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54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分别为82、88、84例;对照组为同期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85例。分别于伤后第1、3、5、7 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NSE的水平。结果 轻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型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结论 血清的NSE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NSE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以及亚低温治疗(HT)对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HT的脑保护机制。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温治疗(NT)和HT。两组均于伤后6h及1、3、5、7d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其NSE含量,分析各时间点两组血清NSE含量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取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NS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各时间点HT组NSE含量均低于NT组(P〈0.01)。③与NT组比较,出院时HT组患者预后较好,但相差无显著性(P〉0.05)。④NT组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HT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哮NSE含量,并提示颅脑损伤后有较高水平血清NSE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颅脑损伤患者(A组)和86例健康体检者(B组)的资料,检测两组血清CXCL12水平。结果 A组与B组血清CXCL12水平比较及A组不同严重程度分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血清CXCL12高于B组,重型患者高于轻型和中型患者,中型患者高于轻型患者,A组不同严重分型间不良发生率及分型中不同预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97%,重型患者高于轻型和中型患者,且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XCL12高于预后良好患者,轻型、中型、重型中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XCL1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者。血清CXCL12水平预测A组预后不良的效能理想。结论血清CXCL12水平可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76例DAI病人(实验组)和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者(对照组)的脑脊液NSE含量.实验组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型组23例、中型组27例和重型组26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2h、1d、3d、7d、14d采集脑脊液标本,分析NSE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型组伤后12 h~3 d、中型组伤后12h~7d、重型组伤后12 h~14 d的NSE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重型组各时间点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和中型组(P<0.01).随访3个月,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0%、14.81%及73.08%.结论 脑脊液NSE水平可作为判断DAI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选择和调整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TBI)患者血清血清内皮素-1(ET-1)、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及镁离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100例aTBI患者分为轻、中型组(GCS 9~15分,66例)和重型组(GCS〈8分34例),另将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ET-1、SE-CAD及镁离子的水平,比较各组ET-1、SE-CAD及镁离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轻、中型组和重型组伤后24 h内血清ET-1、SE-CA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伤后24 h内血清ET-1、SE-CAD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5),而镁离子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型组(P〈0.05)。重型组治疗后血清ET-1、SE-CAD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镁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ET-1、SE-CAD及镁离子可能参与aTBI后颅内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对判定伤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 3-8分)患者和2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GCS 9-15分)患者伤后12、24、48、72和96h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进行测定,伤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分析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同时测定20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伤后12和24h也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组(P〈0.05)。伤后12h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60μg/L的病人预后明显不良(P〈0.05)。结论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而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镁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早期补充硫酸镁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31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镁浓度,并将其中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硫酸镁2g(16mmol)稀释至100ml于15min内推注+硫酸镁7.8g(65mmol)稀释至500ml静滴24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人院第3天时血清镁浓度.入院时和入院1周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浓度,6个月后按GOS进行预后评价。结果重型颅脑损伤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镁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镁组和高血镁组入院时GC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周时的血清NSE水平及伤后6个月时的GOS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颅脑损伤后早期患者血镁浓度与其伤情间的必然联系,早期补充硫酸镁也未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Copeptin、IGF-Ⅱ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8年12月1日于该院就诊的9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9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的检测。评估实验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血清Copeptin水平逐渐降低,IGF-Ⅱ水平逐渐升高。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之间的Copeptin和IGF-II水平有差异(P0.05);轻型组患者IGF-Ⅱ水平高于中型组,Copeptin水平低于中型组;中型组患者血IGF-Ⅱ水平高于重型组,Copeptin水平低于重型组。APACHEⅡ评分与Copeptin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GF-II水平呈负相关。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预后越差,入院时血清Co-peptin水平越高,IGF-Ⅱ水平越低。结论通过血清Copeptin、IGF-Ⅱ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合GCS评分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2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史者)进行比较。结果颅脑损伤后24、48、72h和1周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颅脑损伤越严重,S100B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伤后早期(48h内)重型(GCS评分≤7分)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轻型(GCS评分≥8分)者(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B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含量,并与30名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PR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间血清CRP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预后好转组CRP水平低于无好转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提示病情重、预后差;早期测定CRP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79例DAI患者伤后12h、1d、2d、3d、7d和14d的脑脊液NSE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15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伤后12hDAI患者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组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预后不良组的脑脊液NSE水平则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或P<0.05);死亡组病人NSE水平持续增高。结论检测脑脊液NSE水平变化不但有助于评估DAI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指标可能性及其与脑灌注压(CPP)的相关性。方法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2例,每6h测定一次SjvO2,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及颅内压,计算出CPP,分析SjvO2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监测期间有2次或2次以上SjvO2<50%或SjvO2>75%者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SjvO250%~75%者或仅有一次SjvO2<50%或SjvO2>75%者(P<0.01)。CPP≤60mmHg者,SjvO2与CPP显著正相关(r=0.679,P<0.01),而CPP>60mmHg者,SjvO2与CP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jvO2和CPP联合监测能较可靠地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纳络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患者入院序号将68例sTBI患者平均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纳络酮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中IL-6含量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GCS、颅内压(ICP)及预后进行比较观察。结果sTBI患者早期脑脊液中IL-6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纳络酮治疗后1d,治疗组病人ICP值与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3d后IL-6含量达到最低水平,直到治疗后2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纳络酮治疗后3d和7d患者意识障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伤后6个月治疗组恢复较好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TBI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IL-6含量增高,纳络酮可以降低ICP和抑制IL-6超表达,改善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患者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对患者临床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5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患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24h内血清NSE平均水平相比差异显著(t=7.29,P=0.001)。随后在2d、5d和第7d研究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较24h时亦显著升高(t=21.81,18.56,9.13;P=0.000,0.000.0.001)。入院第2d,脑损伤病情中型重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病情轻型组患者比较显著偏高(t=4.06,t=8.58,P=0.002,0.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检测值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6.46,5.17,6.43,3.83,7.34;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血清NSE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患者早期诊断的有力依据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伤后1周)外伤性脑梗死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及其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1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以及入院时GCS评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伤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凝血功能异常和外伤性脑梗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27例伤后1周出现外伤性脑梗死;伤后3个月,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78例,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4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超过3 s、D-二聚体〉0.4 mg/L、DIC评分≥5分是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早期PTC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同时,它们也是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监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是帮助。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NSE与颅脑损伤程度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含量,并分析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又明显高于中、轻度颅脑损伤者(P<0.05);重度颅脑损伤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则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1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PbtO2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PbtO2(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PbtO2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ICP(24h及72h)与预后显著相关,随着I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下降。CCP(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C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PbtO2、ICP、CPP与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24h及72h的CCP、ICP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验组)血清IMA、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并检测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MA。结果实验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IMA、cTnI、MYO、CK-MB阳性率分别为78.84%、53.85%、32.69%、30.77%,IM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nI、MYO、CK—MB的阳性率(P〈0.01)。GCS6-8分组、4-5分组、3分组的ACB值分别为(67.21±5.96)U/ml、(52.85±5.13)U/ml、(40.78±4.85)U/ml,三组间ACB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差(GOS评分4~5分)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低于预后好患者(GOS评分1~3分,P〈0.01)。结论IMA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且检测IMA有助于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