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在宫颈癌防治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0年9月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12658例西山矿区女职工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12658例女职工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按照国际进行的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71例,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L)12例,宫颈鳞癌(SCC)1例.结论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液基超薄层细胞学(L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液基超薄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讨论宫颈癌筛查方案.方法 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采用LCT制片技术,结合 Bethesda 2001报告,随机对1972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972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54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H)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4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6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L)49例,病理符合率为94.23%.结论 液基超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CT)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工作中予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以此分析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筛查价值。方法择2017年全年我院门诊检查者、住院病例共2 601例女性进行研究,纳入者均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借助捷达病理信息管理诊断系统),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的患者进行活组织检查并经组织学确诊。结果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发现32例(1.28%)患者为非典型鳞状细胞、鳞状上皮低度病变20例(0.80%)、鳞状上皮高度病变18例(0.72%)、鳞状细胞癌3例(0.12%)、非典型腺细胞1例(0.04%),检出为阳性患者共计74例(2.96%)。对细胞异常者予以病理活组织检查,2项检查的符合率达到81.08%(60/74)。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够有效筛查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且该种诊断方式具有操作简便且准确率极高的优势性,诊断价值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在宫颈癌防治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916例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914例患者取材为满意涂片,2例需要重新取样,按照国际进行的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25例,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8例,腺上皮不正常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C)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宫颈鳞癌(SCC)1例。结论: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霞  樊杨  商莉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36-1137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妇科检查的患者行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LPT共检出阳性涂片57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6例,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9例,鳞状上皮细胞癌2例。57例又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炎症22例,占该组异常细胞学的38.60%;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 I22例,C IN II-III 11例,SCC 2例。30例ASCUS患者中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 IN II,l例C IN III。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鳞状上皮细胞癌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73%、81.82%、100%。结论采用液基细胞学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阳性者应行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rep cytogic test,TCT)Bethesda系统(TBS)和肿癌相关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3354病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HPV检测.结果 3354例中检出异常涂片547例(16.31%),其中鳞状细胞癌(SCC)4例,检出率0.1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5例,检出率2.2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0例,检出率3.58%;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28例,检出率0.83%;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47例检出率4.38%.非典型腺细胞(AGC)1例,检出率0.03%.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细胞学和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
姚学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77-1677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06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采用TCT制片技术,结合Bethesda2001报告,随机对162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62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45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H)1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43例,病理符合率为93.48%。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制片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rep cytogic test,TCT)Bethesda系统(TBS)和肿癌相关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3354病例患者进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HPV检测.结果 3354例中检出异常涂片547例(16.31%),其中鳞状细胞癌(SCC)4例,检出率0.1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5例,检出率2.2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0例,检出率3.58%;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28例,检出率0.83%;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47例检出率4.38%.非典型腺细胞(AGC)1例,检出率0.03%.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细胞学和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 TCT技术结合TBS用于宫颈细胞涂片配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98例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TBS分类系统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并在阴道镜下取多点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698例,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或腺细胞(ASCUS或AGCUS)38例,诊断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3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40例,鳞癌105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381例。结论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情况.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7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4358例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327例,占7.50%(327/4358).对327例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阴道镜下活检为金标准.结果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27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4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10例,不典型腺上皮细胞1例.结论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昌吉州人民医院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的530例患者,对细胞学阳性患者或细胞学虽阴性临床高度可疑患者共101例行阴道镜检查,同时镜下定位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530例患者采用TBS分类,共检出阳性涂片61例,占11.51%,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35例(6.6%);不典型腺细胞(AGC)3例(0.57%);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5例(2.8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0.94%);鳞状细胞癌(SCC)3例(0.57%);腺癌(AC)1例(0.19%)。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LSIL:60%(9/15),HSIL:80%(4/5),SCC100%(3/3)。