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20年来美国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下降了44%和59%。1989年美国外科总监报告认为暴露于吸烟的冠心病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21%、脑卒中的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18%。同期人口吸烟率从1965年的40%下降到1987年的29%。卫生部统计中心认为戒烟干预措施是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吸烟的心血管效应、致心血管病机理及社会医学研究成果,为广泛开展戒烟的健康教育及高危人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和脑卒中造成的过早死亡病例中,高达80%的病例其实是可以得到预防的。在中国,我们目前有机会借助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人们获得更美好、更长久、拥有健康心脏的人生。”2013年10月10日,应邀赴京出席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的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和前任主席Sidney C.Smithn MD宣布世界心脏联盟发起的“Champion Advocates计划”将在华启动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3.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事件导致的迅速而意外的死亡。我国的统计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为41.9/10万人,年猝死人数54.4万人。冠心病是猝死最主要的原因,约占所有心脏性猝死病例的50%以上闭。因此,提高全民尤其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救治水平,十分重要。2007年7月我科抢救老年冠心病心脏性猝死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脑卒中病死率的下降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正在增加。据ISC2007大会文献报道。脑卒中30d内复发率为3%~10%,5年复发率为25%~40%,脑卒中复发对功能残障和病死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美国Sacco博士指出,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到2010年,全球将有1800万人死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脑卒中急性期心脏损害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分析82例脑卒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入院时与治疗后1~6周内心电图改变作对比观察。结果 脑卒中急性心脏损害心电图呈现多种异常改变,其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最高占67.1%,心肌供血不足占32.9%。经积极的脑卒中治疗及相应的心脏损害治疗后,心脏损害大部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恢复。结论 高龄、原有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和出血量多是心脏损害的激发因素,有效及时地控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的心房颤动(房颤)危险分层方案均基于随机试验或医疗保险管理数据库,人选的为已明确诊断的房颤患者,主要终点为脑卒中。目的:对社区新发房颤患者提出预测脑卒中以及脑卒中/死亡的危险评分方案。设计、地点和参试者: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前瞻性的、以人群为基础的观察性队列。我们确定了868例新发房颤患者,其中705例基线时未服用华法林。在随访期间于启用华法林时,通过检查确定脑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以及脑卒中/死亡危险评分。采用危险评分以及以往4种危险分层方法确定低危患者,检查其事件发生率。主要观察指标:脑卒中以及脑卒中和死亡之联合终点。结果:未用华法令治疗时平均随访4年,83例发生了脑卒中,382例发生了脑卒中或死亡。脑卒中的危险评分包括以下预测因素:高龄、女性、收缩压升高、既往脑卒中或一过性缺血发作史以及糖尿病。采用这种评分法,有14.3%的患者预期5年脑卒中发生率≤7.5%(平均年发生率≤1.5%),30.6%的患者预期5年脑卒中发生率≤10%(平均年发生率≤2%)。在低危患者,实际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1/100人-年和1.5/100人-年。采用以往的危险分层,6.4%~17.3%的患者为低危患者,其实际脑卒中发生率为0.9/100人-年~2.3/100人-年。我们还提出了患者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的危险评分。结论:这种危险评分方案可用来估计个体房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绝对危险。该评分系统对患者咨询和制定治疗决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脑卒中高发特点和现状 脑卒中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美国每年约有79.5万人发生脑卒中,13.4万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病死率为46/10万人,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是第三大死因.但是在美国过去50年,脑卒中的病死率一直呈下降趋势,1996-2006年,脑卒中病死率就下降了33.5%.而在我国,过去20年,脑卒中的病死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霍勇教授强调,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脑卒中病死率高于冠心病,根据我国死亡统计分析,在2005年,脑卒中病死率为138/10万,约为冠心病病死率(54/1 0万)的3倍.而在同期,美国脑卒中病死率为47/10万,心脏病的病死率(211/10万)是脑卒中的4倍以上,与我国的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HRV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急生脑出血49例(A组),急性脑梗死58例(B组),在72小时内行HRV检验,并与正常健康人50例(C组)进行对照,将三组HRV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HRV较正常人明显减低(P<0.01);脑出血组HRV较脑梗死组更下降(P<0.01);死于心脏事件者(并发急生心梗、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颤等)HRV最低。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严重失衡,HRV下降,诱发心脏事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早期检测HRV、预防心脏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定义一般是在症状发作内1小时的死亡。大约50%冠心病无征兆突然死亡。不同地域冠心病发病不同,猝死发生率也不同。估计美国SCD的发生率为0.1%-0.2%,每年有20万-45万人死亡。对心梗后患者和心跳骤停幸存者的研究显示: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心肌梗死后24-48小时内,随后危险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黄云华 《医学综述》2005,11(7):662-66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高血压病5年治疗结果显示,SBP下降10~14mmHg(1mmHg=0.133kPa)、DBP下降5~6mmHg可减少脑卒中40%,减少冠心病17%,并可减弱。肾功能减退。显然,合理有效的降压治疗确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危险性。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众多,现结合文献就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ACEI在冠心病的应用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2004年美国内科医学会(ACP)发表的关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指南中提出ACEI用于所有冠心病的高危患者,心脏后果预防评价研究(HOPE)和培哚普利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欧洲试验(EUROPA)显示在高危或已患有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雷米普利与培哚普利能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病事件。  相似文献   

12.
