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寒温一体     
伤寒、温病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术派别中的两个流派,其学术思想是千古之龟鉴、后学遵循之圭臬。为伤寒、温病导流引源,伤寒出源于《内经》,温病亦布委于《内经》,其发展经历两个阶段,即寒温未分化阶段与寒温分治阶段。《内经》关于伤寒、湿病的论述,散见于《素问》的“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六微旨大论”、“阴  相似文献   

2.
<正>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乾隆时期。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吴贞的学术思想是清代中后期寒温融合学术思想中的代表,具有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其著作《伤寒指掌》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将伤寒、温病以症贯通,明晰伤寒、温病之辨,并将伤寒分为正伤寒、类伤寒,结构明了,条理清晰,为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阳明寒温"的论述,结合临证医案,浅析张锡纯寒温统一的思想。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提出当以伤寒六经分治温病,辨治疾病过程中应注重"寒温"概念;分析其自创治疗寒温的方剂及书中附载的临证医案,以证其理。  相似文献   

4.
陆翔 《中医杂志》2011,52(4):278-280
纵观所谓"经方派"与"时方派"之争,虽各具学术思想价值,但均未跳出门户之见的窠臼,而尝试将伤寒与温病进行比较融合的代表性人物即是时逸人先生。认为时逸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重新确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标准;2立"伏热之有无"为伤寒与温病性质之区别点;3主张《伤寒论》的方法不能尽治一切传染病;4论伤寒、温病传播途径之异同。  相似文献   

5.
回溯上古,伤寒本为热病,热病便归温病,温病即是伤寒。一一细研内、难、伤寒诸经自晓其义。然而,数百年来,寒温之争聚讼纷纭,相互抨击,各鸣门户,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或曰:寒温冰炭各自有别;或曰:古今时异辨治当殊;……直致判若泾渭,悬隔霄壤。此委实无稽之谈,大可不必也。读者只需将伤寒,温病辈病证稍聚类,略探原委辄昭然矣。近时,许多医家纷纷提出"伤寒温病应为一体"之论,剖今追昔,博引旁证,力纠中医理论界之宿弊,对我启迪颇大。揭示于我们,中医理论未固封于汉代,亦未受明清徘徊之扰,而是要承起  相似文献   

6.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寒温之争。文章认为伤寒与温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伤寒温病治理可通。  相似文献   

8.
试论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9.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10.
“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应如何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仲经 《中医杂志》2002,43(1):73-73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  相似文献   

11.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怅,弥补了伤寒之水足,门户不见而产生的伤寒温病之争已无必要。伤寒和温病都属外感热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各个方面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区别和特点又非常显著,不可混为一谈。由于病因尚未突破。病名诊断还不明确,辨证纳领难以相溶,所以寒温统一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13.
沈钦荣 《中医药学刊》2011,(12):2725-2726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14.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15.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毁誉参半,致其学术价值未被学界广泛重视及推广。伤寒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诸多理论和思想早在《伤寒例》中即有所论述。《伤寒例》对温病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伤寒例》对温病病因学的贡献包括:扩展传统病因学认识,为后世新感温病学说之基础;对后世温病学家拓展伏气温病内涵有着积极的影响。伤寒例部分病名与后世温病学病名相关,如冬温、风温、温毒、温疟等。《伤寒例》对温病治疗学也有一定的贡献,如注重早期预防,注重三因制宜,并提出针灸治疗温病,拓展温病学治疗手段等。《伤寒例》重视疾病鉴别诊断,开寒温异治先河。  相似文献   

17.
伤寒与温病,就广义来说,伤寒是指一切急性发热性疾病;温病是伤寒中的一部分。就狭义来说,温病与伤寒是相对的,伤寒指发热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者;温病是指发热不恶寒、口渴、脉数者。《伤寒论》之"伤寒"是指广义的伤寒,麻黄汤证是指狭义之伤寒。伤寒论中包括了一部分温热病在内,但后世所发展的温病学说,已超过了伤寒论的范围,补充了仲景《伤寒论》中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吕黎明 《福建中医药》2010,41(3):55-55,58
<正>伤寒和温病学说在中医发展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伤寒病和温病的两大辨证体系,至此寒温理论争论不休。其理论源泉可上溯《内  相似文献   

19.
丰广魁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7-2358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名温病大家王孟英编著,"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而作,诠释了温病顺、逆传变理论;提出温病新感、伏气并存,在认识上不可偏废;指出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十分重视伤寒学派对温病思想形成的影响,体现了寒温融合治温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伤寒温疫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撰写于1784年,杨氏学术成就渊源,主要受到吴又可《温疫论》的启发,上溯经典,旁及诸家,继承发展了其杂气学说,阐明了伤寒温疫证治之异,并认为温疫与四时温病有别,温疫是杂气为病,传染性猛烈,杨氏对温疫的治疗自云:“余椎广河间双解、三黄之意”,但有发挥与创见。本文试就《寒温条辨》十五方制方用药特色作一粗线探索。若有谬误,企望指教。吴又可的杂气学说,曾使温病病因学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杨栗山承又可之说,面对“温疫盛行,死者枕藉”的现实,全力研究当时温疫流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