结论:采用LCT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诊断率,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患者应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重视宫颈病变的规范化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及妇检普查人群中的白族女性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将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U-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部分阳性病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412例11例不满意,不满意率0.78%,满意病例1401例中检出阳性病例107例,占总数的 7.64%,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8例,占4.14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2 例,占2.2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例,占0.71%,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占0.50 %.结论 液基薄片中上皮细胞结构清晰,异型细胞易于识别,临床易于掌握各级别的治疗原则,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是临床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在宫颈早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从而进一步对比分析宫颈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CIN诊断的符合程度。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8月对1005例妇科门诊患者行TCT检查,采用TBS(The Bethesda System)报告方式,对其中75例上皮细胞异常者行宫颈病变部位多点(3、6、9、12点)活检,对比分析宫颈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005例TCT结果中,宫颈上皮内病变75例,阳性检出率为7.46%。17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湿疣和CINⅠ为10例,符合率58.82%;6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CINⅡ、CINⅢ和鳞癌共3例,符合率为50.00%;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细胞内病变)、AGC非典型腺细胞共53例,其中检出湿疣和CIN10例,检出率为18.86%。结论: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疾病的早期发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宫颈组织病理学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是宫颈疾病筛查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336例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LC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及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分级在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以上并追踪到组织病理学诊断的336例宫颈细胞涂片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36例LCT诊断ASC 13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5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9例,鳞状细胞癌3例,非典型腺细胞2例,腺癌1例;ASC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123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2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癌100%,HSIL 92.31%,LSIL 69.87%.结论:LCT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起重要作用.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做出正确的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法(TCT)检测结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优越性。方法:采用TCT对1 412例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未见癌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630例,炎性反应性细胞改变485例(其中轻度209例,中度188例,重度88例),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171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9例,萎缩反应性细胞改变65例(伴轻度炎症8例,伴中度炎症12例,伴重度炎症10例),不典型腺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阳性检出率及与组织学符合率均较高,是目前宫颈疾病筛查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技术和TBS系统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 166例患者应用液基薄层法制作宫颈细胞学薄片,采用TBS方案诊断,对其中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以上异常者进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宫颈细胞学结果。结果:以TBS系统诊断的3 166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中有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2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鳞癌3例,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4例,该系统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72%。结论:TCT技术和TBS方案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对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高,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564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液基细胞薄膜制片技术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4例被检测者取材均为满意,按照国际TBS分类标准分类.结果 检出异常结果22例,其中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15例,不能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宫颈癌0例.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松玲 《中外医疗》2013,(34):193-193,195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技术在宫颈病变中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223例宫颈病变患者行TCT检查,结果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223例患者取材均满意.按照国际TBS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①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0例;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例;③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例;④鳞状细胞癌(scc)1例.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10例,CIN I 9例,CIN II 2例,早期侵润癌1例.结论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都具有重要筛查价值.结果 异常者,需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提高诊断标准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对64例宫颈病变受检者均行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查,并采用双盲法与宫颈活检进行比较,细胞学诊断采用描述性诊断系统(11BS)。结果64例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活检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不同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鳞状细胞癌(SCC)3/3;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7/18,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11/11,宫颈上皮内瘤变Ⅱ(CINⅡ)6/7;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15/18。结论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准确性高,尤其对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其检出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标本49 295例,采用TBS分级系统,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病变为阳性病例,对其中1 416例进一步行阴道镜及镜下取活检作组织病理学对照观察,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9295例标本中,46 787例(94.91%)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1814例(3.68%)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478例(0.97%)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9例(0.3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3例(0.05%)鳞状细胞癌(SCC)、19例(0.03%)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5例(0.01%)腺癌(AC).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的1416例中,细胞学检出100.00%(19/19)鳞状细胞癌(SCC);100.00%(7/7)腺癌(AC);90.00%(180/20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4.90%(607/715)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 Ⅰ、CINⅡ、CIN Ⅲ、鳞癌和腺癌平均年龄分别是(26.17±11.34)、(28.45±5.61)、(36.52±9.67)、(39.82±10.78)和(40.49±13.87)岁.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病和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