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楠 《中医药导报》2019,25(14):7-9
《燥气总论》(附《燥气验案》)为清代医家陈葆善(字栗庵)倾力所著。陈氏行医数十载,收集燥邪验案22个以示后人。从《燥气验案》中22个典型病例分析燥邪致病的特点,包括发病季节、发病年份、典型症状,具有特征性的舌苔脉象;结合《燥气总论》分析燥邪的发病机理以及治法、方药,从而为临床提供燥邪发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读胡德泉同志在《江西中医药》八五年第四期发表题为《燥邪属性之我见》一文后,颇有感触。参阅前贤有关论述,也就燥邪属性和燥证等有关问题,略呈管见,以供同道参考。一、关于燥邪属性问题:在分析燥邪属性前,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燥邪的概念,它的基本概念应包括:1.指的是病因,也就是六滛之一;2.是秋季外感时邪的特称,有着明显的时间界限,沈目南在《燥病论》中说:“燥气起于秋分以后,小雪以前,阳明燥金司令。”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燥气总论》(附《燥气验案》)的成书与学术特色进行论述,认为《燥气总论》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行于1925年,《燥气验案》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刊行于1930年.《燥气总论》为迄今唯一一部讨论燥气证治的专书,篇幅虽短,但内容充实,多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且《燥气总论》与《燥气验案》二者相互印证,多所启迪,有较高理论与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完素燥论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洁 《中医杂志》2004,45(10):723-725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很有见地,蹊径独辟.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 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 形成了证治一体, 从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邪及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 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秋燥系好发于秋季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由燥热病邪致病,初发即具肺卫津干气燥之特点,临证可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本病病情轻,传变少,病程短,易于痊愈,属于新感温热类疾病。一、秋燥源流关于燥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燥盛则干”,指出了燥气之特点;《素向·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进一步指出了治疗大法,但其时并无“秋伤于燥”之说。金元时期,对燥邪致病的理论与施治已有发展。如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依据燥证特点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概括,李东垣并创立了治燥诸方,如导气除燥汤、润肠丸等。但此时诸家所论之燥为热胜则燥,  相似文献   

6.
于辉瑶 《陕西中医》2012,33(7):931-931
<正>陈葆善,字栗庵,号湫漻子,瑞安人,邑诸生。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辛酉,卒于民国五年,享年56岁。主要医学著作包括《燥气总论》、《燥气验案》、《白喉条辨》、《本草时义》四种。他从实践中悟得"伤燥之理及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为治燥气之祖方",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发挥光大《素问》原已逸脱的"秋伤于燥"内容,著成《燥气总论》,进行理论推阐,明本义,述病理,详脉候,出治法,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7.
浅议燥邪的发病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旭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4-1804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但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竭,皆属于燥”,而成为六气一类。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1以秋季为主喻昌鉴于《内经》无伤燥一门,古方绝无治燥之剂,乃根据临床实际,将“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医门法律·伤燥门·秋燥论》)之说,厥后递沿其言,医者多以为燥病生于秋,燥邪致…  相似文献   

8.
燥证琐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燥证 ,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 ,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燥邪为病的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另外 ,对津液的生成敷布、五脏与五液的关系、肾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等 ,《内经·素问》都有重要的阐述。但总体来看 ,《内经》对燥邪为病的论述似较简略 ,不尽详明处亦或有之。如病机十九条惟燥阙如 ,以至后人不免有“六气之中 ,惟燥气难明”的感慨。清代温病学派对燥邪为病多有阐发 ,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内经》的燥证理论 ,对燥邪的性质和致…  相似文献   

9.
燕少恒  郭建博 《河北中医》2012,34(11):1709-1710
"六淫"作为中医外感病因的重要概念,其中"风、寒、暑、湿、火"论者代不乏人,但自《内经》以后却鲜见关于燥邪的相关论述,直至金·刘完素于《内经》"病机十九条"外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清·喻昌"秋燥论"指出"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燥邪作为独立致病因素在发病中的地位才又逐渐被重视起来.近代以来,论燥者多偏于对燥证治法方药的研究,鲜见有关燥邪的系统论述.我们不揣固陋,对燥邪的属性、致病特点等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类燥证探讨     
燥证是指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亏少,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滋润、濡养、充盈,以口渴尿少,口、鼻、咽喉、唇、舌、皮肤、大便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医学对燥证的论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金元时期,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补充了<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燥气为病的缺如.  相似文献   

