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秀芬 《海峡药学》2013,(6):132-133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与50%硫酸镁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予以50%硫酸镁溶液纱布湿敷,观察组患者在PICC置管后予以肝素钠软膏局部外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4,P<0.05),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37,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7,P<0.05)。结论肝素钠软膏外涂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和减轻发生的严重程度,对穿刺静脉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素钠乳膏预防微泵输注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使用微泵注射多巴胺后,实验组沿穿刺部位静脉走向外敷肝素钠乳膏适量,对照组则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静脉炎严重程度亦有明显差异。结论肝素钠乳膏外敷能预防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热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肝素钠软膏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肝素钠软膏外涂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新鲜马铃薯片湿敷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钠软膏具有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外涂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9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输注化疗药物开始时外涂利多卡因胶浆于静脉穿剌点,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外涂于输注化疗药物之静脉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近心端3cm×10cm处,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同时止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外涂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9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输注化疗药物开始时外涂利多卡因胶浆于静脉穿剌点,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外涂于输注化疗药物之静脉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近心端3cm×10cm处,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同时止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迈之灵片和肝素钠软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迈之灵片口服和肝素钠软膏外涂,对照组应用肝素钠软膏外涂预防和治疗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内瘘周围组织、血管弹性、血流量方面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使用迈之灵片口服和肝素钠软膏外涂可保护动静脉内瘘功能,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岑慧萍 《海峡药学》2013,25(5):185-186
目的探讨肝素钠软膏与50%硫酸镁治疗儿童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输注药物发生输液性浅静脉炎的患儿6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肝素钠软膏组和硫酸镁组。肝素钠软膏组取肝素钠软膏涂抹于患处及周围皮肤上,并轻轻按摩10~15min,后再涂一薄层肝素钠软膏,1日2~3次。硫酸镁组患者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于患处,湿敷范围较患处皮肤略大,并轻轻按摩3~5min,1日2~3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和红肿缓解消除时间及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肝素钠软膏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和红肿消除时间明显短于硫酸镁组(P<0.05)。肝素钠软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硫酸镁组(χ2=7.08,P<0.01)。治疗1周后,肝素钠软膏组的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硫酸镁组(χ2=7.39,P<0.01)。结论肝素钠软膏治疗儿童输液性浅静脉炎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局部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的病程,有利于病变血管的再通,提高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洪立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65-165
目的:观察扶他林软膏治疗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科80例静脉留置针出现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抹,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扶他林软膏有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且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自制鞣酸软膏预防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琴  宛翠秀  张凤 《安徽医药》2009,13(11):1400-1400
目的观察鞣酸软膏预防新生儿红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入院无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鞣酸软膏外涂,对照组患儿给予凡士林外涂。结果鞣酸软膏预防红臀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凡士林。结论鞣酸软膏预防红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和家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斌莉 《中国药业》2013,22(11):101-102
目的探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喜疗妥治疗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10月医院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致静脉炎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于静脉炎发生部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静脉炎消退时间为(85.7±8.7)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5.2±14.2)h(P<0.05);观察组有1例(2.86%)发生皮肤过敏。结论采用多磺酸黏多糖软膏治疗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林慧珍 《海峡药学》2014,26(2):153-155
目的 讨论不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使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成茶油组、50%硫酸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茶油外涂法,对照组1采用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2为空白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的程度.结果 茶油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50%硫酸镁组与对照组(P<0.05);茶油组与50%硫酸镁组输液时局部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50%硫酸镁局部湿敷一定程度可减轻疼痛,茶油外涂能有效减轻输注七叶皂苷钠时的疼痛及预防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超薄敷料及联合喜疗妥软膏预防输入甘露醇液体导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外周输入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输液入甘露醇药物前,留置表浅静脉留置管,上以覆盖超薄敷料,并在穿刺周围的皮肤上外涂喜疗妥软膏,直至治疗结束。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爱肤超薄敷料联合喜疗妥软膏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价格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敏华  卢舜飞 《海峡药学》2011,23(5):135-136
目的探讨喜疗妥软膏预防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患者2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微泵静脉推注给药;试验组在输注前列地尔前预防性应用喜疗妥软膏,两组患者疗程20d,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发生程度轻,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喜疗妥软膏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发生和/或减轻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周媛媛 《海峡药学》2013,25(5):184-18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多磺酸黏多糖软膏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多磺酸黏多糖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PICC置管穿刺前抽吸5mg地塞米松针剂和50mL生理盐水混匀,完全浸泡PICC导管后再按照正常置管程序插管。多磺酸黏多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PICC置管后4h予以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连用3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d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严重程度及发生时间。结果治疗10d后,多磺酸黏多糖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1,P<0.05);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3.42,P<0.01);多磺酸黏多糖组机械性静脉炎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52,P<0.02)。结论地塞米松预先浸泡导管联合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外涂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其病情程度,延缓静脉炎发生的时间,使用简单方便易吸收、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5.
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9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45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4.4%,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喜辽妥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经PICC置管术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后及24h换药时,在穿刺点上方血管走向2~15cm处涂抹喜辽妥,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使用喜辽妥外涂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1.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喜辽妥可以有效的预防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  相似文献   

17.
精密输液器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精密输液器预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38例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按单双月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72例,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66例,使用普通过滤输液器。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效率为8.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9.4%,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的降低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所致药物静脉炎的发生,防止静脉损伤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盖诺化疗中静脉炎发生的方法。方法110例静脉炎患者,改良组75例,采用深静脉置留置针,配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皮肤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血管;常规组35例,采用周围静脉置留置针,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改良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深静脉置留置针,配合喜疗妥软膏外涂皮肤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血管的方法,对预防盖诺化疗中静脉炎的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紫草油涂擦对静脉留置针患者防治输注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脑病科静脉留置针输注前列地尔患者12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输注前列地尔时使用紫草油涂擦在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不使用紫草油涂擦;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36.67%)低于对照组(75.00%()P<0.05),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程度分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涂擦静脉留置针上方皮肤可防治输注前列地尔致静脉炎的发生,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程度,预防效果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用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输注甘露醇前30min和输注后1h给予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0,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半边莲加醋湿热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