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种手术方法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2年5月采用青光眼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AGV)及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30例NVG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AGV植入术,20例行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后两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间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眼压与术后各组眼压相比均有显著下降。AGV 植入组与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中AGV植入组眼球疼痛、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P<0.05)。结论:AGV植入组术及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新生血光性青光眼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因其是破坏性手术,仅适用于晚期青光眼和绝对期青光眼。AGV植入组术对有一定视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各类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患者进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是否消退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85.7%术后第1天眼压下降,术后1周眼压正常者86%,术后1个月正常的92%,其中有5例行视网膜激光术后视力轻度下降,其余激光治疗前后视力,引流阀植入手术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出血4例,无一例发生引流管移位,术后1 d出现早期Ⅰ度浅前房者15例,Ⅱ度浅前房者3例,前房消失2例,通过前房注入粘弹剂成形,后均好转。术后1周出现Ⅰ度浅前房8例,Ⅱ度浅前房1例,前房消失0例,术后1个月前房均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激光治疗后就有所减少18例,术后1 d减少7例,术后1周明显减少28例。术后1个月明显减少或消退30例(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快速控制眼压,术后出血及浅前房的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B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术后随访 6~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眼球外形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眼压控制率和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及眼球萎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确切,不仅能长期有效地控制眼压,而且能很好地保留眼球外观,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青光眼阀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10月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 mg/0.05 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行青光眼阀植入术和全视网膜光凝。其中8例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 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后3~7 d,18例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注射后患者眼压无特殊波动,植入青光眼阀及全视网膜光凝后,患者平均眼压由入院(60.55±9.89) mmHg,P<0.05)降至出院(15.58±2.58) mmHg, P<0.05)。随访3 mo后,视力提高和不变15眼,视力下降5眼。手术完全成功12眼,部分成功5眼,失败为3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39例(39眼)NVG患者。其中,对17例(17眼)患者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照组),22例(22眼)患者行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观察组)。记录术后视力、眼压、炎症、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18个月眼压较术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术后1周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6个月、18个月2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8个月虹膜新生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回退,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期前房变浅、引流管阻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相比,采用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既增加了房水外流,又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NVG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26-828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方法对比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有完整资料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4例,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穿刺组24例(24眼)采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冷凝组20例(20眼)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起疗效。结果:两组均可收到较好疗效,组间治疗后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周穿刺组眼压较冷凝组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穿刺组治疗成功率83.3%优越于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治疗成功率75.0%)。结论:采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和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新生血光性青光眼都可收到较好疗效,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适用于晚期青光眼和绝对期青光眼和视力差的患者,相比而言,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更有效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例行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结果术后随访6月~1年,11例眼压控制在10-21mmHg,有效率达76.92%,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球结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低眼压等。结论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是基层医院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方法:14例NVG患者进行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术后6mo平均眼压(18.65±4.75)mm Hg,成功率为71.43%,术前平均眼压为(58.66±5.57)mmHg,术前术后眼压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显著地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住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20例(2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1周内20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术后最后一次随访发现,20眼中仅有3眼联合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其余17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达到8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眼压(15.31±4.2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9.03±12.8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视力提高者8眼(40%),保持不变者10眼,下降2眼。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早期的短暂性浅前房、高眼压及晚期的滤过道瘢痕纤维化。结论 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焦作同仁医院收治的84例绝对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和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绝对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5例35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1周均给予雷珠单抗0.5 mg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其中18例18眼接受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另外17例17眼接受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9个月,分别对2组的术后眼压、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不同时期眼压(术后9个月内)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2组眼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提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比小梁切除术,具有更为持久的降压作用,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术后随访6~18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8眼,提高12眼,下降3眼.术后眼压控制的有效率达到86.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8月32例接受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者16眼,视力无改变者12眼,视力下降者为4眼,术前眼压为28~ 67 mmHg,平均眼压为(44.3±8.9)mmHg,术后末次随诊时眼压为7.5~23.8 mmHg,平均眼压为(15.2±3.7)mmHg,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早期浅前房、术后早期高眼压、前房出血等,手术成功率82%.结论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为难治性青光眼开辟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注意手术技巧可减少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4例(24只眼)NVG患者施行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并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以随访结束时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无严重并发症为手术成功标准,降眼压药物控制下眼压〈21 mm Hg为条件成功标准。随访13~26个月,平均(18.05±3.81)个月。结果:24例NVG患者中,1例合并细菌性角膜溃疡穿孔予取出引流盘,1例出现顽固性浅前房并角膜失代偿,7例需降眼压药物治疗,15例获得成功。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NVG成功率为66.67%,条件成功率为83.33%。术前平均眼压(40.24±13.80)mm Hg,随访结束时平均眼压(15.14±8.56)mm Hg,较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视力维持术前水平10例(41.67%),视力提高14例(58.33%)。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暂时性前房出血6例(25.00%)、浅前房10例(41.67%)、结膜瓣松脱4例(16.67%),经治疗后均好转;远期并发症有并发性白内障1例(4.17%)、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4.17%)。结论: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为治疗NVG的有效手段,能显著降低眼压,且远期疗效肯定,挽救患者残余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与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7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36例36眼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组(B组)34例34眼,术前3天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0.5 mg),待药物起效后分别行两种术式治疗,术后不同时间段随访1年,分别对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A组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绝对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相对手术成功率及失败率两组间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可有效控制眼压,前者对远期的眼压控制及视功能的稳定性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16.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萌姗  陈勇明 《海南医学》2009,20(10):32-33,1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C)的疗效。方法对30例30只眼NVG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10例,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术13例,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凝+次全视网膜冷凝术7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眼痛症状、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随访10-28个月。结果患者出院时的平均眼压:A组为(28.08±5.11)mmHg,B组为(20.60±6.28)mmHg,C组为(19.43±7.07)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4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40%,B组10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76.9%,C组4例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57.1%。结论对于不同病情的NVG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传统睫状体冷凝术在缓解疼痛及降低眼压方面作用明显,但疗效欠稳定,术后并发症多。小梁切除+睫状体冷凝+次全视网膜冷凝术手术要求较高,容易引起新生血管出血。对于晚期病例合并屈光间质浑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选择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住院行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100例(10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1 d、1周、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观察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眼压、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眼压(39.5±9.7)mm Hg;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9.2±8.9)、(11.8±3.8)、(13.7±4.8)、(16.9±5.3)、(16.9±6.8)mm 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6,P〈0.05)。FP-7Ahmed引流阀植入术完全成功率为81%(81/100),部分成功率为11%(11/100),总成功率为92%(92/100);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引流管阻塞1例、引流管暴露2例、引流管接触晶状体5例,对症治疗处理后眼压均可控制。结论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型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及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纯改良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单纯组8眼)或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联合组8眼)的14例(16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3、6、12个月。结果术后患者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及数量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用药种类及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型Ahmed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减少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种类及数量,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68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60例(67眼)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前房角开放程度及视力变化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眼压为(13.35±1.96)mm Hg,前房角开放程度为(64.86±6.38)°,视力(0.76±0.35),而B组患者术后眼压平均为(24.44±2.46)mmHg,前房角开放程度(87.32±8.96)°,视力(0.52±0.19),A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8%,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预后良好(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优于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