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调控乙醛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D98059(特异性丝裂原细胞外信号反应激酶阻断剂)调控乙醛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周期,影响细胞增殖、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方法 不同浓度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HSC进行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ELISA法检测HSC内Ⅰ型胶原蛋白分泌,RT-PCR法检测HSC内TGFβ1 mRNA表达。结果 PD98059能剂量依赖性地影响乙醛刺激的HSC周期,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高,S期细胞减少,从而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HSC内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及TGFβ2mRNA表达。结论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影响乙醛刺激的大鼠HSC增殖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及TGFβ1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对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CFSC胶原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脂质体介导法进行FRNK质粒瞬时转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FRNK蛋白表达,鉴定转染效果;用3H-Pro掺入技术测定CFSCI型胶原的合成;用RT-PCR方法测定FRNK转染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TIMP-2)基因在CFSC中表达的变化情况. 结果 FRNK质粒成功转染CFSC,Ⅰ型胶原合成下降;MMP-2基因表达上升,TIMP-2基因表达下降,MMP 2/TIMP-2比值明显上升.结论 外源性FRNK在CFSC内大量表达后,CFSC胶原表达减少;FRNK可能通过调节MMP-2/TIMP-2比值来促进CFSC的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异性阻断黏着斑激酶(FAK)表达对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T6)黏附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FAK的RNA干扰重组体,在阳离子聚合物介导下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筛选出可高效抑制FAK表达的重组质粒;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AK基因敲除效果;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细胞黏附,划痕修复实验和改良的Boyden双腔系统检测细胞迁移.多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可高效抑制FAK的质粒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后,FAK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76.82%和72.53%,同时,p-FAK(Tyr397)蛋白表达下降了62.71% FAK表达下调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黏附,抑制率约58.69%;FAK基因沉默可显著抑制纤维连接蛋白诱导的HSC迁移,使细胞迁移距离降低了58.27%,跨膜迁移细胞数减少了83.70%. 结论 RNA干扰技术可选择性下调HSC中FAK的表达,并可显著抑制HSC-T6的黏附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特异性丝裂原细胞外信号反应激酶1(MEK 1)阻断剂(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PD98059对乙醛刺激的HSC进行处理;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SC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mRNA的表达。 结果 20、50、100μmol/L的PD98059均能显著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3组A值分别为0.109±0.020、0.081±0.010、0.056±0.020,与乙醛组A值0.146±0.030相比较,F=31.385,P<0.05;20、50、100 μmol/L的PD98059可显著抑制乙醛刺激的HSC由G1期进入S期,G0/G1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3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1.9±6.3)%、(64.1±3.3)%、(70.9±4.8)%,与乙醛组(55.2±4.4)%相比较,F=16.402,P<0.05;50、100μmol/L的PD98059能显著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内Cylin D1 mRNA表达,2组平均光强度比值分别为0.56±0.04,0.46±0.03,与乙醛组0.65±0.07相比较,F=68.758,P<0.05;50、100μmol/L的PD98059能显著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内CDK4 mRNA表达,2组平均光强度比值分别为0.39±0.07,0.33±0.05,与乙醛组0.50±0.06相比较,F=29.406,P<0.05。 结 相似文献
8.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酸化后,对多种类型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如促进增殖,正性调控细胞周期,增强粘附、迁移,控制凋亡等。粘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AK—related non-kinase,FRNK)是FAK的内源性抑制剂。本研究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刺激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质粒,探讨选择性阻断FAK磷酸化对HSC增殖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心房组织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 (房颤 )心房组织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ERK2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表达的变化。方法 5 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在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ERK的mRNA表达量 ,免疫印迹 (Westernblotting)测定磷酸化ERK1、ERK2 ,ERK激活激酶 (MEK1、2 )和ACE蛋白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磷酸化ERK1、ERK2在心房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 (19例 )ERK2 mRNA表达量以及磷酸化ERK1、ERK2 、ACE和MEK1、2 量较窦性心律组 (2 1例 )均明显增加 [ERK2 mRNA :(76 1± 19 7)U与 (30 9± 2 4 0 )U ,P <0 0 5 ;ERK1:(2 4 8± 5 4 ) %与 (10 0± 2 1) % ,P <0 0 1;ERK2 :(30 2± 4 9) %与 (10 0± 2 2 ) % ,P <0 0 1;ACE :(2 98± 4 5 ) %与 (10 0± 2 4 ) % ,P <0 0 1;MEK1、2 :(16 9± 2 1) %与 (10 0± 8) % ,P <0 0 5 ];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 (12例 )之间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别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增加的ERK1、ERK2 均分布在心房间质细胞。结论 研究提示心房间质细胞内激活的磷酸化ERK1、ERK2 表达的增加可能有赖于心房组织ACE表达的增加 ,这可能是房颤时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瘦素对肝星状细胞(HSCs)合成Ⅲ型胶原的影响以及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作对照,观察加入瘦素、瘦素 ERK抑制剂PD98059后细胞的Ⅲ型胶原合成变化.用ELISA方法测定Ⅲ型胶原,用Western blot测定pERK1/2及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 瘦素能明显刺激HSCs pERK1/2及ERK1/2的表达,并促进HSCs Ⅲ型胶原的合成.PD98059则能明显抑制瘦素刺激的pERK1/2及ERK1/2的表达,并阻断瘦素刺激的HSC Ⅲ型胶原的合成(P<0.01).