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医药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综合评价方法(一等奖) 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的评价是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确保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课题。本研究在进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并广泛吸取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结合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将中医药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分为基础、临床、开发、软科学4大类,并纳入同一评价系统,实行全过程分段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按各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和各自内涵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层次聚类组合,制订指标评价依据、等级标准、权重赋值、开关系数,构建了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技术鉴定、成果奖励3套4类3级5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加以改进,编制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能迅速、客观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健康中国2030建设、“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推动下,中医药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作用凸显,已被纳入新时代国家健康事业的重要战略。面对当前中医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浙江省主动探索研究中医药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构建了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2018—2020年的中医药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关键知情人访谈构建指标池,经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建立浙江省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涵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浙江省中医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全省各地的中医药发展指数,对全省中医药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结论:对促进中医药评价体系和综合监管整体治理能力的提升,深化中医药领域数字化改革,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医药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性构建以服务中医药团体标准监管、促进中医药团体标准发展质量提高为目的的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现有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经验,通过专家会议法、改良德尔菲法确立评价指标,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中医药团体标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含制定主体、文本编写、技术内容、推广应用、实施效益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制定主体权重为0.08,文本编写权重为0.24,技术内容权重为0.36,推广应用权重为0.24,实施效益权重为0.08。结论 中医药团体标准的评价宜从制定主体、标准本身和应用效果反馈三方面入手,通过制定主体、推广应用、实施效益三个维度的间接指标和文本编写、技术内容两个维度的直接指标综合反映中医药团体标准质量水平。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指标中,技术内容是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文本编写和推广应用,制定主体和实施效益权重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层次模糊理论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归产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当归药材,分别测定当归样品挥发油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指标性成分阿魏酸、Z-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正丁烯基苯酞的含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当归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比对显示,岷县、渭源县及漳县当归样品优于其他产地样品,其中,岷县当归品质最优。结论基于层次模糊理论综合评价当归药材产地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引入GRADE体系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思考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是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它综合考虑研究设计、研究质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证据的直接性、利弊平衡、资源配置、结局指标的重要性,并认为观察性研究也是重要的证据来源,它是循证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介绍了GRADE的来源及其理论框架,阐明了建立亚健康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步骤、方法,提倡采用GRADE制定亚健康的国际标准。同时,主张将GRADE引入中医药临床评价,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中医妇科管理工作中运用中医药特色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的作用展开探讨与分析。方法:医院中医妇科自2022年1月起在科室管理工作采取中医药特色质量管理评价体系,2021年7—12月为实施前,2022年1—6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科室医务人员共20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在中医查房、沟通能力、服务技能、专科理论等管理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在健康宣教、风险管理、中医管理、文书书写等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患者对管理的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在有效性、可评价性、可行性、科学性等管理方法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将中医药特色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应用在中医妇科管理工作开展中,能够明显优化管理效果,对提高医务人员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可行性强,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Delphi-AHP)构建老年患者管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方然、横断面调查及理论分析等过程,再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结合预调查的结果,从而对备选指标体系进行确定,最后再使用德尔菲法咨询国内32名专家,从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确定,最后再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结果:经过3轮问卷对专家进行咨询后,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为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及三级指标39项的老年患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使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老年患者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确保了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得到高质量、安全的服务,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国际组织是推动国际标准传播的主要途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中医药国际标准及相关国际组织工作特点,总结当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提供研究思路。目前相关中医药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已发布和在研国际标准多项,涉及中医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诊疗设备、中药材及中药产品、针灸、术语、信息等,涵盖了中医、中药、针灸等领域,使得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国际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制定内容存在交叉,缺乏标准实施评价等问题,为此亟需制定相应对策,开展标准实施与评价研究,通过评价促进中医药国际标准质量提升,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而目前的疗效标准已不适应中医发展的要求,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模糊数学,以系统论整体性原理和系统论层次结构性原理为指导,对结构复杂、又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考虑各层次之间和内部的相互作用大小及对总体的影响,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而目前的疗效标准已不适应中医发展的要求,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模糊数学,以系统论整体性原理和系统论层次结构性原理为指导,对结构复杂、又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考虑各层次之间和内部的相互作用大小及对总体的影响,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使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综合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推动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进程,在对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评价和中医药产业评价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知识产权数量、知识产权质量、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实施和知识产权管理5个方面构建了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护士中医药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实施中医药素养评价体系管理,比较实施前(2017年4月~2018年4月)和实施后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对中医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中医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中医药社会影响的态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患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医院护士中医药素养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升护士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升护士对中医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让护患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3.
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疗效评价的前提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点与优势,但是基于当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方法,却难以从中获得高强度的个体化诊疗证据。因此,只有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才能发挥中医诊疗优势,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与现代化。本文在着眼于中医辨证论治主观性与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下,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与技术,提出了构建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的思路与方法,将中医证候指标、西医疾病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价等作为个体化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指标的数据类型和特征,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个体化疗效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形成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陈颖  胡振宇 《光明中医》2022,37(2):337-341
构建科学的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对于准确评估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结合中医药专业及大学生的特殊之处,构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型,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损美性皮肤病中医疗效的评价模型,对中医疗效进行评价,为皮肤病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评价构建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损美性皮肤病中医疗法评价模型,并对面部刮痧法治疗黄褐斑进行了举例分析.结果:面部刮痧法治疗黄褐斑疗效处于良好水平,但有提高空间.结论:损美性皮肤病中医疗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这个特殊群体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评价工作中仍存在大量的主观经验现象,评价指标或一成不变或缺乏科学性,难以真实反映人才的价值,不能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管理提供较准确的依据,甚至挫伤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积极性。结合我院近十年69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问卷调查和关键人访谈,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评审和提问,初步确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形成初始框架;在所建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利用专家咨询法,建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按层级不同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并把这些指标进行系统地组合优化、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结构。同时进一步思考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体现中医特色;医院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创新,建立多元化培养途径,多方面多形式地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平台"和"人才"三个要件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提供工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与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相关的2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筛选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特色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和第二轮函询收回有效问卷率分别为96.43%和100.00%,两轮函询分别有26名和25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两轮函询平均专家权威程度(Cr)为0.870。专家对一级和二级指标的Kendall’s协调系数(W)分别从第一轮函询时的0.659和0.619提升至第二轮函询时的0.796和0.768。最终确定的基于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2个,分别为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特色保持情况,二级指标分别为16个和6个。结论: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基于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可行性,可用于现实医疗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09,(12):866-866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组织的“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标准”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该评价体系从艾滋病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基于艾滋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相关病症及体征指标评价等六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该体系不仅仅将评价指标局限于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 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航海标准的评价,地区经济规划,畜牧业发展战略,工业部门设置的系统分析等各个领域,在中医领域尚未得到重视应用。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已实施四年多,尚没有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一系列标准的适用性,而临床适用性评价方法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质量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研究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原理及其优势,结合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特点,探讨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临床适用性的可行性。结论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临床适用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以及推广实施。建立完整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随机对照实验要求,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有关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症状表述规范化、证候诊断规范化等基础性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评价偏差,以及如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系统评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