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笔者以本院自制温热痹消散治疗产后腰痛患者3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育龄妇女,主要表现为产后腰骶部酸困不适,腰骶关节僵硬冷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或麻木重着,遇冷痛甚,得热则舒,不能久坐久立。每逢经期前后,身困乏力,下腰部疼痛加剧,共75例,年龄23~40岁,平均26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3个月。在患  相似文献   

2.
答:产后关节痛,临床屡见。若产后气血两亏,脏腑虚弱,经脉空虚,风寒乘虚侵入者,常见关节冷痛,得温按稍舒,遍体筋骨酸痛,怯风畏寒,舌苔薄白,脉浮软。治用补气养血,祛风散寒法。方用独活寄生汤加黄芪、山药、茯苓、防己等。若产后气血两虚,阴液亏耗,经脉失养者,常见关节及腰背疼痛,动则尤甚,静卧稍舒,气短心悸,肤色不润,面色淡红,或萎黄,舌干淡无苔,脉虚细。治用益气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痹)的病机主要为风、寒、湿、虚、瘀内外合邪为痹。治疗中应当以气血为纲论治,辨明骨痹关节,固本整体蠲痹,且因久病虚实夹杂,扶正祛邪应为首要。自拟方皆治骨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关于痹证,《素问》有五痹(即骨痹、筋痹、脉痹肌痹和皮痹)之说。其总的病因为风、寒、湿三气。但根据感受邪气之孰轻孰重,临床上又分为痛痹、行痹及着痹三种类型。就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特点而言,似与痛痹相切近。“不通则痛”。痛痹是因气血闭阻不通所致。多见于患者素体羸弱,肾阳虚衰,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邪,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经络,经络不畅,以致气血凝塞,发而为痹。患者常有下半身冷痛麻木,腰膝酸软,掣痛,屈伸不利,动则痛加,遇寒增剧,苔白质淡或有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31-33
骨关节炎是多因素导致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骨痹"范畴。李兆福教授从事风湿痹病临床工作多年,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丰富经验,临床善用药对,灵活配伍。认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络痹阻不通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机,指出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气血不充则四肢不濡,络阻不通则肢节僵痛。故治疗骨关节炎需谨守病机,贯穿补益肝肾之法以滋补先天之精,重视补益气血以助源后天生化,同时善用通络除痹之法,使邪气得除,气血畅达。临床善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之药对顾护根本;并注重配伍通络止痛之品,辨证论治,活用祛风除湿、温阳散寒、清热解毒、养阴柔筋之药对,攻补兼施,综合兼顾,临床疗效满意。文章旨在总结李兆福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素问.痹论》篇中,先有行痹、痛痹、着痹,谓之"三痹",后又描述了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谓之"五体痹",紧接着论述了肺痹、心痹、肝痹、肾痹、脾痹,即"五  相似文献   

7.
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使肢体关节肌肉酸楚、疼痛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上可按行痹(又称风痹,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痛痹(又称寒痹,以冷痛固定为特点)、着痹(又称湿痹,以酸痛重着为特点)等多种情况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燥痹是是由于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损耗、气血亏虚,使筋脉失养,瘀血痹阻,痰凝结聚,脉络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甚至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以心肝脾肺肾各脏及其互为表里的六腑、九窍特有的阴津亏乏之表现为临床特征。提出可应用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治疗燥痹辨证论治,分析疾病及病证原由及证候类型以指导临床用药。辨证施治首先应先辨病,再明确其兼夹病证。卫气营血辨证强调疾病的传变部位,对于临床燥痹辨证论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痹是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通常多指风、寒、湿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表、经络和骨节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筋骨等处疼痛、痠楚、肿大、重着或麻木、屈伸不利等一类疾患,临床主要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浊瘀血阻滞痹等。本病类似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以及神经痛等。辨证施护一、风寒湿痹:此证型患者素体虚寒,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故临床以肢体关节痠痛,尤以腕、肘、踝、膝等大关节受累多见,活动则痛增。临床以风胜者,疼痛以游走性,兼有恶风证;  相似文献   

10.
痹证治验3则     
正中医学中关于痹证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机体遭受风、寒、湿病邪后,气血郁阻肌肉、筋骨、关节,产生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或变形等症状即为痹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辨证治疗痹证,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1温经散寒治痛痹刘某,女,58岁,2011年3月初诊。患者腰部疼痛1年余,遇寒加重,得热痛减。现症:腰部冷痛,活动不利,气短乏力,手足不温,舌淡红苔白,脉沉紧。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中医是一种病变部位在腰背四肢及关节,病及肾肝脾,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肾肝脾亏、气血不足为本,以风寒湿痹阻、瘀血阻络为标所致骨髓失养的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情反复活动,终至脊柱强直、畸形,功能严重受损,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隶属于“。肾痹”、“骨痹”等范畴,过去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有丰富的论述。《素问》:“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及“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王冰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而不能屈伸也”。  相似文献   

