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凤阳山-百山祖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圣潮 《中药材》2003,26(4):246-249
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植被保存良好,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共有79种,按其药效可分为解表类药、清热类药、祛风湿药、利尿类药、驱虫药、止血类药、活血祛疯药、补虚类药、平肝息风药等16类。  相似文献   

2.
由于神衣架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成为植物生长的理想天地,这里生长的药用植物就有18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五分之一。其中有不少名贵的珍稀药草。 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林间,河谷沟旁,有一种叶片似锯齿的植物,只见一根茎杆上长着两片大叶片,就象一只手同时撑着两把雨伞。它夏初开白色小花,其茎节部有一碗状小凹,又常生长在溪沟旁,故名江边一碗水。这个名称在当地叫  相似文献   

3.
整理福建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发现,福建省滨海耐盐药用资源有109科276种,其中海洋藻类21科41种、维管植物54科164种、海洋动物33科70种、海洋来源矿物1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外来入侵植物27种。普查团队对福建省滨海沙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综合性价值、外来物种中药化进行调查。福建省耐盐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基础阶段,有待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类群的多元价值,加强福建滨海滩涂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域耐盐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闽产耐盐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与规模化发展,促进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表2 贵州主要药用植物75种(类)的开发利用区划和药用植物学特征及中药名地区区划类型及其生态环境植物种类植物系统发育学特征中药名称①黔西北中山山地丘陵地区( 12种)黄棕壤地区,地势高亢,山地起伏大;气候较温凉,气温日差较大,年均温在15℃以下,≥10℃积温在40 0 0℃以下,年降水量10 0 0~110 0mm ,具有明显的干湿性,无霜期2 2 5d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生植被多有被破坏,有大量的荒山荒坡      天麻Gast....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处中亚,远离海洋,日照时间较长,具有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不但有我国的“火焰山”炎热的火州夏季,还有漫长严寒的冬季。高山、湖泊、内陆河、戈壁沙漠等是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造就了新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且药效成分含量高。据普查,新疆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共计1917种,占全国中药材总拥有量的15%。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辽阔 ,地形错综复杂 ,各地都有特定的气候和各种不同的生物环境。同一地理范围没有完全相同的环境 ,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地貌。也有“南枝向暖北枝寒 ,一种春风有两般”的自然区。任何植物的生长 ,发展与繁殖都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 ,在漫长的生存中各种植物都形成了适合自己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在不同纬度 ,不同海拔 ,不同季节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被中蕴藏着不同类型的药材和种类。如云南文山三七、辽宁的人参 ,是耐阴性中药材 ;甘草是荒漠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钙质土指示植物 ;麻黄是旱生植物 ,莲则是水生植物等。若将它们…  相似文献   

