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2015—2017年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7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202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30,95%CI:1.074~2.181)、医院就诊发现(OR=2.573,95%CI:1.479~4.447)、检测咨询发现(OR=2.329,95%CI:1.584~3.424)和常住人口(OR=1.491,95%CI:1.061~2.096)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年龄35岁、医院就诊和检测咨询发现及常住人口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济宁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该地情况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12—2021年济宁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采用χ2趋势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比例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济宁市累计新报告HIV/AIDS病例1 683例,平均年龄为(36.98±13.47)岁,晚发现554例,晚发现比例32.92%,2012—2021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岁以下儿童(OR=6.27,95%CI:2.14~18.36)、高年龄(OR45~岁=2.97,95%CI:2.15~4.11;OR≥60岁=4.26,95%CI:2.65~6.85)、外地户籍(OR=1.53,95%CI:1.14~2.06)和农民(OR=1.31,95%CI:1.04~1.64...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2005—2016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的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相城区每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社会人口学信息、感染途径以及样本来源等资料,计算相城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并分析晚发现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6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210例,33例(15.71%)属于晚发现病例。各年份晚发现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χ~2趋势=0.95,P=0.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岁年龄组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风险是≤24岁年龄组的21.11(2.32~191.78)倍。与样本来源于羁押人员体检的HIV/AIDS病例相比,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咨询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风险(OR值)分别是7.72(1.63~36.50)、7.90(1.54~40.69)和14.55(2.53~83.61)。结论苏州市相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低,年龄和样本来源是影响晚发现的主要因素,应加强中老年人群的HIV筛检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晚发现的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1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计算晚发现比例;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各年度晚发现比例的变化趋势;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计4 464例,其中晚发现病例1 248例,晚发现比例为27.96%。各年度晚发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χ2 = 7.655,P<0.05)。蒙古族各年度晚发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06,P = 0.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和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晚发现比例升高,其中与0~19岁组相比,50~59岁组及60岁以上病例OR值(95%CI)分别为8.859(5.078~15.456)和8.117(4.480~14.707);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高中或中专以及初中的晚发现风险较高,其OR值(95%CI)分别为1.290(1.068~1.566)和1.270(1.055~1.533);与医疗机构相比,检测咨询和其他来源的OR值(95%CI)分别为0.570(0.469~0.681)和0.430(0.342~0.538)。结论 201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逐年升高,蒙古族各年度晚发现比例变化不明显。年龄、文化程度和样本来源是造成晚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推动病例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射阳县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4-2020年新报告现住址为射阳县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20年,射阳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205例,晚发现病例70例(占34.15%),男性占92.86%,晚发现病例平均年龄为(43.41±15.06)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病例晚发现风险较低(OR=0.278,95%CI:0.097-0.791);与<25岁组相比,25~<50岁组、≥50岁年龄组晚发现风险较高(OR=2.832,95%CI:1.057~7.586;OR=3.734,95%CI:1.305~10.683);与本地报告病例相比,外地报告病例晚发现风险较高(OR=2.055,95%CI:1.118~3.774)(P值均<0.05).纳入抗病毒治疗184例,非晚发现病例治疗满1、2、3、4、5年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晚发现病例(P值均<0.05).结论 射阳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应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大力推进艾滋病扩大检测工作,尽早发现和治疗HIV/AIDS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3—2020年兰溪市晚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简称HIV/AIDS)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从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兰溪市2003—2020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基本信息、样本来源以及感染途径等资料,计算兰溪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采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2003—2020年兰溪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249例,晚发现127例,晚发现率为51.00%,不同年份晚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50岁年龄组晚发现风险较高,大约是≤24岁年龄组的3.786 (1.423~10.076)倍;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和自愿检测咨询(PITC/VCT)组晚发现风险较低,大约是其他检测组的0.451(0.254~0.802)倍。结论:兰溪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较高,年龄、样本来源是影响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50岁老年人群的HIV检测力度,同时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积极推进PITC和VCT。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4—2022年合肥市报告的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特征,为青少年艾滋病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4—2022年合肥市报告的15~24岁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报告时间分布、人群分布、感染途径和检测发现途径。