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海菖蒲黄酮FEA(Enhalus acoroides in flavonoids, FEA ) 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浓度为1 μg/mL的LPS刺激RAW264.7细胞6个小时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的海菖蒲黄酮FEA作用RAW264.7细胞20 h,采用ELISA方法测定RAW264.7细胞分泌的NO、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IκBα、P-IκBα、p65、P-p65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海菖蒲黄酮FEA可以抑制由LPS刺激RAW264.7细胞引起的NO、TNF-α、IL-1β和IL-6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磷酸化蛋白IκBα和p65的表达量。结论 海菖蒲黄酮FEA可以减少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和抑制NF-?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改善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衍生物体外抗炎及防治小鼠脓毒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901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①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ELISA法测定FM0901对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变化;②小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考察FM0901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及NO的影响,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及生存率。结果①FM0901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TNF-α、IL-6和NO释放,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②FM0901降低脓毒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NO的含量,改善小鼠的状态,低剂量组提高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结论FM0901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对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O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细胞模型,采用Griess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SAaB干预下,RAW264.7炎症细胞中的NO、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RAW264.7细胞在LPS(10 mg·L~(-1))诱导下,NO、iNOS、TNF-α、IL-6的含量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SAaB(0.3、3、30 mg·L~(-1))可明显降低RAW264.7炎症细胞中NO、iNOS、TNF-α和IL-6的含量(P<0.01),且明显下调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SAaB可通过调节NF-κB-iNOS-NO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甘草内生菌代谢物的体内外抗炎作用。方法 96孔板中接种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模型组加入1 mg·L-1脂多糖(LPS),各受试药物组分别加入10,20,40 mg·L-1甘草水提液浸膏或内生菌发酵物,2 h后再加入LPS1 mg·L-1培养,检测NO、IL-1β、PGE2的含量。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01 mL·g-1,甘草水煎液组给予甘草水煎液0.95 g·kg-1,各内生菌代谢物组给予甘草内生菌发酵物0.95 g·kg-1,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 mg·kg-1体质量LPS,制备急性肺炎模型,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按5 mg·kg-1体质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给药。6 h后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中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 与LPS模型组比较,40 mg·L-1时,甘草浸膏组、5组内生菌代谢物组(JTZB006、JTZB018、JTZB059、JTZB060、JTZB063)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的NO、PGE2、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同一质量浓度(40 mg·L-1)的甘草浸膏组比较,JTZB006、JTZB060组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的PGE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甘草水煎液组、3组内生菌代谢物组(JTZB006、JTZB060、JTZB063)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及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均显著降低,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甘草水煎液组比较,JTZB006、JTZB060、JTZB063组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3株甘草内生菌代谢物(JTZB006、JTZB060、JTZB063)对LPS诱导的炎症模型具有体外及体内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竹节参齐墩果烷皂苷(chikusetsu oleanane saponin,CO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的SIRT1活性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释放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分析COS对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核转运的作用。结果 COS在25~300 mg·L~(-1)与1 mg·L~(-1)LPS共培养时,对RAW264.7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LPS组相比,COS能有效抑制NO释放和抑制TNF-α、IL-1β的分泌;还能抑制NF-κB的核移位,上调SIRT1的表达。结论 COS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COS上调SIRT1表达,促进NF-κB去乙酰化作用,从而抑制NF-κB的核移位,减少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甘草内生菌菌株对痰浊阻肺型大鼠干预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与宿主甘草对痰浊阻肺型大鼠的干预作用,筛选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方法 Wistar大鼠130只,♀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水煎液组及不同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组。模型组及干预组采用SO2烟熏和冷风刺激10 d诱导痰浊阻肺模型,干预组在造模6 d起灌胃干预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清醒无创状态肺功能检测,分光光度法测定气管酚红排泌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白介素IL-17、IL-23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JTZB005、JTZB006、JTZB058、JTZB063组大鼠的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与宿主甘草水煎液组相比,JTZB005、JTZB058与其作用相当。这4株有效菌株可显著降低大鼠酚红排泌量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3的含量(P<0.05),并与水煎液作用相当。结论 筛选出4株对痰浊阻肺大鼠具有治疗作用的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且与其宿主有相似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玉簪花提取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和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影响。