结论 瘦素可刺激HSCs合成Ⅲ型胶原,这种作用可能通过ERK1/2信号传导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精-甘-天冬-丝氨酸四肽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信号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四肽对经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HSC培养技术,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HSC增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凋亡;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方法测定细胞黏附率;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粘着斑激酶(FAK)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25、50、100μg/ml浓度RGDS四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增殖并诱导HSC凋亡,凋亡率分别为9.49%、27.67%、31.59%,坏死率分别为3.47%、5.38%、9.10%,与纤维连接蛋白组(凋亡率3.44%,坏死率2.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02,P<0.05;RGDS四肽25、50、100μg/ml组的黏附抑制率分别是8.82%、29.41%、45.49%,与纤维连接蛋白组比较,RGDS四肽不同浓度组的黏附抑制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20.58,P<0.01;RGDS四肽组FAK及其mRNA表达下调。结论 RGDS四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SC凋亡;RGDS四肽诱导凋亡的效应与其抗黏附作用以及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蛋白、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肝星状细胞是位于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一种肝非实质细胞,它的凋亡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自发性恢复的中心环节.有关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神经生长因子途径、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途径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途径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p38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中的作用及磷酸化P38、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设对照组(HSC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组(对照组基础上加DMSO,使其终浓度为0.1%)、NaH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NaHS,使其终浓度为50μmol/L)、SB组(DMSO组基础上加SB203580,使其终浓度为75μmol/L)、SB加NaHS(SB+NaHS)组;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表达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B组和SB+NaHS组HSC-T6的凋亡率增加(P0.05),NaHS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及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与NaHS组比较,SB组和SB+NaHS组细胞凋亡率增加明显(P0.01),p38MAPK磷酸化水平表达降低(P0.01);SB+NaHS组较SB组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p38MAPK及Caspase-3在H2S刺激的HSC-T6中表达增强,H2S能促使SB203580诱导的HSC-T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p38MAPK的磷酸化途径,进而激活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Hedgehog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调节昆虫和NSL动物胚胎发育的经典通路之一。其调控发育过程中及组织损伤过程中干细胞的分化、移行和增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核心环节为肝星状细胞的异常活化。然而长期以来Hedgehog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的调控作用未得到认识。近年来,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的Hedgehog信号通路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有关,然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中肝星状细胞内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刺激进行损伤修复反应时,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ECM的主要细胞.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以及ECM的改变等外部因素通过一定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激活HSC.了解HSC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能从根本上为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目前研究较多的信号途径有TGF-β/Smad通路、MAPK通路、PI3K通路、JAK/STAT通路、NF-κB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通路等.本文简要综述了肝纤维化时HSC中主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SC株HSC T6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 2 0~ 10 0 μmol/L浓度范围内 ,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 (P <0 .0 1)。 2 0、4 0、6 0 μmol/L姜黄素处理HSC 2 4h后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 ,G2 /M期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 ;流式细胞术检测到明显的亚G1峰 ,各组的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5 .3± 1.9,2 6 .7± 2 .8,37.6± 4 .4 ,与对照组 (1.9± 0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0 μmol/L姜黄素作用 12、2 4、36、4 8h ,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2 .0± 2 .4、2 6 .7± 3.5、33.8± 1.8和 4 9.3± 1.6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沿核膜排列和凋亡小体形成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明显的DNA梯带形成。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增殖 ,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 /M期 ,并诱导其凋亡 ,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是一种高效蛋白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其中,蛋白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酶复合体,它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血管发生过程中多种蛋白质的降解等过程,从而在细胞存活、纤维化、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包括硼替佐米(bortezomib)在内的多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在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也开始进入萌芽阶段,现就近年来其与HSC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