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8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为脑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多为对称性分布,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结合临床资料,CT可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HIE病例进行CT扫描,归纳CT表现特征并作分析。结果按受累脑叶范围HIE轻度27例,中度41例,重度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HIE的最常见并发症。结论 CT是HIE的最佳检查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病率、致残率高,是新生儿常见急危症。本研究探讨HIE患儿头颅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安阳肿瘤医院2016-05-01-2017-05-01接收的36例HIE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出生的有临床症状,但CT检查无异常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头颅CT扫描,采用Brilliance~(TM)(64Slice)CT扫描机对其丘脑、基底节、灰质和白质部位进行测量,选低密度区测2~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不同分级程度HIE患儿CT表现,并比较其CT检测值。结果观察组36例HIE患儿中,轻度10例,中度14例,其中1例合并室管膜下出血,1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12例,12例均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组脑白质、基底节和脑灰质CT分别为(20.3±3.3)、(20.5±3.1)和(25.7±3.5),重度组分别为(11.3±2.1)(16.9±2.7)和(22.1±2.3),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脑CT值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颅CT检查能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变范围、部位及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奎民  李京佳 《现代保健》2009,(19):129-129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及CT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及影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本病CT影象诊断的重点依据支持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对其进行归纳。结果:CT扫描主要表现为白质区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结论:64层螺旋CT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作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电图能客观、直接地评估新生儿脑成熟度、反映脑功能状态,尤其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文就新生儿脑电图正常及异常特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惊厥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CT的影像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75例,均给予MRI检查及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MRI的疾病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诊断相比,MRI检查病情严重程度的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低于CT,基底节出血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脑室内出血检出率、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中,MRI与CT检查各具优缺点,可先给予患儿CT检查,再利用MRI检查可疑病例,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取磁共振影像和CT诊断。对比磁共振影像和CT的检出情况及诊断吻合率。结果:磁共振影像的检出率92.00%、吻合率80.00%均高于CT的检出率76.00%、吻合率62.00%(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CT,并且能够很快发觉患儿的基底损伤情况,但在蛛网膜出血的早期鉴别上CT的诊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刘海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2,(24):125+127-125,127
目的 对3.0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3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序列及功能成像DWI(弥散序列)和SWI(磁敏感序列)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MRI出现阳性28例,总检出率为93.3%.依据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点将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分为单纯性脑水肿:6/30;广泛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7/30,局灶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2/30,脑室周围白质改变4/30,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30.其中出现脑水肿25例患儿中,常规序列和DWI序列检出分别为16例和24例;出现脑出血12例患者中,常规序列和SWI序列检出分别为5例和12例.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伤诊断十分敏感,并且核磁共振成像功能成像能提高常规序列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对治疗进行指导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陈波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093-2094
目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CT检查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检出率和有效率。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进行CT检查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CT检测的征象进行分析,根据随访结果统计预后,并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重度缺血缺氧脑病的患儿为8例,中度12例,轻度10例,合并颅内出血18例;随访1年恢复正常者11例,出现不可逆后遗症18例,死亡1例。结论 CT检查不仅能够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艳红  李计  孙礼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505-550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0T MRI检测及患儿血清学酶联免疫法对缺氧诱导因子-1(HIF-1)检测。结果:依据MRI的影像特点,将50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分为单纯性脑水肿9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1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各组病例对应的HIF-1蛋白水平检测由高到低依次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单纯性脑水肿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十分敏感,配合HIF-1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用药的治疗指导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足月新生儿HIE80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80例HIE的患儿,CT扫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及各类型的出血性改变。结论:CT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 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 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宁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68-1169
目的:本文对65例新生儿HIE进行分析,为探讨CT诊断HIE的转归及预后的意义,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从2000年3月-2004年10月临床诊治并经CT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5例进行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改变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早产儿9例,足月产43例,过期产13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初次检查为出生后1h~18d,平均5d,有32人次复查1次,复查平均时间15d~180d。临床:轻度32例(49.2%),中度21例(32.3%)重度12例(18.4%)。CT:轻度25例,额叶9例,顶叶6例,两叶8例。中度29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合并硬膜下血肿2例,合并硬膜下积液2例。重度11例,合并脑出血6例;脑室出血3例;室管膜下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两部位以上出血5例。32例患儿于出生后15d~180d行CT复查,CT提示恢复12例,低密度灶部分吸收7例,脑萎缩及外部性脑积水4例,低密灶无吸收、脑池宽、脑室扩大7例,广泛脑软化、脑室扩大2例。65例患儿中死亡3例,均系重度HIE患儿。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表明CT检查、随访复查对本病诊断及预后评估很有帮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和临床资料。对其影像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原发性SAH13例(50.0%)继发于颅内其他部位出血6例(23.8%);3例合并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2例合并脑积水,2例合并基底节梗塞。结论:CT能及时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根据其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CT与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01月-2016年03月我院的7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为CT组与MRI组,各有35例,其中CT组患儿给予CT检查,MRI组患儿给予MRI检查,然后对两组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T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88.57%,MRI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1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从颅内出血的对比情况来看,CT组的效果优于MRI组.结论:采用MRI手段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诊断确实优于CT,但在颅内出血方面CT的准确率更好.  相似文献   

18.
黄智标 《现代医院》2007,7(7):67-69
目的通过对8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CT检查、诊断及复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及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进行了CT扫描,初次扫描时间为生后1~14天,其中有61例在生后3个月内进行了CT复查。结果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轻度33例,中度38例,重度9例,其中随访复查的61例中,正常32例,单纯脑沟加深14例,脑软化6例,脑穿通畸形6例,脑萎缩7例,死亡1例。结论CT能准确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类和程度,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费莹 《现代保健》2010,(31):172-17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价值,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76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轻度32例,占42.10%(32/76),CT表现为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1~2个脑叶;中度33例,占43.42%(33/76),CT表现为低密度影分布超过两个脑叶,灰白质界限模糊;重度11例,占14.47%(11/76),CT表现为各脑叶呈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结论 头颅CT检查能客观反映HIE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对早期诊断及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方法:收集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就其发病机制、颅脑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合并蛛网膜及硬膜下出血3例、合并颅内出血并破入脑室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及皮下血肿1例。结论: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检查和随访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