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在药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降低药房的资金库存量,提高药房药品资金的使用率.规范药房的日常工作流程,提高药房的管理水平.方法 在住院药房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对降低住院药房药品库存金额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结果 住院药房的药品库存金额从1064802.31元降至86885.98元.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的准确率,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及公众的满意度.在住院药房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查检表、柏拉图、甘特图、鱼骨图及雷达图等手法,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主题为“提高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的准确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件数由活动首的99件/周降低到44件/周,并提高明员的互助与积极性,改进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在改进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准确率中起到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医院麻精药品的智能化管理与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河北省人民医院智能麻精药柜主要功能及操作流程。比较传统药柜与智能药柜管理模式下,调剂时间、调剂差错率及工作强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智能麻精药柜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后,实现了麻精药品发放的信息化、自动化精准管理;双人双核发的规范流程执行率达100%;同时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降低了摆药差错率(0.896% vs.0.107%)及劳动强度(降低59.77%),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麻精药品管理更加精细化。结论:智能麻精药柜的引入,推动医院麻精药品管理由粗放迈向精细,促进了医院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使麻精药品管理更规范,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精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本院药房麻精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为PDCA循环前(2018年12月~2020年1月)、PDCA循环后(2020年1~11月)两个阶段,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实施PDCA...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的实证性研究构建麻精药品全闭环追溯体系,优化药师及护士操作规范,提升麻精药品管理水平及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FMEA法识别麻精药品管理全流程的风险点,通过计算风险优先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确定优先改善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精药品管理过程中共找出处方不规范、无法完全实现批号追踪、空安瓿回收率低、废弃药品处置不规范等9个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经优化改善后,RPN值均 ≤ 20,共下降312个RPN,下降幅度达72.6%。智能麻精药品管理系统顺利运行,处方修改率由11.56%下降至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事件的发生由每月(6.67±0.58)件下降至0件;人力成本显著下降;其他诸如空安瓿回收率、麻精药品批号管理准确率、废弃药品处置规范率、麻精药品专用账册规范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MEA方法显著降低了住院药房麻精药品管理的风险。智能麻精药品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麻精药品全程可追溯,也极大便利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药房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方法药剂科的药品质量管理小组于2017年1~12月期间检查该院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2017年1~6月为PDCA管理前时间段,2017年7~12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医患纠纷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及麻精药品检出问题情况。结果药房麻精药品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PDCA循环管理后明显减少,与PDCA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PDCA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关于麻醉、精药品使用中引起的医患纠纷明显减少,与管理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 PDCA管理实施后,各项风险发生情况均明显减少。结论在药房麻精药品的管理中开展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提高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加强对近效期药品的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减少近效期药品带来的安全隐患。方法按照品管圈理论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通过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08月每月近3个月效期药品的统计数据,分析造成药品近效期的原因,拟定对策加以实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和检讨。结果经统计,近3个月效期药品个数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4.55个下降到活动后的7.66个。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解决药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可行且有效的,培养了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药师们的工作责任感和互相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更进一步对“品管圈”应用在降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损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对过去两年(2014.9 ~2016.9)我院药房药品管理应用“品管圈”前后药品管理损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品管圈活动在药品损耗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药品损耗情况制定相应的降低损耗对策.结果 自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我院住院药房药品损耗由活动开展前的354件降低198件,下降率达43.91%,接近目标值的186件.目标达标率为186/198 =93.94%.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损耗发生频次明显降低,较之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品管圈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药品管理损耗,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更进一步对"品管圈"应用在降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损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对过去两年(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药房药品管理应用"品管圈"前后药品管理损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品管圈活动在药品损耗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药品损耗情况制定相应的降低损耗对策.结果 自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我院住院药房药品损耗由活动开展前的354件降低198件,下降率达43.91%,接近目标值的186件.目标达标率为186/198=93.94%.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药房药品管理损耗发生频次明显降低,较之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品管圈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药品管理损耗,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中心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中心药房于2018年7-10月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高危药品管理(实施后),2018年1-6月实施常规高危药品管理(实施前),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率、高危药品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后工作人员的高危...  相似文献   

11.
