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脉搏波法测定妊娠妇女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探索妊娠期妇女血液动力学变化,我院自1991年起开展了脉搏波法心血管功能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 料 和 方 法 选年龄在22~30岁,排除合并症的妊娠妇女,根据孕周不同分A组:妊娠6~12~(+6)周,30例;B组:孕13~19~(+6)周,33例;C组:孕20~27~(+6)周,36例;D组:妊娠28~36~(+6)周,68例;E  相似文献   

2.
运用幂级数展开法得到了动脉分支非线性血液脉搏波方程的周期波解、激波解和孤波解,并且借助计算机软件Mathematica,做出了各种解的图形,从而形象的展示了动脉分支处血液的传播形式,以数学物理的角度验证了动脉分支处动脉血管中脉搏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4.
动脉血液双层面流动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贺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53-1254
心动周期进入到心室射血期,在心室肌收缩使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被打开,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迅速升高,此时,作用于血液的压力,一方面推动血液向前快速流动,另一方面通过血液作用于主动脉壁.主动脉壁富含弹力纤维,有较强的可扩张性,具有弹性贮器功能,受力后迅速扩张,即容纳了迅速增加的血液,又以弹性势能的方式储存了心脏收缩所作的功.心脏每搏排血量决定于舒张期心室充盈血量的多少及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分析脉搏波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医不同脉象波形的形成与脉搏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有关,提出以表征脉搏波传播特性的波速和表征脉搏波反射特性的反射系数作为中医脉象的特征参数,利用支撑向量机对其进行分类识别。对正常人群常见脉象(平脉、弦脉和滑脉)的脉搏波波速和反射系数所作的分析,以及采用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撑向量机对其所进行的分类,进一步证明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作为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特征参数,能有效区分平、弦、滑脉。这为脉图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误差状态的设置对脉搏波速度(PW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和材料选择90名年龄在(18~40)岁的健康体检人群,男女各半.分别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Complior仪检测受检人群不同节段的PWV.颈股CF-PWV、颈桡CR-PWV、颈远端CD-PWV,分别反映主动脉、上肢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僵硬度.将3组受检人群检测时动态误差在分别设置为15%>误差>10%、10%>误差>5%、5%>误差三种状态下,重复测量各节段的PWV值,观察不同误差设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动态误差在10%>误差>5%,5%>误差两种状态下各组人群的各节段PWV值无显著差异;而动态误差在15%>误差>10%时,与动态误差<5%组比较,各节段PWV值的差异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误差分析系统对PWV检测结果会有不同影响,选择误差较小的检测模式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动脉脉搏波速度对冠心病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n=67例)和非冠心病患者(n=72例)ABI和baPWV.冠心病患者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1支血管病变组(n=22例)、2支血管病变组(n=27例)和3支血管病变组(n=18例),探讨血管病变支数与ABI、baPWV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ABl分别为1.06 ±0.12和1.27 ±0.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aPWV分别为(1978.6 ±289.5)cm/s和(1267.4±332.8)cm/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O1).1支血管病变、2支血管病变和3支血管病变亚组ABI值分别为1.22±0.09、1.16±O.15和1.02±0.2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baPWV值分别为(1493.7±282.4)cm/s、(1897.2±322.3)cm/s和(2319.6±372.2)cm/s,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它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无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动脉硬化仪检查结果将167例患者分为动脉硬化组(baPWV≥1400cm/s)和对照组(baPWV<1400cm/s),根据每份心电图Ⅻ导联测得的P波间期计算P波离散度(Pd)。全部研究对象均测血压、ABI。结果:两组间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吸烟人数及服用他汀类药物人数存在差异;动脉硬化组P波离散度数值较正常对照组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PWV与Pd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PWV与Pd呈正相关,baPWV可能对房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脉搏波速度(PWV)与冠心病的关系,为维吾尔族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50%,维吾尔族174例,汉族385例)及维吾尔族健康对照100例(冠脉无明显狭窄),同时测定PWV,采用关联分析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血压、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后,维吾尔族患者PW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及汉族患者;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PWV水平升高,且冠脉严重程度与PWV水平呈正相关;多支病变其PWV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结论:维吾尔族冠心病冠脉病变与PWV水平有密切关系,与汉族患者PWV存在差异,PWV水平高于汉族患者,从而为维吾尔族冠心病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其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 PWV),30例非脑血管病查体者为对照,比较分析各组的cf PWV及脑血管病不同发病形式、发病部位患者的cf PWV,分析吸烟及饮酒对脑血管病患者血管改变的影响。结果①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双侧cf 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② 皮质皮质下梗死组双侧cf PWV均明显高于小脑脑干组(P<0.01),皮质下梗死组分别与小脑脑干组及皮质皮质下梗死组的cf PWV差异不显著(P>0.05);③脑出血组按出血部位不同分组的cf PWV差异不显著(P>0.05);④ 脑血管病患者中,吸烟组双侧cf PWV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5);不饮酒组、轻度饮酒组和大量饮酒组的cf PWV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 PWV是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② 吸烟可能使发生脑血管病的PWV阈值下降,从而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升高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大动脉弹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且测量PWV大于1400cm/s的患者共779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4例)、伴有1个危险因素组(262例)、伴有2个危险因素组(255例)及伴有3个危险因素组(148例),给予硝酸甘油0.5mg含化后2min重新测定血压及PW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收缩压由(149±15)mmHg下降至(135±20)mmHg,脉压由(59±12)mmHg下降至(50±11)mmHg,PWV由(1688±378)cm/s下降至(1329±288)cm/s,服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6、2.473、3.885,均P〈0.05);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含服硝酸甘油后大动脉弹性改善程度减小;单纯高血压组、伴有1个危险因素组、伴有2个危险因素组、伴有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组PWV改善率分别为89.1%、74.3%、72.6%和44.0%。结论收缩压及脉压水平与大动脉弹性明显相关,含硝酸甘油后由于收缩压及脉压水平下降致大动脉僵硬度有所改善;高血压伴危险因素越多者血管弹性越差,且对硝酸甘油敏感性越差。  相似文献   

