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洪亮  孙贵才 《江西医药》2009,44(10):977-97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无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日常能生活能自理,效果满意。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胡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83-284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上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是66岁。临床采用Vancouver分型,其中A型6例,以及B1型2例,以及B2型4例,以及C型6例。A型为非手术,其他为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6个月。有16例骨折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C型)骨折没有愈合,并出现了螺钉断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假体周围的骨折可用Vancouver分类,其中假体稳定的A类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B1型及C型骨折,若无手术禁忌症,应行切开并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药物治疗,为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60例发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各30例,其中G~+菌51例,G~-菌6例,真菌3例,葡萄球菌属为主要检出菌,共45例,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患者根据药敏选择用药,疗效确定。结论:G~+球菌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做好患者用药教育,保证治疗疗程,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7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统计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率,设计一般基线资料调查问卷,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分析找出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其股骨假体的周围组织出现骨折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以9例行髋关节置换治疗之后假体周围组织发生骨折的伤患为对象,采用Van-couver的分型标准为其确定手术方案,观察其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疼痛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恢复、肢体长度缺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骨折全部愈合,且对位、对线情况良好,未发生假体松动、移位或断裂问题。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78%(7/9),骨折疼痛评分平均为1.3分,肢体平均短缩0.6cm。结论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后发生的假体周围骨折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医师根据骨折分型与患者素体情况,为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120-12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的临床防治方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原因和类型、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结果在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并发骨折,4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9例愈合良好,1例愈合时间分别为2.5、2.7年,最终愈合良好。10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1.5分,每例患者均>70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原因较多,如置换术操作不合理,假体规格不当等,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规范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1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3例患者治疗后骨性愈合11例,愈合率为84.6%。愈合时间为7~17个月,平均14个月,未愈合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应仔细查出骨折的具体部位,按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10.5±2.1)个月,无螺钉松动现象及钢板折断,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1±1.2)d.髋关节功能减退著显著少于未影响髋关节功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龙  刘英 《河北医药》2006,28(10):976-977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髋关节重建对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近年来随着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的增加,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文献报道发病率0.9%~2.1%[1].假体的存在使其治疗更为棘手,尤其是对高龄体质差、有严重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的患者,其治疗难度更大,如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我们自2001年至2005年,应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髋置换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有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38例,包括初次置换术195例,翻修术43例.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30例,按照Vancouver分型,A型骨折1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15例.根据其骨折类型给予捆绑带环扎治疗,记忆合金环抱器及异体皮质骨植骨治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中骨折30例患者,经术中及时处理,随访12个月至25个月,骨折均愈合,Harris评分(90±3)分.结论 骨质疏松,术中操作不当,假体型号选择不匹配,周围软组织松解不彻底是术中骨折的主要原因,对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技巧,骨溶解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根据Vancouver分型对术中骨折给予相应处理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假体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膝关节翻修术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感染病原,并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KSS、HSS与OK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28例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3±10.1)岁,截止到末次随访,除1例患者死亡(死于心肌梗死)失访外,其余27例患者平均随访25.7个月(13~39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复发。患者术前KSS评分平均(34.19±13.00)分,末次随访时平均(76.37±16.46)分;术前HSS评分平均(36.03±13.3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71.24±16.39)分;术前OKS评分平均(16.62±3.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43±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情况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通过一期膝关节翻修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15例A1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28例B1型患者选择异体皮质骨板,同时给予钢板钢缆固定或者钢丝环扎固定,7例B2型患者主要选择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混合植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股骨假体均十分牢固,未出现松动现象。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均呈良好状态,愈合正常,未出现畸形现象,无骨折不愈合或者延迟愈合现象,无断端骨质吸收现象,未出现局部感染现象,未出现术后并发症。50例患者骨折皆完全愈合,未出现肌萎缩及患肢疼痛症状,机体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为2~5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4.5个月。参照Harris相关的评分标准,30例治疗结果为优,18例为良,2例为差,优良率为96%。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参照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文献报道为0.1%~3.2%[1].由于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一般的接骨板、髓内钉均难以应用,而采用钢丝或箍带环扎,骨折再移位几率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这类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文献报道为0.1%~3.2%[1]。由于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一般的接骨板、髓内钉均难以应用,而采用钢丝或箍带环扎,骨折再移位几率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这类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按Vancouver分型,A1型6例,采用保守治疗;B1型21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B2型3例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混合植骨。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年,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无畸形愈合,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均愈合,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普及,临床上老年人外伤性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逐渐增多。由于髓腔内金属假体的存在,加之老年患者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量下降和内科疾患,这类骨折在处理上较为困难,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近年来5例老年人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9年12月~2005年2月,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老年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2~75岁。其中自行跌伤4例,交通伤1例。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原发病:4例为股骨颈骨折,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实施骨折内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结果在患者手术后随访2~6年,所有患者的骨折均获得了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6.5个月,随访时有较好的髋关节功能。结论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实施术前计划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林 《江西医药》2021,56(6):814-816
目的 分析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5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非感染组460例,分析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糖尿病史、贫血、术前4周吸烟饮酒史、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身体质量指数、术前AIB水平、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贫血、身体质量指数过高、术前低AIB水平、手术时间过长均是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贫血、身体质量指数过高、术前低AIB水平、手术时间过长均是患者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周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134-135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患者病例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得知,96例患者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者12例,发生率为12.5%,其中包括A型骨折者5例,B型骨折者1例,C型骨折者6例,依照患者的骨折类型针捆绑带环扎术、记忆合金环抱器以及异体皮质骨植骨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较多,在术中应给予高度注意,在发生骨折后应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