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托法替布或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托法替布组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艾拉莫德组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的ACR20/50/70缓解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的ACR20/50/70缓解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基于ESR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较对照组高(P<0.05),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艾拉莫德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06~2020-06就诊于济源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片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疾病活动度[采用类风湿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评估]、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治疗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DAS28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症,改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片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5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甲氨蝶呤片+钙尔奇D片,给予治疗实验组患者甲氨蝶呤片+钙尔奇D片+艾拉莫德,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及骨密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F、CPR、血钙、血磷及血沉、骨密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艾拉莫德应用于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改善实验室指标,改善骨质疏松,并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艾拉莫德2次/d早晚各1片(25 mg)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功能锻炼。观察3个月后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艾拉莫德与依托考昔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对本院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不同用药分为艾拉莫德组与依托考昔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出现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艾拉莫德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依托考昔组(χ2=8.17,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方面比较(χ2=0.3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拉莫德与依托考昔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而艾拉莫德则较依托考昔其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李学荣  张榜硕  陈永平 《安徽医药》2019,23(8):1674-1676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RA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艾拉莫德组使用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甲氨蝶呤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记录两组病人治疗12周后的临床指标,包括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 结果 艾拉莫德组总有效率为96.66%,甲氨蝶呤组为93.33%,艾拉莫德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505,P=0.034)。艾拉莫德组与甲氨蝶呤组在治疗前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拉莫德组的DAS28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数值均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RA病人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8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83例患者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单用组给予单独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给予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结果 (1)联合组对比单用组缓解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das28相似,P>0.05;干预1年联合组对比单用组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das28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碟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缩短晨僵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到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与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IgG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有效降低血清IgG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各40例。甲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 mg/周,乙组患者给予艾拉莫德片25 mg/d,丙组患者给予艾拉莫德片50 mg/d,分别在治疗6、12周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丙组患者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优于乙组(P<0.05);三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均明显改善,且乙、丙组改善情况优于甲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 mg/d的艾拉莫德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7水平,及Th17比例、Th17/Treg值和Treg细胞比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9%(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手握力上升(P<0.05),且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值均降低,而Treg细胞比例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风湿科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RA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CRP、IL-1、TNF-α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MDA、TAOC水平低于A组,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疗效优于单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风湿关节炎患者运用艾拉莫德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给予50 mg/d的艾拉莫德片(甲组),25 mg/d的艾拉莫德片(乙组)及10毫克/周的甲氨蝶呤(丙组)。在6周及12周时,对三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甲乙丙三组在用药6周后ACR20开始上升,用药12周之后,在ACR20标准上,甲组为53.3%(16/30),乙组为36.7%(11/30),丙组为50%(15/30),甲组要优于乙组(P<0.05),甲组与丙组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Ig A、Ig M以及Ig G等免疫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而甲乙两组的Ig A的改变要显著优于丙组(P<0.05)。结论作为一种慢作用药,艾拉莫德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的效果显著,此药物能够免疫调节B淋巴细胞,抑制免疫球蛋白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17例RA合并慢性IP患者在常规治疗疗效不明显时,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前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均较高,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后均有下降;经统计学分析,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晨僵时间、DAS28评分差异显著(P<0.01);同时在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可得到明显改善(P<0.05),肺部HRCT未见明显改变;血液系统WBC、HB、PLT无明显降低或升高。17例患者中有1例(5.9%)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5.9%)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无感染情况出现。结论 艾拉莫德对RA合并慢性IP患者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合并感染情况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艾拉莫德与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一组予以艾拉莫德治疗,一组予以羟氯喹治疗,分别设为艾拉莫德组与羟氯喹组,比较两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艾拉莫德组ESSDAI评分为(6.38±1.32)分、Schirmeri试验评分为(3.65±1.09)分;羟氯喹组分别为(8.85±1.20)分、(3.29±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拉莫德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羟氯喹组的83.3%(P<0.05)。结论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较羟氯喹更胜一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32):4530-4533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口服,每周1次,2周后逐渐增至15 mg,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拉莫德片25 mg餐后口服,bi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明显少于治疗前,晨僵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CRP、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较单用甲氨蝶呤更能够提高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药研发     
《广东药学》2012,(1):I0004-I0004
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艾得辛上市1月8日,先声药业宣布:全球首个小分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正式上市用于临床2011年8月,艾得辛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艾拉莫德治疗,每次25 m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白介素-6、淋巴细胞绝对值、免疫球蛋白G。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免疫球蛋白G、白介素-6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进行对照。方法86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24周;对两组在12、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12、24周时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12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远期疗效比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好。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其耐受性与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无明显差别。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痛宁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门诊部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予风痛宁丸治疗,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关节功能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双手握力、晨僵指数、功能指数、肿胀指数及疼痛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m 步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痛宁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和晨僵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HA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37(IL-37)、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