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中医医案方剂具有多维度的特性,单独采用一种相似度算法难以展现方剂数据在各维度的相似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中医医案方剂的多维数据特点,结合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思维过程,设计了中医医案方剂的多维相似度算法,并以七则国医大师医案为示例,详细展示了该算法的计算过程,同时将多维相似度算法计算结果与传统算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算法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不同方剂间的相似度,且结果更为合理也更贴合中医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
证候相似性比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0个证候为样本,进行证候相似度比较方法研究。首先通过证素的提取进行证候的量化处理,其次通过3种常用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公式剖析、应用过程异及数值结果的比较,确定比较适合进行证候相似度的比较方法,最终因计算方法简便,操作性强,计算结果合理而选择欧式距离相似度方法作为最合适的证候比较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成功进行期刊哮喘医案的证候相似度计算,成功评价了期刊哮喘医案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案研究对传承医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拓展临床思路具有重要价值。分析现有中医医案研究方法所面临的局限性,结合中医医案要求理、法、方、药真实记录的特点,将案例推理方法用于中医医案研究。对案例推理模式下的中医医案收集、医案内容表征、相似医案检索过程、医案重用与修正的实现、医案保存及医案研究有效性验证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构建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学体系,以期为中医医案更有效地辅助临床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系统科学主张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系统,这和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极其相似。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并且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中医如何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系统,系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所反映。本文总结系统思维方式的几个特征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体现,用以说明中医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系统,中医思维具有系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医案类中医古籍为研究对象,探索医案古籍的知识组织方法,通过对医案古籍中所蕴含知识信息的解析、重组和规范,尤其对中医古籍后控词表的完善和应用,设计并构建医案古籍知识库,并将各类医案古籍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系统地表达与显示,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医案古籍知识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医案古籍的知识化检索与服务;同时对目前知识库构建中遇到的术语规范与标准化程度、机器学习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等突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医案解析的带教模式在内分泌科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内分泌科从2022年开始在临床构建试行基于医案解析的带教模式,将2021年1—8月的20名医务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1—8月的20名医务人员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知识掌握度、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提升情况及医务人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诊疗技能掌握度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本次带教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医案解析的带教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临床带教培训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医务人员中医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其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带教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及条件随机场(CRF)的神经网络,解决目前中医医案命名实体识别效率一般的问题。方法:人工标注所选中医医案的10类命名实体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构建基于BERT、RoBERTa、ALBERT及CRF的神经网络,以探究对于中医医案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最佳预训练模型及CRF对其贡献大小。结果:基于RoBERTa-CRF构建的神经网络在中医医案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的性能最优,其对命名实体识别的整体准确率为99.33%,精确率为98.24%,召回率为98.51%,F1分数为98.38%。结论:基于RoBERTa-CRF构建的神经网络能有效实现中医医案命名实体识别,解决其效率一般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恰当的分层学习率,CRF能有效处理命名实体标签间的依赖关系,可为中医医案的高价值数据挖掘奠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医案文献浩如烟海,如何从这些历代医案资料中总结或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是当代中医药文献研究的热点。数据挖掘技术是发掘与整理中医医案的良好工具,可以从大型的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欲汲取的知识。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已广泛应用。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数据发掘、分析和知识发现的新技术,它更客观、更接近中医的辨证思想,更有利于从中医医案中提炼出精华。该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医学医案研究中4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及更适合医案证候研究和组方规律探讨的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现有整体相似度法难以评价类别相似程度的局限,建立一种可用于谱图相近中药材类别定量评价的相似度计算新方法.方法:先提取药材指纹特征,区分出药材类别,再计算同类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以类内相似度的大小来表征同类样品间化学组成的差异情况.结果:该方法能准确分辨九节茶全草与地上部分,并合理地表征出同一药材样品间化学组成差异程度.结论:根据类内相似度的大小可识别中药材同类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差异,弥补了现有色谱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计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中医文献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的医案,正确认识与利用这些医案对于今日我们传承学术、指导临床、提高疗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分析中医医案特点、考查医案与其他类文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医案的各类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归纳数据挖掘在医案中运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医案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医案的继承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参考文献11篇。  相似文献   