7.
香港和澳门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特殊,适宜植物生长,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并且极具地方特色.文章概述了港澳地区中药资源的情况及特点,并列举了20种港澳地区常见的中药资源,对其来源、分布、性味、功效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概括.为深入研究港澳地区中药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香港地处中国大陆、日本、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及南中国海邻近诸国之交汇点,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植物品种相当丰富,中草药也不例外。香港的总面积虽然不过一千平方公里,但从海滩、平原以及海拔九百公尺以上高山等群山起伏地带,共有各类植物2600多种,其中有药用价值者达1100多种,中草药资源的丰富,为香港中医药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门介于植物学、药学和生物学之间的边缘技术。它对资源紧 张、生长周期长、不易裁培和繁殖、生产费用大、含有较高活性物质的植物的发展以及寻找有效药用 成分和工业化生产药物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应用此技术获取药用成分,近20年来发展迅速,受到国内 外的普遍重视。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物,概述这项技术在获取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碱、醌类、萜类、 甾类、皂甙等化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漯河市位于暖温带的南边沿地区,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征,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为219天左右,光照时间长,光辐射量大,年累计日照总时数为2187~2359h,日照率为49%~53%。药用植物(野生,家种)生长旺盛的4~9月份,累计日照时数可达1270~1424h左右,平均日照达7~8h。年平均降水量为749~845mm,保证率为80%,此外地下水资源丰富,年采量可达38亿吨之多。总之漯河气候温和,降水适中,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土壤肥沃,适宜多种药用植物生长。 1 漯河市中药资源蕴藏量及主要品种 现已查明,漯河市有动、植物等药材447种,分属…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有大山环抱,盆地江河纵横,峡谷、丘陵交错,更有雪域高原,草原、湿地、沼泽星罗其布,地理独特,气候殊异,最宜药材生长。四川省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品种之多,产量之大,冠于全国,素有“天府药库”之称。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库区的形成,该区域的地理地貌、气候、植被均发生很大的改变。为了摸清长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状况,为库区中草药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自2000年起,我们历时四年之久,组织完成了“长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老秃顶子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宁  葛自菊 《中药材》1992,15(10):15-18
老秃顶子是辽宁境内第一高山,该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保存了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报道了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近700种,同时报道了分布于该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和具有优势资源的药用植物,并提出该区可作为研究辽宁东部山区药用植物种类的代表性地段,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野葛根、藤及其提取物中相关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葛Pueraria lobata(W illd.)Ohwi的干燥根葛根是药典收载的常用药材,临床应用广,市场需求量大,资源比较紧张。在开发新的药用资源研究中,发现野葛地上藤茎中亦含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异黄酮类活性成分[1],而每年秋冬葛根采挖时藤茎全都废弃,造成极大浪费并破坏自然环境。故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2],作者将葛藤中相关异黄酮成分的含量与同株野葛根进行了对比研究,排除种属、气候及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综合考察野葛地上藤茎部....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中草药资源5832种,占全国中草药资源的45.5%。其中,常用中药材260余种,道地药材及主要大宗药材有63种。有不少药用植物为重庆特有或模式标本的采集地。我们对重庆药用资源整理时发现,以重庆各地命名的药用植物较多,有巫山淫羊藿,城口细辛等大宗药材,也有珍稀濒危物种。本文对种子植物类重庆药用植物新种进行整理,为保护和开发特色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岭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地热、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育,中药资源品种丰富,分布广,产量大,有不少质量上乘的道地药材,素有“广药”之称。作者探讨岭南特色药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了采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特色药材专利保护和商标战略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山东省垦利县药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标本采集等手段,对山东省垦利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调查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结果经初步统计,垦利县药用植物约38科137种,优势科主要有蓼科、藜科、柽柳科、禾本科、豆科、菊科,植被群落主要有柽柳-盐地碱蓬、柽柳-芦苇、盐地碱蓬、柽柳、大刺儿菜-白茅、芦苇-碱蓬、茵陈-碱蓬、芦苇-鹅绒藤等,耐盐及盐生药用植物为当地一大特色,并简要介绍重要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结论山东省垦利县药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部分物种尤其耐盐及盐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科学保护措施下,可以合理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分布在云南北纬25°附近及其以北,年平均气温2.1 ℃~16.1℃,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3800 m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昭通、曲靖、昆明等地,楚雄、临沧、普洱等地零星分布;岩陀及其鬼灯檠属植物喜阴性或半阴性环境,适于郁闭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林下、石隙、灌丛、潮湿的岩壁上或山谷溪沟两旁;在寒冷气候下的干旱和瘠薄土壤,甚至石隙中均能较好生长;林下腐质层较厚土壤条件下,岩陀生长良好,但地下部分膨大受限.岩陀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每年采挖量超过3000吨,但部分地区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及生境进行调查,为岩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秦艽人工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系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之一[1],主要分布于西藏、甘肃、四川以及东北、华北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2 000~3 000 m的亚高山草甸及灌丛;特别适宜生存在气候冷凉、雨水较多、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山坡丛中。近年来,由于药用量日益增加,导致过度采挖,致使秦艽野生资源日趋减少。而秦艽育种、栽培等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则几乎空白[2]。为了保护中药种质资源,近3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研究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环境特征,为荷叶铁线蕨的资源保护及人工培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实地踏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荷叶铁线蕨生长的植被、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土壤营养成份等进行研究分析。此次调查发现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区域快速缩小,很多分布点由于滥采滥挖,经历了从成片分布—块状分布—点状分布—消失的变化历程,目前仅在万州3个乡镇发现有4处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荷叶铁线蕨生长环境具有海拔低、坡陡、土层薄、东北坡向、郁闭度高和气候温暖湿润等特征,分布区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速效磷含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