11.
吴寿善教授对"燥气大纲"有独到见解,不仅提出了有凉燥、温燥伤人、燥化寒湿、湿热伤人,并且提出燥气有"胜复"不同:化热伤津之证属燥之复气伤人,寒湿之证是燥之胜气伤人。因此,可见《温病条辨》中所列杏苏散等方,正是为治燥之胜气、治燥之正化、治燥之本病而设。所列的桑杏汤等方则是为治燥之复病、治燥之对化、治燥之标病而设,从而使燥气之本标胜复病机霍然。吴教授还强调见化气为病有寒热之别,见寒湿者自当用温化,见湿热者自当用清泄。临证时还须注意表里寒热之不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技药愈病之目的。燥伤本脏除识别复气现症外,还要选药精当。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凡见杏苏散证而有痰黏、频咳、唾出不爽者,视其轻重而选加冬瓜仁、贝母、鱼腥草、半枝莲等品,以清复热,效果较好,若见小青龙汤证而兼复气为患者,追加药物亦可仿此。  相似文献   

12.
叶天士治燥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对燥证的治疗,论述非常详尽,提出了“上燥治气,下燥治血”之大法,集前贤之理训,发后学之未发,深为医家所赞誉。沿袭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今笔者不揣浅陋,谈点学习心得,以就正于同道。析机理不俗套,以上下为序叶氏认为,“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其病之所成大抵有上下二途。明确指出,对于燥证“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由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  相似文献   

13.
郭云协 《中医研究》2009,22(9):55-56
六淫之邪皆有外感内伤之分,如外感风寒与虚寒内生、外感邪热与六郁化火等;燥邪致病也有内燥、外燥之不同,因燥为寒热之中气,属性难明,故清·何廉臣有“六气之中唯燥气难明”之叹。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论述相对简单,尤其是内燥致病的论述更是不详,难以启迪后学。笔者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内燥致病十分常见,且有发病规律。内燥不但可以耗伤津液引起所谓的“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的证候,还可在此基础上化火生风致风火内生,引起“风”和“火”的证候。  相似文献   

14.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见地匪浅,独辟蹊径.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形成了证治一体,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及与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和效法.  相似文献   

15.
程抗  顾漫 《北京中医》2012,(2):110-111
以《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及运气学说为研究依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已发表的全文期刊的相关内容并引介相关地理学知识,详细讨论燥气、燥邪及燥证等一系列概念,注重考究历史上医家对燥的重要论述,目的在于研究燥的阴阳属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治燥特色探讨——西北燥证治法相关文献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对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有精深论述与阐发。为了从一般燥证的治法中寻找推衍在西北地区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所致西北燥证的治法,本文通过分析《温病条辨》原文及其研究文章,初步阐释了吴鞠通治燥理论和方法,其治燥特点可概括为:(1)将燥邪作为与风邪、寒邪相并列的独立致病因素,确定治燥用药性味;(2)根据燥邪胜气、复气确定治疗法则;(3)三焦分证治燥;(4)治上焦燥兼及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17.
燥为阴津滞涩干涸之疾 ,内伤外感皆可致病。外感多由天时风热过胜 ,或感秋令燥热之邪 ;内伤则多因素体阴液不足 ,精血下夺或饮食偏嗜所致。燥证以阴津耗伤为表现 ,多可见口干、舌燥、目涩等阴津不足之象。早在《内经》中即有对燥证的描述 ,如“燥胜则干” ,为燥病之病机。刘河间则补充说明燥证的病机为“诸涩枯涸 ,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燥证之治疗以滋填阴津为本 ,此乃正治之法也。然后世诸医家多胶柱固瑟 ,治燥惟知从增养阴液、补养肝肾为法 ,而常忽视阳气之气化功用在养阴中的作用。燥证的治疗虽重在滋阴补液 ,亦宜当重视阳气之气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秋燥是发于秋令的热病。有邪在肺卫,邪在胃肠,邪在肝肾之分。简曰上燥、中燥、下燥。故有"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之说。而燥气又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久晴无雨多温燥,秋深西风肃杀多凉燥。我对秋燥食治,多辨为  相似文献   

19.
燥乃秋季之主气,为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大凡由外界直接侵犯人体而发病者每称“外燥”,而因体内阴津亏乏所形成的则通常谓为“内燥”(注:笔者以为“内燥”当指“内燥证”,不当属病因学范畴,此将另撰文商讨)。然就其阴阳属性言之,是属阴寒之邪还是属于阳热之邪? 综观隋唐以前之经典名著,诸如《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对此皆无明确之记载,宋元医家亦未见有此等方面的论述。直至明末,江西名医喻嘉言氏在阐释《内经》六淫病机时,发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独遗燥气”,并对《生气通天论》“秋伤  相似文献   

20.
医海珠玉     
治燥与治火不同,治火可用苦寒;燥证则宜柔润。火郁可以发之;燥邪则宜濡之。治火可用直折;治燥只宜滋润。《温病学释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