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片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普通通量血液透析模式,B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C组患者在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三组透析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生化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微炎症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C组患者BM I、M AC、TSF、TP、ALB升高(P<0.05),且高于A组(P<0.05);hs-CRP、IL-6水平降低(P<0.05),且低于其他两组;TNF-α明显降低(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复方α酮酸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微炎症状态控制良好,优于单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或普通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血必净联合西药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在西药辛伐他汀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中药血必净,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脂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总胆固醇联合用药组为(5.35±0.54)mmol/L,对照组为(4.22±0.36)mmol/L;白细胞介素-6联合用药组为(10.25±1.27)ng/L,对照组为(13.35±1.54)ng/L;肿瘤坏死因子联合用药组为(13.29±2.31)ng/L,对照组为(16.57±2.37)ng/L;C-反应蛋白联合用药组为(8.32±1.29)mg/L,对照组为(10.28±1.05)mg/L。联合用药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必净联合辛伐他汀不仅可以调节血脂,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改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血脂代谢的效果。方法:将3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规律透析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复方α-酮酸,每日3次,每次4~8片,观察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浆清蛋白明显提高(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浆清蛋白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予以合理的药物结合复方α-酮酸治疗,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及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复方α酮酸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改善微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并给予复方α酮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营养不良-炎症反应评分(MIS)、测定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肌酐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应用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复方α酮酸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降低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百令胶囊联用复方α-酮酸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用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119名,首先按照不同的原发病将患者分层,再将同一原发病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62名,对照组患者57名;两组患者分别在开始观察时、1个月、3个月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治疗组患者连续应用百令和复方α-酮酸三个月,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HS-CRP及IL-6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令胶囊和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缪立英  何小舟  刘金凤  邢昌赢 《江苏医药》2012,38(20):2428-2430
目的 观察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MHD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对照组给予正常蛋白饮食.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结果 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的血磷分别为(1.81±0.12) mmol/L和(1.79±0.13) 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27±0.14) mmol/L和对照组的(2.31±0.09) mmol/L和(2.28±0.12) mmol/L(P<0.05);治疗3个月,治疗组血清iPTH为(174.1±71.2)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11.2±98.3)pg/ml(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有效降低MHD患者的血磷和血清iPTH.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6,(5):1133-1135
目的:评价人工虫草制剂对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及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70岁以上(含70岁)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虫草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微炎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改良定量量表(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虫草制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微炎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单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以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频率和时间相同(3次/周,4 h/次)。观察组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透析后缓慢静注,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L-1β、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孙福云  孔令茹  王海涛 《河北医药》2012,34(9):1311-1313
目的 探讨虫草菌粉和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102例,随机分均治疗组(n=83)和对照组(n=49),治疗组患者连续应用虫草菌粉和复方α-酮酸6个月.2组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营养指标: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10;动脉硬化指标: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例数(百分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动脉硬化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虫草菌粉和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M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并评价其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依次为(5.10±0.76)mg/L、(7.73±1.04)ng/L、(1.17±0.13)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择COPD患者47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8、hs-CRP,以周期体检健康者47例作为对照。