结果 2004—2022年合肥市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86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1.80%;男生占92.60%(801例);未婚占93.41%(80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0.12%(520例);职业为学生占25.78%(223例),学生病例各年份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7.67,P<0.01)。经同性性传播占81.39%,各年份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χ2趋势=51.23,P<0.01);通过检测咨询发现的占55.49%,占比呈逐年增加趋势(χ2趋势=112.18,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4―2021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新报告中国籍和缅甸籍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4―2021年德宏州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21年新报告中国籍HIV/AIDS病例2 586例,晚发现病例763例,平均晚发现比例29.5%;新报告境内缅甸籍HIV/AIDS病例4 788例,晚发现病例707例,平均晚发现比例为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籍HIV/AIDS病例中男性、年龄≥30岁、文盲、经异性传播、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病例晚发现风险高于其他组别的感染者(均P<0.05);缅甸籍HIV/AIDS病例中年龄≥30岁、文盲、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病例晚发现风险高于其他组别的感染者(均P<0.05)。结论 德宏州应继续加强各类人群的AIDS防治知识及HIV检测的宣传,促进隐匿高危人群的主动检测,减少病例的晚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6-2020年许昌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早期发现HIV/AIDS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得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6-2020年许昌市新发现1 621例HIV/AIDS中,晚发现病例有520例,占32.0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报告地、样本来源与晚发现有关,以<30岁年龄组为参照,30~49岁年龄组OR=2.343,95%CI:1.679~3.269,≥50岁年龄组OR=3.474,95%CI:2.495~4.836;以本地报告为参照,外地报告OR=1.696,95%CI:1.329~2.164;以检测咨询为参照,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检测OR=1.518,95%CI:1.186~1.943。结论 2016-2020年许昌市HIV/AIDS晚发现比例仍然较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检测服务可及性,促进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刘静静  戚广浩  李乐  温祁  李震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24-1427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3—2020年HIV感染者/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为制定通州区艾滋病病例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2013—2020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通州区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0年通州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1 799例,晚发现病例219例,晚发现比例为12.17%。不同特征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不同,且2013—2020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50岁年龄组病例(OR=1.967,95%CI:1.241~3.117)、≥50岁(OR=2.496,95%CI:1.334~4.673)、异性性途径传播(OR=1.554,95%CI:1.061~2.276)、干部职员(OR=1.863,95%CI:1.161~2.991)、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就诊者(OR=1.495,95%CI:1.054~2.122)为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州区应继续加大对重点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福州市15~24岁组HIV/AIDS病例资料,为制订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1年新报告、现住址为福州市的15~24岁组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感染途径、发现途径、疾病状态和免疫水平分析。结果 福州市2011—2021年共报告15~24岁组HIV/AIDS病例921例,占总病例数18.2%(921/5 066);新报告病例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69.62,P<0.01);15~24岁组HIV/AIDS学生病例占比、同性传播占比、样本来源为咨询检测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4.38、11.29、7.07,P<0.05);男性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1.62,P<0.01);15~24岁组病例本地户籍占55.5%(511例)、经同性感染者占70.8%(652例)、经检测咨询发现者占38.4%(354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者占78.3%(721/921),均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福州市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菏泽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相关历史卡片,筛选2014~2018年新报告的现住地址为菏泽的HIV/AIDS病例,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晚发现定义,分析晚发现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8年菏泽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728例,晚发现252例,平均晚发现率为34.62%。各年新报告病例分别为116、134、151、204、123例,晚发现率分别为46.55%、34.33%、38.41%、29.90%、26.83%。医疗机构的病例晚发现率(40.52%)高于检测咨询和其他检测,不同样本来源的晚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性传播的晚发现率高于同性传播,不同传播途径的晚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19岁的HIV/AIDS感染病例相比,≥60岁组晚发现风险较高(OR=7.02,95%CI:2.62~18.78)(P0.01);与文盲相比,高中或中专感染病例晚发现风险较低(OR=0.42,95%CI:0.20~0.89)(P0.05);与其他样本来源相比,医疗机构晚发现风险较高(OR=1.76,95%CI:1.10~2.83)(P0.05)。结论菏泽市2014~2018年新报告HIV/AIDS感染病例晚发现率较高,晚发现与文化程度、医疗机构、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17—2021年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为制定检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绵阳市2017—2021年艾滋病抗体检测覆盖率、有效检出率、不同样本来源检测情况和晚发现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绵阳市HIV抗体检测平均筛查覆盖率为36.18%,不同年份筛查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有效检出率为0.06%,不同年份有效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09.764,P<0.001);不同样本来源和新报告病例不同样本来源构成比中,一般就诊者占比最高;有效检出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重点人群、检测咨询和监管场所;2017—2021年绵阳市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6.407,P<0.001)。结论 绵阳市HIV抗体检测覆盖率逐年上升,有效检出率逐年下降;重点人群检出率最高;晚发现比例逐年下降。