方法 建立脂多糖与人干扰素-γ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用玉簪花提取物预处理模型细胞,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玉簪花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哮喘,末次给药24 h后,分析小鼠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的数量,吉姆萨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NO的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与TNF-α的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的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及病理变化。结果 玉簪花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卵清蛋白模小鼠炎症细胞和嗜酸粒的数量,减少NO生成,降低IgE的含量,显著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的水平以及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论 玉簪花提取物对细胞炎症模型和哮喘气道炎症模型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为其治疗哮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含药血清的体外抗炎作用。方法 SD大鼠经灌胃连续给予夏枯草提取物,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取血,收集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制备得到的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 264.7)增殖度的影响。将RAW 264.7细胞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均给予1μg/mL的脂多糖(LPS)造成炎症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不同提取物的含药血清孵育24 h。采用ELISA法比较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夏枯草各提取物含药血清对RAW 264.7的增殖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的夏枯草氯仿提取物含药血清均能降低IL-6和NO含量(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的夏枯草氯仿提取物含药血清还能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P<0.05)。结论 夏枯草氯仿提取物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炎症模型中炎性因子含量,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行优化,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以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为指标,优化LPS诱导浓度、时间及阳性药地塞米松(DEX)孵育时间,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结果 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随LPS诱导浓度、时间增加而升高,但当LPS质量浓度超过100 ng/mL、诱导时间超过12 h后,TNF-α分泌水平趋于平缓;LPS为20 ng/mL、诱导12 h的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DEX对TNF-α分泌抑制作用随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孵育4 h后,TNF-α分泌抑制作用趋于平缓。异喹啉类生物碱呈现不同程度TNF-α分泌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及R基团烷氧基取代等密切相关。结论 LPS为20 ng/mL、诱导12 h能较好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异喹啉类生物碱的TNF-α分泌抑制作用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R基团取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秋海棠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制备秋海棠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 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活化,不同溶剂提取物作用24 h后,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 秋海棠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能极显著抑制TNF-α、IL-1β、NO的含量(P<0.01),秋海棠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极显著抑制NO的含量(P<0.01)。 结论:秋海棠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红毛五加茎皮中有效成分的抗炎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样细胞RAW264.7,测定红毛五加萃取物氯仿洗脱部分对细胞上清液PGE2、TNF-α、NO、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纯氯仿洗脱部分40mg/L剂量组产生的PGE2为(79.57±12.50)pg/mL,TNF-α为(291.6±40.7)pg/mL,NO为(26.2±2.9)μmol,与LPS刺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mg/L剂量组产生的PGE2为(95.20±11.20)pg/mL,TNF-α为(358.6±37.9)pg/mL,NO为(28.3±3.2)μmol,与LPS刺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纯氯仿洗脱部分40mg/L剂量组、10mg/L剂量组产生的IL-10分别为(229.4±39.0)pg/mL、(243.7±47.7)pg/mL,与LPS刺激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毛五加正丁醇萃取部分经氯仿洗脱部分能够抑制炎症因子PGE2、TNF-α、NO的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藁本内酯(Lig)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1、2.5、5、10、20 μmol·L-Lig作用于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加1μg·mL-1LPS刺激构建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一步法检测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释放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NOS的水平;将LPS注入小鼠侧脑室构建体内神经炎症模型,术前30 min及术后6h于腹腔注射30 mg· kg-1Lig,造模后24h取大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AP、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 经Lig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细胞分泌NO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TNF-α、IL-6、iNOS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Lig能显著降低小鼠海马区GFAP、TNF-α的表达(P<0.01).结论 Lig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小鼠体内外的炎症反应,提示Lig对神经炎症相关的多种疾病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部位F022对脂多糖(LPS)刺激鼠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腹腔内单核细胞,实验设计为6组。其中,实验组根据F022浓度分为1%、0.5%、0.25%、0.125%4组,分别加入板蓝根F022部位液后再加入LPS液;LPS阳性组仅加入LPS液;阴性组加入1%F022液。之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3种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LPS可刺激鼠单核细胞过度释放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NO;与阳性组比较,实验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部位F022对LPS刺激鼠单核细胞过度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释放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5%以上。LPS组能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β、IL-6、TNF-α及NO。