结果:COPD患者治疗前IL-8水平为(1.91±1.69)ng/L,治疗后为(1.29±1.52)ng/L,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hs-CRP治疗前为(56.09±32.11)mg/L,治疗后为(7.29±2.05)mg/L,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结论:IL-8、hs-CRP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测血脂、脂蛋白[Lp(α)]、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起始hs-CRP正常参考值3 mg/L为分界点分为CRP正常组(54例)与CRP升高组(66例),观察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CRP升高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CRP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PTH)、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后,观察组血清PTH浓度为(37.89±9.61)pmol/L,与透析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透析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CRP、SAA、IL-1β、IL-6、TNF-α浓度分别为(5.69±2.66)mg/L、(12.39±3.67)mg/L、(1.44±0.27)ng/L、(11.12±4.06)ng/L、(2.68±0.33)ng/L,与透析前及对照组透析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毒素清除效果相当,两种透析方法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甲状旁腺素,但血液透析更容易引起慢性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COPD急性加重期兼瘀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3-3.6) ng/L、(1.3±0.3) ng/L、(16.9±3.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33.9±3.4)ng/L、(1.6±0.2)ng/L、(23.1±3.9)ng/L](P<0.05);观察组FVC、FEV1、FEV 1/FVC分别为(2.6±0.2)L、(1.3±0.3)L、(88.5±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4±0.2)L、(1.5±0.4)L、(83.2±9.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优于对照组(88.4%);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痰热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能更有效的控制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28±1.76)、(5.11±1.7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74±2.19)、(7.32±2.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6.41±1.52)mg/L,TNF-α(24.18±5.72)ng/L, IL-6(13.72±2.2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8.36±1.27)mg/L、(30.61±4.28)ng/L、(17.63±2.54)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海洋 《安徽医药》2014,(9):1733-1734
目的研究单抗血小板治疗与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规范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9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A组(单用阿司匹林,n=50),B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n=40)。A组患者接受每天100mg阿司匹林治疗,B组患者接受每天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的联合治疗,治疗7d和30d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经过7d治疗,A、B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与治疗前水平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A组:(6.15±1.39)mg·L^-1 vs(9.18±1.62)mg·L^-1,P〈0.01;B组:(4.99±1.62)mg·L^-1vs(10.29±1.47)mg·L^-1(P〈0.05);肿瘤坏死因子-α,A组:(90.99±28.91)ng·L^-1vs(117.20±37.13)ng·L^-1(P〈0.05);B组:(74.32±21.83)ng·L^-1vs(115.27±32.11)ng·L^-1(P〈0.01)。治疗30d后,A、B两组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3.49±1.53)mg·L^-1和(2.40±1.17)mg·L^-1(P〈0.05);肿瘤坏死因子-α(63.28±29.01)ng·L^-1和(43.95±17.10)ng·L^-1(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产生抗炎反应,长期联合治疗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另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者、对照组)血清hs—CRP、HCY、PC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HCY、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HCY、PC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HCY、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3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血液透析组,比较2组MMP-10水平;根据颈内动脉彩超结果将血液透析组分为AS组和非AS组,比较2组间MMP-10、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PROCAM评分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等水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MMP-10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组 MMP-10水平(1263.08±698.28)ng/L高于正常对照组(749.27±340.08)ng/L(P<0.01),AS组MMP-10水平高于非AS组[(1420.30±786.25)ng/L vs(971.10±355.18)ng/L,P<0.05]。血液透析组MMP-10与年龄、CRP、cIMT及PROCAM评分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14)。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MMP-10水平升高,并与A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江平平 《淮海医药》2021,39(1):24-27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HFH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α酮酸片.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上臂周径(MAC)、肱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及醒脑静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严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醒脑静+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各25例.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1、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并与20名体检者健康(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TNF-α和IL-6[对照组:治疗前(77±7)ng/L、(34±10)μmol/L、(2.6±0.1)ng/L、(31.3±3.2)ng/L,治疗后(68±6)ng/L、(48±10)μmol/L、(2.2±0.2)ng/L、(26.3±3.1)ng/L;观察组:治疗前(78±7)ng/L、(35±11)μmol/L、(2.6±0.2)ng/ml、(32.4±3.1)ng/L,治疗后(62±7)ng/L、(57±9)μmol/L、(2.0±0.3)ng/ml、(22.6±3.2)ng/L]与正常组[(55±9)ng/L、(57±14)μmol/L、(2.0±0.4)ng/ml、(16.6±2.8)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TNF-α、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TNF-α及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中内皮素1、TNF-α和IL-6明显升高,一氧化氮水平降低,醒脑静治疗后可降低内皮素1、TNF-α和IL-6,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具有改善急性酒精中毒病理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