HIV抗体检测促进了病例发现,今后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绵阳市学生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学校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1年绵阳市学生人群HIV/AIDS疫情资料率的比较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绵阳市2017—2021年学生HIV/AIDS共报告113例。HIV感染者109例(96.46%),AIDS病人4例(3.54%)。男女性别比为27.25∶1;平均年龄(19.18±3.16)岁,19~24岁年龄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报告学生病例的主要人群;城区、三台县和江油市报告学生HIV/AIDS发病总数居前3位;学生HIV/AIDS病例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80.53%)。病例来源于其他就诊者的最多,其次是检测咨询。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为98.23%,晚发现率为4.42%。结论 2017—2021年绵阳市学生艾滋病疫情呈波动增长趋势,应加强学生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1年—2021年聊城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中下载2011年—2021年聊城市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选取年龄> 15岁且具有报告1年内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检测结果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样本来源、传播途径、晚发现比例等特征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聊城市2011年—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 056例,其中晚发现263例,晚发现率为24.91%。2011年—2021年报告晚发现率分别为12.00%、44.44%、16.67%、25.00%、23.68%、19.77%、24.30%、27.46%、23.72%、25.74%、2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岁以上人群、农民、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是病例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聊城市2011年—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年龄、职业和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方法从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中下载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选取≥15岁且具有报告1年内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检测结果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样本来源、传播途径、晚发现比例等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构成比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相关因素。结果 24 792例研究对象的晚发现比例为55.6%(13 796例)。2016-2020年新报告HIV/AIDS的晚发现比例依次为52.7%、54.7%、55.2%、56.2%和59.9%,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45.714,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49岁和≥50岁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分别是15~24岁的1.775倍(95%CI:1.624~1.940)和2.377倍(95%CI:2.136~2.64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8—2022年新诊断来源于医疗机构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18—2022年新诊断来源于医疗机构的安徽省HIV/AIDS进行分析,共6 747例。将选取的HIV/AIDS病例分为HIV感染晚发现和非晚发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晚发现影响因素。结果 6 747例来源于医疗机构的新诊断HIV/AIDS病例年龄为(47.67±16.87)岁,晚发现者占43.38%(2 927例),2018—2022年晚发现比例依次为44.61%(571/1 280)、45.70%(638/1 396)、44.93%(580/1 291)、41.80%(612/1 464)、39.97%(526/1 316)。与0~19岁年龄组相比,20~39、40~59及≥60岁年龄组晚发现风险较高(OR=3.212,95%CI:2.098~4.920;OR=3.946,95%CI:2.536~6.137;OR=3.589,95%CI:2.281~5.649);其他就诊者和术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感染的变化趋势、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为制定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0年徐州市新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徐州市累计报告青年学生病例76例,其中18~24岁青年学生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占比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1,P=0.017),以2019年青年学生病例新发报告率最高,为11.9/10万。青年学生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75∶1,高于非学生病例的10.5∶1(χ2=4.867,P=0.027)。青年学生病例以18~24岁组占比最多,为96.8%,高于青年非学生病例的88.2%(χ2=8.158,P=0.004)。青年学生病例在徐州市区占72.4%,高于青年非学生病例的41.7%(χ2=21.143,P<0.001)。青年学生病例主要发现于自愿检测咨询、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新乡市新报告≥15岁HIV/AIDS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了解HIV/AIDS病例晚发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新乡市新报告病例历史卡片,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和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2022年新乡市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HIV/AIDS病例1 858例。男女性别比5.54∶1,平均年龄(47.59±11.37)岁,晚发现病例421例,占22.66%。晚发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其危险因素,30~<45岁、45~<60岁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30岁年龄组的2.462倍(95%CI:1.639~3.698)、3.076倍(95%CI:1.967~4.811)、2.398倍(95%CI:1.456~3.947);医疗机构是其影响因素,疾控中心、血站及单采血浆机构报告病例分别是医疗机构报告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6 - 2017年玉溪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晚发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以及历年CD4+ T 淋巴细胞检测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 - 2017年玉溪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2 132例,历年检测份数占当年总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3.33%上升至2017年的31.81%(χ2 = 9 840.375,P<0.001),晚发现比例由2006的16.28%上升到2017年的17.99%;截止2018年3月,457例晚发现病例中死亡的占30.8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 = 1.280,95%CI:1.020~1.605),相对于18~30岁年龄组,年龄为31~40(OR = 1.841,95%CI:1.343~2.523),41~50(OR = 3.585,95%CI:2.506~5.129),50岁以上(OR = 2.899,95%CI:1.974~4.255),相对于婚检和孕检,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OR = 2.887, 95%CI:1.921~4.337)、自愿咨询检测(OR = 1.704,95%CI:1.109~2.618)等是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要继续扩大HIV抗体筛查面以更早的发现患者,对于晚发现的AIDS病例,应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治疗和预防服务质量,避免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