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需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目前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需求状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现状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上海市护理人员配置情况,提出上海市各级医院床护比理论配置值。结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保持护理队伍稳定,促进本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部分医院普通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34所不同等级医院,对其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的床护比为1:0.63~0.77,三级专科医院的床护比为1:0.49~0.51,二级医院的床护比为1:0.43~0.49,一级医院的床护比为1:0.40~0.44。结论病区护理工作量是制定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回归模型。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咨询法寻找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因素,在调查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测定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结果将三级医院日急诊患者数、日观察患者总数、医院展开床位数等作为自变量,实际在岗护士人数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出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急诊护士人数=日急诊量×0.069+24.5;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例为:留观患者数:护士数=1:(O.3208,0.4725)。结论研究获得的回归模型建立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经统计学证明按照预测值进行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符。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工时及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各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测定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量,研究其护理人力资源实际需要配置方案。方法抽取上海市6所医院急诊观察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工时测定表,测定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工时,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6所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实际配置床护比为1:0.3967。结论对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要根据急诊科室任务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银川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银川市三级和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三级、二级医院医护比为1∶0.99、1∶1.15;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三级医院为62.34%,二级医院为70.06%;职称:高、中、初级构成比,三级医院1∶2∶7;二级医院1∶4∶27,且无主任护师;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三级医院6.45%、61.58%、29.23%、0.23%,二级医院26.03%、57.31%、15.78%、0.00%;聘用护士三级医院占44.68%,二级医院高达66.22%。结论:银川市各级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34岁以下的护士及聘用护士已成为医院的主力军,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年轻护士培养力度,保证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合理编制,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中医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中医医院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上海2所三级甲等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肛肠科、肾内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进行工作量的测定,了解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总体配置、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的理论床护比为1:0.45,二级医院理论的床护比为1:0.43。结论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应适当增加护士人数,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提高中医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萍  叶文琴  王小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47-1449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包括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现况调查、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 对原有护理人员配置计算公式的"机动系数"进行研究,提出新的合理数值(O.079);计算出三级综合性医院整体实际配置床护比为1:0.62,医院整体标准配置床护比为1:0.67.结论 针对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现状,根据研究结果,合理配置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使用现状,分析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州16县的16家二级医院进行调查,统计各医院的开放床位床护比、医护比、聘用护士人数所占比例、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等,并对二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使用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州16家二级医院实际床护比为1∶0.39,医护比为1∶1.4。中专、大专学历护士占94.33%,本科学历护士占5.19%,高、中、初级职称护士比为1∶3∶15,护士离职率为3.8%(79/2083),转岗率为4.1%(85/2083)。结论凉山州二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年轻化,学历、职称普遍偏低;护士流失率较高,队伍稳定性差,护理人员的职称及学历结构有待调整,可采取多种方式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心输液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调查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心输液室护理工作量,计算综合医院中心输液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问卷以及上海市综合医院输液室工时测定表,随机抽取9家综合医院进行为期1周的现场工时测定,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9家综合性医院中心输液室平均每家医院每天输液病人数为263.69人,直接护理工时为110 959.02 s,间接护理工时为319 882.77 s,两者之比为1:3,根据护理工作总量推算应配备的护士人数为20.96人(实际配置15.80人),护士与输液病人数的理论比为0.08.结论 目前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心输液室护士人力配置不足,按照护士与病人数之比为0.08是最起码的配置标准.建立适合中心输液室特点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是满足输液病人服务需求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镇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镇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从而加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中山市镇级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配置现状。结果中山市21家镇级医院共有护士1 637人,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以中专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床位与护士总人数之比为1.00∶0.59;医护比为1.00∶1.33。结论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构成相对不合理。建议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科学用人机制,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安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2008年间护理人力资源状况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寻找其中的联系。结果: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与护理差错的发生密切相关,影响到护理安全。结论:只有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差错的防范力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做法的效果。方法分析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现状,利用医院富余人员,经过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聘用为护工,充实6个科室工作,并采用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结果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前后病人的满意度经字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后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培训护工充实护理人力资源后将护士从繁重的非护理劳动中解脱出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母婴同室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母婴同室病区全年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母婴同室病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护士的配置呈正相关;母婴同室病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导致护士疲溃感,出现服务质量退化,服务态度生硬,对患者冷漠,细节服务不到位,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够,健康教育简单.技术操作质量不能保证.结论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应高于普通病房护士人力资源配置,重视母婴同室病区的护士安全配置,增加护士编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确保护理质量和母婴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整体论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整体论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寻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化方案。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着手,对人力资源进行甄选、培训、分配、激励、考核,实施整体管理方案。结果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以有限的人力完成了逐年递增的手术量,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结论运用整体论对手术室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掌握北京市市属福利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显示北京市市属社会福利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总量不足同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增加了护理安全潜在的风险。结论:应当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使其得到迅速的解决,加快社会福利事业中护理学科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为寻求适合国情、科学客观、简便易行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定量分析各个评价指标所占权重,计算试行医院所有普通病区护理单元各自的工作状态评分.将护理工作状态评分从高到低排序,按照秩次将80个护理单元的护患比Fr(x)依次平均分布在0.6~0.4区间内,进而计算出应配备的护士人数.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应答率分别为91.1%和88.7%,2轮咨询不同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01~0.905,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变异系数(CV)0.056~0.087.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护理工作状态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别为护理岗位工作量0.333、患者危重程度0.294、技术难度0.229、工作环境0.144.按照护理工作状态评分,获得秩次确定护患比和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可计算各护理单元应配护士人数,建立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以工作状态为基础的不同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科学可靠,且可以实现随患者数量增减调整各护理单元护士人数,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口腔专科医院护士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解决口腔医院门诊护士短缺,年龄老化,护理工作被动的情况,促进口腔专科四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开展。方法回顾某院近10年来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按岗定薪,合理分层次使用护士,并借鉴国际上通过使用低学历牙医助理来执行“四手操作,”完成椅旁护理工作,降低人工成本。结果通过改革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适合口腔医院特点的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解决护士短缺、提高成本效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开展和护理安全。结论建立适合口腔医院特点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发展现代口腔专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段娜  李婵  李小妹 《护理学报》2016,23(5):54-57
目的:通过调查陕西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现状,为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及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陕西省95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负责人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专家基本信息,麻醉科现况调查表,麻醉护士现况调查表,及专家对麻醉护士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的需求调查表。结果32.6%医院现设有麻醉科护士,共有护士180名,90.4%在三级医院。76.8%的医院希望5年内配备麻醉科护士,麻醉科负责人对麻醉科护士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需求明确,对麻醉科护士岗位职责需求率最高的条目为麻醉术后恢复室护理工作(71.6%),75.8%需求麻醉科护士具有麻醉专科知识及技能。结论陕西省麻醉科护理工作开展率较低,麻醉科负责人对护理工作认可度高,希望在未来5年内大量配备护士,并对其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有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3大经济区域、14个辖市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广西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护理人力资源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大部分城市人均拥有注册护士量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广西护理人力资源以女性为主,年龄集中在25~44岁,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占55.59%,护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偏低,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1和0.324,人口分布配置优于地理分布配置,总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经济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经济区域内差异。结论:政府部门应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力资源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所有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及2009年1~12月各临床护理单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床位使用率、床护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在岗护理人员短缺,床护比例失调;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缺乏;护理人员闲置的消耗性与临床的需求性相矛盾。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将导致护士身心耗竭,影响护理质量,使安全隐患的风险加剧。因此,应重视护士合理配置,用发展与求实的观点,核定护理工作量,增加护士编制,建立符合精神专科特点的床护比,从而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