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单独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患者的麻醉会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实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28例的A组和B组,A组患儿单独使用舒芬太尼,B组患者食用舒芬太尼符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质量效果。结果麻醉效果比较,B组患儿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麻醉结果还表示,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各有优缺点,单独使用不良反应较小,复合使用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短于单独使用。在临场麻醉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身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个性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全身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F组)各30例,术中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TCI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后30min、6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SF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P<0.05);与RF组相比,SF组患者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手术后30min、60min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均可提供有效全身麻醉,但舒芬太尼更有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及稳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苏醒,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麻醉及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期间的循环影响和复苏情况。方法腹部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级,男22例,女28例;年龄(45.6±11.7)岁,体质量(53.4±8.0)kg。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n=25)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BR组,n=25)。应用TCI-Ⅰ型靶控注射泵,以血浆浓度为目标分别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术中根据临床需要间断推注顺苯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于手术完毕时停药。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3 min BS组SBP、DBP、HR无明显改变,开始输注丙泊酚后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BR组SBP、DBP、HR下降明显(P<0.05),该组输注丙泊酚后用阿托品2例。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切皮及切皮后3 min、拔管后3 min SBP、DBP、HR无明显改变。停止输注丙泊酚至拔管时间BS组和BR组分别为(13±2.3)min和(10.1±2.6)min,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苏醒期BR组发生躁动6例,而BS组未发现。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均能较好用于麻醉诱导及维持,但就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复苏质量而言,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镇痛及镇静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在麻醉前(T_0)、插管时(T_2)、切皮(T_3)、腹腔探查时(T_4)的HR、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诱导后3min(T_1)、拔管(T_5)的HR、DBP、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苏醒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第1次主诉需要镇痛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在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60、90、120min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O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苏醒速度稍慢,但术后镇痛效能更好,而瑞芬太尼术后苏醒快,但疼痛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建昌县人民医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麻醉的方法采取的是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组则用瑞芬太尼替代舒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躁动、恶心呕吐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苏醒的时间、苏醒后拔管时间、患者产生痛感时间、使用丙泊酚量。结果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躁动、恶心呕吐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苏醒的时间、苏醒后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患者产生痛感时间晚于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其应用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并维持生命平稳,缩短麻醉后的恢复时间和加速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3-2007年胸外科择期开胸手术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均21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为主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相关时间、术后30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SF组麻醉术中循环较稳定,苏醒与R组无差异,术后30minVAS评分R组高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比瑞芬太尼更优越、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及丙泊酚4μg/ml, S组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6 ng/ml及丙泊酚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D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 ng/ml及丙泊酚3μg/ml, S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3 ng/ml及丙泊酚3μg/ml。结果 D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拔管时HR及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在插喉罩后1 min、气腹后15 min、拔喉罩时的HR及MAP低于D组(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为87%, D组镇痛满意度为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苏醒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快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在苏醒30min和苏醒1h两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晓玲  黄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00-270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病人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和瑞芬太尼组(R),每组2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为主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相关时间、质量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麻醉术中循环较稳定,苏醒亦快,术后疼痛程度轻。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比瑞芬太尼更优越、安全,苏醒质量更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40)和舒芬太尼组(n=40)。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滴注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瑞芬太尼组给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监测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瑞芬太尼组手术期间各时刻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芬太尼组麻醉后10 min、手术30 min后、术毕、术毕后10 min心率和麻醉后10 min、手术30 min后、术毕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时间、睫毛反射消退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芬太尼组术中体动次数和术中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芬太尼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低于瑞芬太尼组(17.50...  相似文献   

11.
1. The response of the sino-auricular node to direct injection of acetylcholine in the artery supplying the nod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dog.  相似文献   

12.
冰片对大鼠体内利福平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冰片对利福平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大鼠分为单用组和合用冰片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经时过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合用组和单用组的T1/2ka分别为 1 8 36min和 2 2 70min,T1/2ke分别为 5 6 9 79min和 4 35 5 2min,Tmax分别为 94 0 3min和1 0 2 0 6min ,Cmax 分别为 1 2 6 2 μg/mL 和 8 70 μg/mL,AUC分别为 1 1 6 30 6 4 ( μg·min) /mL 和6 4 32 80 ( μg·min) /mL。冰片可显著提高利福平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明显改善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方法:将移植复制B细胞淋巴瘤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电脉冲组、单纯化疗组和电脉冲与化疗药物结合组,即口服亚剂量化疗药物30min后直接通过铂金电极电刺激肿瘤组织,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大小、转移及存活情况。结果:电化学疗法合用比单纯化疗组抑制肿瘤效果显著,且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电化学疗法有助于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OME)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志愿者口服OME,每日2次,每次20mg,共2d。采用自身服药前后对照,测定服药前后各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Ⅷ:C、Ⅸ:C。结果OME对PT、FIB无影响,而能使APTT缩短,Ⅷ:C、Ⅸ:C增高;Ⅷ:C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Ⅸ: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E能够提高Ⅷ:C水平,增强人体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研究间苯三酚用量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初产妇400例,根据间苯三酚用量的差异性分为甲组150例(40mg)、乙组150例(80mg)、丙组100例(120mg),将三组初产妇的用药后产程时间、宫口开大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对。结果三组初产妇对比活跃期、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和乙组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三组初产妇用药后40min、用药后2h的宫口开大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静脉注射间苯三酚120mg能够加速产程进展,不良反应少,能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甘草水煎液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膜通透性增高模型、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甘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甘草水煎液可以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降低腹膜通透性及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增生。结论甘草水煎液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今幸胶囊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今幸胶囊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按高、中、低3个剂量组、1个正常对照组和1个阳性对照组随机分组,分别观察小鼠游泳试验结果并测定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乳酸、肝糖原)。结果受试物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相比,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中尿素氮水平、乳酸含量降低,且均以中、高剂量组与之差异明显(P〈0.05);肝糖原含量升高,以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生化指标的改变与抗疲劳试验的结果相符.结论今幸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振玉 《北方药学》2005,2(5):54-59
通过硬度关系式的建立,介绍了影响大蜜丸硬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对大蜜丸硬度的控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蜜量、蜂蜜粘度、粉碎程度、填充关系等.利用实验证明了公式关系成立,为利用影响蜜丸硬度的影响因素控制大蜜丸硬度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对中药生产基础理论的突破性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