12.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意指医者在诊察患者过程中经由临床辨证思维与诊疗时作追踪的具体记录。历代文献中均有代表性的医案著作,不同时期的医案著作有其不同编纂方式与书写体例,在中国医学史上也各有其代表性意义。本文挖掘探源中医医案的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即《史记》是最早的中医医案记录,《普济本事方》则以医案作为临证经验的论述佐证,《伤寒九十论》是中医学首部记述性医案的著述,《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的儿科系统性病案汇编,《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书,《名医类案》搜罗诸子百家医案而成为最早的中医病案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是温病学重要的医案著述,《古今医案按》开创了全面评述古今医案的先河,《经方实验录》则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伤寒论》经方医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对医案收集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积极探索中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中医医案的半自动收集,以期为名中医经验传承作出贡献。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简洁性、开源性以及丰富的第三方扩展库,使用Python,采用OCR文本识别、自然语言处理Jieba中文分词、Fuzzy-Wuzzy模糊字符串匹配等第三方工具库,编码实现医案智能收集系统。通过与医案手工收集相比,智能收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医案收集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提升医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百合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杰  蔡宝昌  李林  沈鸣  杨晨 《中成药》2006,28(5):625-627
目的:建立百合药材低极性部位的GC/MS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百合中脂溶性成分的整体相似性。方法:对18个百合样品的三氯甲烷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MATLAB6.5改进版)”计算图谱的整体相似度,质谱图用NIST98谱库检索,鉴定特征峰的化学结构,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18批样品中,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16批药用百合整体相似度均在0.85以上,而食用百合的相似度较低;百合低极性部位主要含有植物甾醇、亚油酸及其同系物。结论:该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百合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百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种子概念提取方法,建立中医医案症状信息提取方法。方法:对中医医案进行分词,通过设立种子概念,统计互信息量,选择大于阈值者为复合种子概念;结合萤火虫算法,统计相邻词语间关联性,获取扩展种子概念。结果:获取复合种子概念217个,扩展种子概念68个。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医案症状信息的自动化提取,为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6.
中医医案承载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医案的研究是促进中医药学科发展、切实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的智库资源。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中医医案中海量的数据,需要合理运用这些数据去挖掘出其中隐藏的知识、思想内涵及用药规律。最传统的中医病案数据分析方法为领悟式分析方法,因个人的水平以及研究目的不同,导致结论的主观性较强,比较费时,研究结论推广性相对较差。而一般的统计学方法就是建立医案数据库或进行简单的症状、药物频次分析,如何从海量的病案数据中快速发掘出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就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并且需要融合数据库、人工智能、统计学、知识工程、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机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除个人领悟式分析方法,又介绍了频数分析法、多元(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整理和继承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提供研究方法与思路。更深层次地挖掘隐藏在中医医案中的各种规律,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临床,体现中医医案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阐述中医外科名医医案中常用八个字的证型命名特点.结合这些医案,强调"八字证型"命名在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不一致的情况下.四字证型有着普遍认可性和简便直观性,临床使用广泛,但应逐渐认识到八字证型以其能够统筹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特点,使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更具针对性,是中医外科名医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中药提取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取实验条件(如溶剂倍数、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变化时的红参提取液色谱指纹图谱。比较并选取基于欧式距离计算方法的相似性测度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值,并且在所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三次样条函数对相似度-工艺参数特性曲线进行拟合。结果:提取液指纹图谱相似度随工艺参数变化呈现一定规律,表明以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可定量考察样品色谱指纹图谱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结论:本方法较灵敏地表征了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药材提取物整体质量变化情况,并可用于指导工艺参数的调整,优于传统的以单一化学成分含量为指标的工艺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Python语言简洁易学、灵活开放、开源免费,在中医药数据挖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基于Python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的报道,本文运用Python语言开发医案数据挖掘应用平台,以蒋益兰教授医案为例阐述Python语言在名中医医案数据收集与清洗、药物剂量整理以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优势,以期为名中医经验传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寻找影响清开灵软胶囊批次间稳定性的重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对不同批次清开灵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进行整体观察和评价,找出可能与相似度强相关的标志物。结果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剔除黄芩苷色谱峰后的相似度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经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3个化学成分与相似度密切相关,该3个化合物可作为控制清开灵软胶囊批次间稳定性的重点化学成分。结论该中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用于中药不同批次间稳定性控制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