吡格列酮能明显抑制LPS引起的这些作用,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阻断剂GW9662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LPS引起的IL-1β、IL-6、TNF-α及NO增加的抑制作用。与LPS组相比,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5μmol·L-1)亦能有效对抗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IL-1β、IL-6、TNF-α及NO分泌的增加;特异性iNOS抑制剂SMT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NO分泌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莰醇(broneol)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C57♂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莰醇组、地塞米松组,气道内滴入LPS制备ALI模型。LPS滴入后6、12、24 h,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角化生长因子(KC)等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和上皮细胞(MLE-12),1、3、6、9、12、24 h后,测定MHS中TNF-α、IL-6含量及MLE-12中KC值、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含量。结果莰醇可明显抑制TNF-α、KC、IL-1β的分泌,对IL-6的早期作用不明显,但用药后24 h有一定后期效应。莰醇在6、12 h时间点,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莰醇对MHS细胞分泌TNF-α没有明显影响,对IL-6的分泌抑制作用后期更明显,对MLE-12细胞分泌KC和MIP2的抑制作用在LPS刺激后期均明显。结论莰醇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相关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二妙散对巨噬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二妙散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二妙散水煎液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LPS (100 ng·mL-1)及不同浓度(0.1,1.0,10 mg·mL-1)的二妙散水煎液共同作用RAW264.7细胞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RAW264.7细胞NOS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二妙散水煎液在0.01~100 mg·mL-1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与LPS诱导的模型组相比,二妙散水煎液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P<0.05)、升高IL-10的含量(P<0.05),且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中M1分化标记物IL-1β、IL-6的mRNA水平(P<0.05)及NOS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 二妙散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1促炎方向分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复方金银花外洗液的体外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ELISA法观察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的分泌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TNF-α、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在0~210μL/mL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金银花外洗液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金银花外洗液中、高剂量组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中TNF-α、IL-6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不同浓度外洗液处理后,炎症因子TNF-α、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金银花外洗液在细胞水平的主要抗炎作用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黑灵芝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黑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黑灵芝多糖作用于正常的和LPS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代谢MTT活力;Griess法测定NO的产生;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的分泌水平。结果黑灵芝多糖对细胞代谢MTT活力有增强作用;在20~160mg·L-1范围内,多糖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正常的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1β,增强免疫;而巨噬细胞经LPS激活后,与LPS组比较,多糖不同程度地抑制NO、TNF-α、IL-1β的过量分泌。结论黑灵芝多糖能有效地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可改善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C)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LPS组、SAaB组和阻断剂组。ELISA法和Griess法分别测定各组AC培养液中TNF-α和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AC磷酸化JNK和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AC的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C在LPS(10mg.L-1)刺激下TNF-α和NO的分泌、磷酸化JNK1、磷酸化c-Jun和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特异性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10μmol.L-1)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TNF-α和NO产生增加以及磷酸化ATF-2蛋白表达水平;SAaB(1、10、100μmol.L-1)则可明显降低TNF-α和NO产生,下调磷酸化JNK、磷酸化c-Jun和磷酸化AT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SAaB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皮层AC炎症因子的释放,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低剂量组(125 mg/kg·bw)、中剂量组(250 mg/kg·bw)、高剂量组(500 mg/kg·bw)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2 mg/kg·bw),每组10只。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各剂量组每天按设定剂量灌胃给予受试物,其余3组均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30 d,阳性对照组在造模前1 h灌胃给予2 mg/kg·bw地塞米松。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口气管插管后,采用雾化注射器喷入LPS溶液(3 mg/kg·bw)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染毒3 h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检测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含量;计算右肺中叶湿/干重比(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右肺后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右肺中叶W/D比值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和GSH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MDA明显降低(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在肺泡灌洗液检测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IL-1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IL-6水平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不同剂量组的炎症反应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减轻肺水肿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