13.
痹证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和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与气候变化有关,其主要病理机制为气血运行不畅。痹证以游走性为主者称为风痹;以疼痛为主者称为寒痹;以沉重、粘滞为主者称为湿痹;病久化热或初期即有热象者称为热痹。1观察病情神色:风寒湿痹患者,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萎黄,病变关节局部肤色正常;热痹患者表现烦躁不安、面红耳赤,病变关节肤色发红。寒热:痹证初起,多有发热,恶寒或恶风。热痹以发热为主;风痹以恶风为主;寒痹恶寒重,湿痹身热不扬或午后发热,风寒湿痹病变局部不热,大都得热则减,得…  相似文献   

14.
产后痹是妇女产褥期出现的以关节肌肉疼痛、酸胀、麻木、怕冷为主要症状的风湿类疾病,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产后痹以患者自觉症状为主,组织器官及理化检查常无明显异常,故临床医学中没有该病的研究,也没有与之对应的病名和诊断标准。中医对产后痹有较深入研究,旷惠桃教授认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瘀血阻滞、情志不畅为产后痹的主要内因,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机体为该病的外因,治疗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疏肝解郁为大法。旷惠桃教授从痹证的角度出发,结合妇女产后发病的特殊时间,辨证施治,临床处方中重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同时配伍祛风除湿之品,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旷惠桃教授常用养血痛痹汤治疗产后痹气血不足,寒湿痹阻证,该方由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加黄芪、熟地、威灵仙、川芎组成,既有养血通脉、温阳散寒之功,又有通络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5.
金明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 ,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易为医患忽视为特征。本病除脊柱关节、椎间盘韧带及纤维环钙化、骨化外 ,还可伴有外周关节 ,如膝、腕、踝关节肿痛 ,同时可侵犯肺、肾、心等脏器 ,致残率高 ,好发于青少年。中医虽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名 ,但有很多关于该病特征的描述 ,如《素问·痹论篇》云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可将其归于痹证之骨痹、肾痹范畴。金明秀教授 ,从事中医临床 30余载 ,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内科 ,尤精于风湿病的诊治 ,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  相似文献   

16.
张志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鹏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8):503-50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血清反应阴性关节疾病,以侵犯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为主的结缔组织为特点,属中医学骨痹、肾痹、顽痹、龟背风等范畴。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刚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治疗AS有较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认为可能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疾病。李堪印教授认为本病治疗时不宜采取"治疗大法",应结合患者临床特点辨证论治,早期为"筋痹",病位在"肝",肝血不足,气血不通,不荣则痛,治宜"养阴柔肝,缓急止痛";中期为"骨痹",病位在"肾",痰瘀痹阻,不通则痛,治宜"化痰通络,祛瘀止痛";后期为"骨痿",病位在"肾",肝肾阴阳俱虚,治宜"补益肝肾"。  相似文献   

18.
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膝痹)患者的局部症状如骨摩擦音、膝痛、肿胀、畸形等较明显,全身脾虚痰湿的症状也较突出。许学猛教授基于肌骨同治理念,提出采用内外调和的方法治疗岭南地区膝骨关节炎:内服方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以益气健脾运痰湿,调肾脾充骨肌;外治方法采用分步的推髌舒筋回旋手法柔调膝关节的肌与骨,使局部气血流通。内服方药配合外治手法可兼顾患者的先天之本及后天之本,使膝部肌骨得到润泽舒通,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并累及骶髂关节,主要表现为腰背痛的慢性病症.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腰痛""龟背风""肾痹""竹节风""大偻"等范畴.<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吾师苏励教授从医30余载,对<伤寒论>颇为推崇,勤...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骨性关节炎3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作民  高冬英  邱延龙  张雷  王全成 《光明中医》2008,23(12):1949-1950
目的:观察冷痛灵喷剂外用配合骨痹愈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患者门诊治疗。结果结论:该药物用于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骨性关节炎包括膝关节炎、髋关节炎、椎关节炎、手指关节炎等引起的症状。笔者自2003年6月以来,应用冷痛灵喷剂和骨痹愈治疗骨性关节炎386例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