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亦译为高警讯药物或高风险药物),最先由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s Practices,ISMP)提出,即由于使用错误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麻醉剂、精神类(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中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85例麻精药品使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和麻醉药品调剂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处方书写不规范、用药后空安瓿未收回、处方剂量含糊不清管理问题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处方审核率、药品用法用量规范率、处方专册登记率分别为100.00%、95.56%、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72.50%、75.00%、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精药品规范化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麻精药品处方开具、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值得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将SPD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医院药库麻醉药品管理中的药品采购、验收、入库、上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有助于提升医院麻精药品管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药品月盘点帐物不符药品品种数,提高盘点准确率,提升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利用品管圈,分析造成药品盘点帐物不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药品月盘点帐物不符药品品种数下降了65.9%,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医院药剂科的持续推行,提升了药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了人员自身综合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席明名  管静  汤倩  刘晓艳  鲁瑶  李炜  王俐 《中国药房》2012,(17):1593-1595
目的: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库存金额,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方法:以"降低门诊药房药品库存金额"为主题,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了3个对策群组:一是设定领药周期与警戒线,二是完善领药制度,三是制定滞销药品管理制度;有形成果方面,门诊药房药品库存金额由改善前的1 147 503.89元降至509 571.16元,目标达成率为115.50%;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员工在品管手法运用、思维开拓能力等方面的评分有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取得了良好效果,降低了药品库存金额,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临床麻醉和疼痛门诊中遇到的困惑,按照麻精药品致依赖性的药理学、依赖性特征和世界卫生组织对麻精药品致依赖性三种方式分类介绍其依赖性和成瘾性。医务人员认识和掌握麻精药品,预防和控制其依赖性和成瘾性,互相交流学习,解除工作困惑,保障其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构建医院麻精药品安全体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12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中心药房麻精药品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选取其中麻精药品处方500张,另选取实施PDCA循环前2017年1-12月麻精药品处方500张。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麻精药品处方不良问题发生情况,麻精药品的登记、空安瓿回收记录符合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麻精药品处方缺失身份证、规格书写错误、用药剂量不科学及医师签字不规范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PDCA循环前(P均<0.05)。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基本信息、批号符合率均高于实施PDCA循环前(P均<0.05)。结论PDCA循环在构建医院麻精药品安全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8,(5):591-595
目的:缩短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开展以"缩短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找出影响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时间的关键环节和因素,针对真因制订相对应的对策并实施,再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平均100张医嘱的药品调配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住院药房药品调配用时最长的2个环节"调剂医嘱"和"核对医嘱",通过采取对药品存放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及优化调配路线、加强系统信息化功能并实现大输液单医嘱电子化、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对策提高了工作效率,药品调配时间由活动前的43.99min缩短为活动后的21.77 min,目标达成率为99.24%;且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和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提高了药师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9.
李健  高欢  张莹  宋燕青 《中国药事》2018,32(11):1581-1588
目的:利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组成中心药房药品破损改善品管圈,降低中心药房药品破损率,降低因药品破损带来的损失。方法:根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心药房的实际情况,成立品管小组。通过对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的综合投票,确定以“降低中心药房药品破损率”为主题,对医院中心药房每月药品调剂、运输及贮藏中产生破损的数量及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缺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计划,对比活动开展前后药品破损率的改善情况。结果:中心药房药品破损率平均值由开圈前的293.66%降低至结圈时的95.68%,降低了197.98个百分点,并且达到了设定的标准。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恰当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能够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破损率,减少药品损失。本次活动中,圈员在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的勇气、责任心和积极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在药学人员中推广品管圈的活动,提高药学专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次数,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2013年7~12月,以“降低药品调配差错次数”为主题,在我院住院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与处置;并评价该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 针对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的真因探讨,制定一系列对策包括整理药房看似听似、一品多规药品的品种,制作特殊标识;制作特殊标识标注;改善核对药品的环境,订制药品核对专用桌;制作调配药品与核对药品的指示牌,避免有遗漏药品核对的环节;每周实施差错分享制度;每天对高频易错药品,实施交接班盘点;合理分配摆药时间段,拒绝被催促,排班设计合理化,进行调配准确度考核,与绩效挂钩等.有形成果方面,每月差错次数由之前的44.3件/月减少到9.5件/月;无形成果方面,圈员在愉悦感、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品管手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药品调配差错次数方面是可行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