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4.
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因素和药物成分间的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煎煮时间与大黄素和淫羊藿甙量呈负相关;加水量与大黄素量呈负相关,而与淫羊藿甙呈正相关;浸泡时间与三种成分呈负相关,但影响较小;大黄素和淫羊藿甙受制剂工艺影响较大,而芍药甙几乎不受影响;制剂工艺对中药复方成分的影响为36%,64%的变异可能是由于中药配伍所引起,即配伍对中药成分和药效影响更大。典型相关分析对于中药复方制剂工艺和配伍与成分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细粉技术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被药学研究界广泛关注的一种中药加工生产方法,具有促进药物成分溶出、简化制剂工艺、保留生物活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口感、节约药材资源等优势[1].羚羊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的作用,在我国的中药历史中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应用,是一种名贵中药,一般以散剂或粉末入药用于临床.为了探讨中药制剂应用超细粉技术的临床价值,本文分别选用400目的超细粉体羚羊角和100目的粗粉体进行动物体实验,以便为临床的超细粉技术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制剂工艺设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影响中成药质量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中药制剂工艺的质量控制,必须抓好3个环节:①对该方剂所用的药料和辅料确定具体要求;②对半成品要设计合理的提取工艺;③对成品的质量控制订出可靠的定性定量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药制剂技术是一个开放体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成功应用,提高了中药制剂技术的水平。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中药制剂的复杂性,中药制剂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中药能否走向世界的根本就在于能否实现中药制剂的现代化,以药效学为着眼点,采用各种新的制剂成型技术对中药复方或单味药进行精提纯化。 相似文献
8.
9.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药物复方制剂和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药物复方制剂和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屈凌波,相秉仁,安登魁(中国药科大学分析计算中心南京210009)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模拟人脑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主要借鉴了人脑神...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上海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况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法,对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重点了解上海市7项适宜技术开展情况,系统评价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实施的技术和效果。结果:7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具有有效率高(84.21%)、中医药服务量增高(44.90%),患者满意度高(82.11%)的优势,但亦有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存在适应病例较少(50.00%)、收费混乱(33.52%)、经费紧缺(24.18%)的问题。结论:上海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在上海市和其他地区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电泳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析技术。因其兼有电泳和色谱技术的双重优点,以高效、高速、高灵敏度和高自动化而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分离、分析手段之一。尤其近几年,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呈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本文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概述、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对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特性的影响,建立简便、快捷的辐照中药颗粒制剂检测方法。方法 2种中成药颗粒(妇乐颗粒和抗感解毒颗粒)样品分别经剂量率为1.0kGy/h,剂量为0、0.1、0.3、0.7、1、3、5、7、9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用顺磁共振波谱检测仪对样品ESR波谱特性进行检测,样品量为0.05g,每个样品3次重复。结果辐照前后ESR波谱峰值有明显差异,ESR信号强度随辐照样品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样品在室温下保存120d,ESR信号强度随时间虽有变化,但仍处于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的水平。结论利用ESR波谱法可简便、快捷、有效地鉴别中药颗粒制剂是否经辐照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