索云飞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944-945
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并被证实为加重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VH与心脏舒缩功能的下降、冠脉储量的减少、心律失常的易发及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而成为心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故逆转LVH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短程时域分析方法,对6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DNN、rMSSD、PNN50(%)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已有心率变异性的下降,心功不全时又进一步降低,而且随着心功不全程度的加重,各指标测值逐渐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性受到破坏,尤以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震后心理及环境因素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12日。5月19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后1周内门、急诊48例冠心病心脏事件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心理及环境因素与冠心病及其心脏事件(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各种心脏原因的住院)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在地震后应高度重视心理及环境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积极培养应对压力及排解奄塞情绪的能力,从而减少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心脏变时性功能测定在平板运动试验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4例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较,计算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与传统的ST段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基础上,结合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81.1%,优于传统的ST段诊断方法。提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结合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优于传统的ST段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美国ATLHDI—5000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6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超声检测。结果 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l76例(48.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51.6%,女性为41.8%。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相同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多见,其发生率明显高于二尖瓣,未检出三尖瓣及肺动脉瓣退变。瓣膜迟变患者中,多数合并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表明老年患者心脏退行性瓣膜病主要发生于主动脉瓣,其次为二尖瓣;其发生与年龄增长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是导致或加速瓣膜退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冠心病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心脏病,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及心肌梗死生存率的提高,正确诊断冠心病并进行合理的二级预防已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基本要求。有创的冠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不是"筛选"冠心病的手段;各种无创的影像检查在近年蓬勃发展,也得到广泛应用,如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素显像、多层螺旋CT、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其中心脏核素显像的应用地位在近30年有了很大提高。2003年美国的心肌灌注显像病例近900万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4年心肌灌注显像病例达6800例,我院自2008年开展了此项检查。核素检查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在黑龙江省城乡确定社区内的25岁-74岁年龄组801247人进行为期10年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结果。人口死因的前两位为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并发现10年来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残废率、冠心病死亡率、脑卒中死亡率、脑卒中28日内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住院治行的206例危重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危重冠心病临床特征是:1.危重冠心病有发病诱因者占81.55%;.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8.33%。2.危重冠心病60岁以上老年人明显增加。3.危重冠心病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并发高血压者占39.80%。4.危重冠心病多.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占29.85%,快速房颤34.33%。5.危重冠心病心脏形态有明显改变者占50.49%;有轻度改变者占27.67%。而心脏形态正常者仅占22.82%。掌握危重症冠心病临床特征加强防治.可减少其发生,从而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心脏功能的区别,探讨心脏功能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46例,其中符合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2例,分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507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45例。分析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心脏功能的区别,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心脏功能对卒中30 d预后的影响。   结果  (1)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5.14±9.41) vs (62.99±10.44),P < 0.001]、左室缩短率(中位数 28.00 vs 35.00,P < 0.001)低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患者收缩末期容量大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位数 45.00 vs 36.00,P = 0.001);(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每搏输出量降低(OR = 0.968,95%CI:0.951~0.985)、冠心病(OR = 2.063,95%CI:1.050~4.055)增加30 d残疾风险;心输出量增加(HR = 1.582,95%CI:1.170~2.139)、高尿酸血症(HR = 5.411,95%CI:1.265~23.153)、年龄(HR = 1.104,95%CI:1.023~1.192)增加30 d死亡风险。   结论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比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差。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冠心病、每搏输出量降低与30 d残疾独立相关;心输出量增加、年龄、高尿酸血症与30d死亡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