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多病因的累及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CSVD的临床表现除急性卒中外,还包括慢性CSVD如认知障碍、步态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CSVD所致卒中约占全球卒中人数的五分之一,并且在导致认知障碍的病因中,CSVD所致的血管性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位居第二[1]。目前为止,CSVD的诊断多通过临床症状及头颅磁共振来进行影像层面的诊断,其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近期皮层下小梗死、血管源性腔隙、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2]。研究显示,我国CSVD所致的腔隙性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50%[3],  相似文献   

2.
邓馨  刘旸  吴逊 《癫痫杂志》2022,(5):469-474
<正>1882年Jackson等首先认识到颅内肿瘤可合并癫痫[1],1935年Groff等首先报道脑膜瘤有癫痫发作[2]。此后研究不多。上世纪80年代至2016年仅有4篇研究脑膜瘤合并癫痫的文献[3]。脑膜瘤占颅内肿瘤的1/3[3-4]或20%[5-7]或35%[8-10],最高为45%[11-12]。大体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发现率为1.5%[7]或2~3%[13-14],大多数无症状[7,14]。  相似文献   

3.
<正>卒中是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1]。静脉溶栓是目前指南推荐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之一[2],但只有30%左右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可实现完全再通,且初次溶栓后仍有14%~34%的患者发生再闭塞,因此,亟需简单有效的手段以改善血管再通效果及患者预后[3-4]。原位血栓延长和局部高凝状态是目前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主要原因,而凝血酶是血栓形成过程的关键因子[5]。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卒中事件的发生使得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提前10年发生[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是一项无创、可量化并可实时监测的评估手段,既往研究表明其相关参数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所致认知障碍的评估[3-4],而对于脑卒中所致认知功能的研究较少。目前QEEG对于脑卒中的评估多集中于脑卒中的预后,包括近、远期的神经功能恢复评估、脑卒中后癫痫预测等,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居死因第2位,15~59岁人群中居死因第5位[1]。卒中患者常遗留运动、感觉、认知等不同方面的神经功能损害,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失语症作为脑卒中主要的后遗症之一,存在于21%~38%的卒中患者中[2]。卒中后失语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并且对卒中急性期和慢性期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3]。本文通过对既往失语症中听理解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  相似文献   

6.
<正>1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D)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会在疾病的各个时期出现相应的非运动症状,例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1]。而与PD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包括便秘、大汗、直立性低血压以及餐后低血压等[2]。其中认知障碍和直立性低血压在PD非运动症状中是最容易出现且最困扰患者的症状。在一项大型社区队列研究[3]中发现,确诊20年的PD患者有85%都表现为痴呆,同时有48%表现为有症状的直立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是我国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而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PSD的患病率为20%50%,总体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50%,总体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4]。由于PSD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从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应尽早对PSD给予干预治疗[5]。本文将探讨舍  相似文献   

8.
许喆  程丝  李昊 《中国卒中杂志》2023,18(3):250-252
<正>卒中作为典型的复杂疾病,具有病因多样、累及器官多、遗传架构复杂等特点,对我国国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基因组作为调控个体性状的蓝本,包含全部遗传物质,是研究卒中病因、揭示人群易感性和卒中分子机制的重要对象[2]。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3-4],各种基因组学技术蓬勃发展,为卒中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产出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卒中的认识[5]。  相似文献   

