白血病T细胞中部分有表达,而正常对照T细胞和T-ALL患儿白血病细胞均无表达。IL-10在T-ALL患儿正常T细胞、白血病细胞和正常对照T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结论:ALL患儿体内可能存在TH1/TH2样细胞因子产生的失平衡状态,这可能是ALL发病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推测了T-ALL发生时,体内可能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抑制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儿童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IL-10和IL-12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HT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ELISA测定儿童HT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分为新发病,治疗未缓解,治疗缓解3个阶段)血清IL-10和IL-12浓度,分析其与甲状腺功能(FT3、FT4、s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MAb、TRAb、TSI)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HT各组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HT组IL-10与FT4、FT3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与sTSH呈显著负相关(P〈0.05)。(3)IL-12与FT4、FT3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与sTSH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IL-12与HT的发病密切相关,IL-10在该病中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均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白介素-10与白介素-1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 10和IL 1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 10、IL 12和Ig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IL 10和 IL 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I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0.01)。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IL 10、IL 12与IgE之间存在负相关 (r=-0.73,r=-0.69,P<0.01 ),而IL 10与IL 12之间呈正相关 (r=0.82,P<0.01 )。结论 IL 10和IL 12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着网络效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