12.
脉压指数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脉压指数(PPI)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及对动脉硬化的评价价值.方法:取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用冠脉造影导管于主动脉内测量主动脉内压,得到PPI,同时测定PWV.以PPI<0.400、0.401~0.500、0.501~0.600、>0.601分为四个亚组进行分析,并把PPI与PWV作相应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随着PPI的增加,PWV、脉压、收缩压、舒张压等随之升高.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I与PWV的相关性最佳.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PWV仅与PPI有显著的回归效果.结论:在评价动脉硬化方面,PPI比脉压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入选南京市鼓楼区40岁以上社区自然人群3 381人,填写调查问卷,收集疾病史?药物治疗史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BMI,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脂及PWV?结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BP)是PWV的独立危险因素(β = 0.478,P < 0.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PWV和BMI间存在弱的负性相关?代谢健康肥胖者PWV明显低于代谢异常的正常体重者(P < 0.01)?结论:BMI不是PWV的独立影响因素,BMI和PWV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BMI和血压的强阳性关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步记录心阻抗二阶微分图和肢体阻抗血流图的方法,测量了183人的动脉容积脉搏波的传导速度(V)。结果提示,V 随年龄增长而加快,高血压患者的 V 明显高于同龄血压正常人,V 能间接地反映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速度与动态脉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h平均脉压水平将22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3组,对其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随24h平均脉压升高而升高,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PWV与诊室脉压(r=0.251,P<0.001)、白昼脉压(r=0.341,P<0.001)、夜间脉压(r=0.301,P<0.001)及24h平均脉压(r=0.338,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CRPWV与脉压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病患者CFPWV与动态脉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7例设为糖尿病组,同期排除糖尿病的4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和PWV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与时照组血尿酸分别为(393.87±124.42)μmol/L和(341.29±9.95)μmol/L,P<0.001;PWV分别为(1 837.82±429.64)cm/s和(1 538.44±270.39)cm/s,P<0.001.67例糖尿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n=28)与正常尿酸组(n=39)PWV分别为(1 955.00±417.97)cm/s和(1 768.05±429.60)cm/s,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PWV呈正相关,r=0.296,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和PWV均升高,且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较正常尿酸患者PWV升高,尿酸与PWV呈显著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促使糖尿病患者动脉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血压控制良好的13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平均值和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平均值为界分为高PWV-BS组、低PWV-BS组和高PWV-ES组、低PWV-ES组,检测并对比...  相似文献   

18.
19.
宋朝功   《中国医学工程》2010,(4):21-22,2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及PWV作为心血管危险预测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不同水平分组观察,对照组为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各组的颈动脉-股动脉PWV,取10个测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的PWV,同时测定101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FIB、CRP。结果高血压患者组的PWV、CRP、FI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高血压患者的PWV、CRP、FIB也逐渐升高,高血压1级与3级间达极显著差异;随着高血压患者的PWV增加,CRP和FIB也逐渐升高;不同组别PWV均值与相应组别的CRP和FIB呈正相关,并且尤其与FIB呈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PWV、CRP、FIB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高血压患者的PWV与炎症指标(CRP、FIB)密切相关,作为心血管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家兔血压和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0只,分别同步连续记录每只家兔的血压和脉搏信号,利用RM6280多道智能生理信号分析处理系统逐个提取血压波和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分别以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为应变量,选择8个脉搏波特征参数为自变量,使用SPSS11.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收缩压与主波上升斜率和K值有较好相关性.舒张压与K值和主波高度有较好相关性.平均压与主波上升斜率、K值和H(1 ts/td)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检测血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