9.
中国卒中学会于2019年5月4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脑血管病圆桌会议第三次全国会议(血管性认知障碍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共同讨论了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可防可治战略目标研究框架,形成本专家共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1],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2],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3]。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酗酒对机体和社会对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对长期酗酒导致的多种复杂疾病治疗效果有限。当今全球大概有23亿酗酒者,酗酒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1]。长期酗酒导致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患病率为4%,每年约300万人的死亡与酒精中毒有关。将酗酒定义为女性每次喝4杯而男性每次5杯,达到或者超过最低酗酒量将增加患有认知障碍或痴呆风险[3]。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发性幕上脑出血(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SICH)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占全球所有脑卒中的9%~27%1],每年影响人数超过500万2]。在中国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2017年Circulation调查了中国480,687名成人,结果显示中国自发性脑出血患病率为191.9/10万人(0.19%),发病率为66.2/10万人年(0.066%),占脑卒中的比例高达23.8%3],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致死性和高度致残性的疾病4-6],患者30d病死率高达40%7],1年内病死率增加至54%8],长期存活者中接近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残疾9],仅有12%~39%患者能恢复到生活自理7,10]。  相似文献   

12.
<正>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现认知损害,并且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强调了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及两者之间临床管理的相关性,包括了多发性梗死、关键部位梗死、皮质下梗死和脑出血等卒中事件引起的认知障碍类型,也包括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卒中事件后认知障碍加重等临床亚型。因此,PSCI强调了卒中  相似文献   

13.
<正>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的认知障碍综合征[1],其认知功能可进一步加重变为痴呆,也可保持稳定或者恢复正常,即使一些MCI 患者认知功能能够恢复正常,但和其他健康老年人相比,MCI进展为痴呆的风险仍然增高。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1-2]。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3]。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4],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及SII对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30 d后HAMD-17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点、影像资料、临床基线数据、SII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研究SII与PSD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7例患者,其中PSD组103例,非PSD组204例。PSD组患者的SII明显高于非PSD组[518.89×109/L(478.20×109/L~559.12×109/L)vs. 448.15×109/L(407.88×109/L~490.16×109/L),P<0.001]。PSD组患者HAMD-17评分与SII呈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在常规治疗后仍渐进性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一般认为在发病后6 h1 w内进展,多数在起病41 w内进展,多数在起病48 h内出现[1]。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占脑梗死的10%8 h内出现[1]。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占脑梗死的10%40%[1]。发生卒中进展可明显增加不良神经功能预后及远期死亡率[2]。目前其机制依然未能明确,研究认为卒中进展由多种危险因素及机制共同参与形成,血栓扩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机制。对进展性脑梗死尚缺乏  相似文献   

17.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1]。AchR抗体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功能异常,对神经冲动向肌肉纤维传递的过程产生干扰,进而产生肌肉无力的表现。MG的发病率为15~179/100 000,女性多见[2]。MG是一种以病程长、临床症状晨轻暮重、病程反复为特征的慢性神经免疫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疲劳,常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相似文献   

18.
<正>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超过7000万人受到影响[1]。我国癫痫的患病率在4‰到7‰之间,活动性癫痫患病率约为4.6‰,每年新增癫痫患者40万余例[2]。癫痫的自然病程较长,不仅具有持久性的癫痫发作倾向,而且常共患其他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癫痫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2~4],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可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工作、学习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受损,因此癫痫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不容忽视。目前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手段比较匮乏、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睡眠障碍也是癫痫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5],良好的睡眠在维持身体健康和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睡眠障碍可能是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之一。本文就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及两者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WHO分级Ⅲ、Ⅳ级),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1],即使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效果仍然不佳[2],中位生存期不足15个月[3]。研究发现,乳腺癌[4]、子宫内膜癌[5]及结直肠癌[6]等恶性肿瘤广泛存在细胞间网络连接,在肿瘤的侵袭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胶质瘤也存在类似的网络连接[7]。本文就细胞网络连接在HGG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胶质瘤细胞-胶质瘤细胞网络连接胶质瘤细胞间存在大量的纤毛样结构,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20.
周水珍 《癫痫杂志》2022,(6):481-487
<正>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儿童癫痫患病率约0.9%[1],中低收入地区如亚洲、非洲的疾病负担明显高于发达地区如北美、西欧[2]。随着多学科的发展和协作,癫痫的诊断、分类与处理日臻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我们对于癫痫患儿共患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意义认识还很不充分,诊断和干预往往不够及时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