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经详细的询问和周到的检查(包括听力学、前庭功能、X线摄片及化验等)确诊了53例美尼尔氏病。在美尼尔氏病病原学方面和Pulec(1972年)的报告作了比较。Pulec认为美尼尔氏病可调查出特殊病因的占48%。包括过敏、梅毒、肾上腺功能不全等。而本文仅占2%。即53例中仅1例血清梅毒反应阳性。美尼尔氏病症状发生顺序因人而异,本文有16例耳聋、耳鸣、眩晕大约同时开始。26例耳蜗症状出现几周甚或几年后才有眩晕发作。11例眩晕是第一个症  相似文献   

2.
在较年青的人中常发现有耳蜗前庭紊乱,如听力骤降,眩晕,耳鸣,感觉神经性聋及美尼尔氏病,但其病因及发病原理尚有争议。除病毒感染外,血管痉挛或栓塞以及血栓形成所致的血流量减少是首要原因。但直接证实内耳范围的血管壁改变有很大困难,因此很多学者试图确定导致心血管改变的因素和内耳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过去有人(Douglas、Rosen、Spencer等)认为耳蜗前庭紊乱的患者,有高脂蛋白血症,但此种关系并未能被其他学者所确认。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是否为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的问题及耳蜗前庭出现症状时此种脂蛋白胆固醇比例方面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尼尔氏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证实,美尼尔氏病的基础是内淋巴积水,但有关其发生原因、生成部位、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的原因等问题,学者们观点远非一致。在病因方面,Iwata(1958)首先提出本病是垂体和肾上腺间内分泌失却平衡引起的综合征,伴有血及迷路液内钾含量的失调。人们发现患者有代谢改变,如内分泌控制紊乱,醣及类脂质代谢紊乱,血浆渗透压增高,电解质及蛋白成份改变等,可能是本病的基础。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等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引起美尼尔氏病的病因,但还缺少有力的证据。有作者报道美尼尔氏病发作时患侧瞳孔扩大,认为这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或副交感神经麻痹所引起,并认为是美尼尔氏病患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证据。为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作者们通过自制的双眼红外线瞳孔测量仪,利用结膜囊内滴入乙酰甲胆硷试验,观测了16例正常人、71例美尼尔氏病患者、5例迷路炎和4例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瞳孔变化。试验在暗室进行。被检查者先仰卧休息10分钟,然后拍摄试验前的瞳孔图象5张;再于照明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分析31例患者,行迷路后进路前庭神经切断术(RVN)治疗眩晕。其中美尼尔氏病25例,已行内淋巴囊手术(ELS)失败;2例为后颅窝血管袢;其他4例。31例中29例眩晕完全控制,治愈率为94%,2例仍有眩晕发作,经 ENG 检查仍有前庭反应,说明前庭神经切断不彻底,后来一例再次手术,眩晕得到完全控制。作者分析在美尼尔氏病患者中,经RVN 与 ELS 治疗相比、术后听力变化在统计学上无差别,而眩晕的控制 RVN 好于 ELS。前者治愈率为94%;后者为50%。手术适应症是单侧患病,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在美尼尔氏  相似文献   

6.
作者们曾报道过美尼尔氏病患者有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酸酯、总脂量增高及游离胆醇和磷脂含量降低。Pulee、Meyerhoff认为患者常伴有醣代谢紊乱,甚至可能是其病因,Power发现患者中28%有葡萄糖耐量紊乱。鉴于葡萄糖在脂类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功能负荷情况下代谢紊乱表现清楚.作者们对患者进行了前、后的血清脂类代谢指标的研究,共检查20例(男11、女9,30~50岁间)患者及15例因鼻病人院待手术患者(对照组),前者经甘油试验证实其中10例有膜迷路积水。在发作间期空腹服葡萄糖(1.5g/kg)之前和之后30、120、180分钟分别抽静脉血查血糖,计算高血惦及低血糖系数;血脂及其成份磷脂、游离胆醇、非酯化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口服甘油对美尼尔氏病和电位与水平衡的作用。作者将45例患者分成三组:美尼尔氏病组(M)23例,未确诊的美尼尔氏病组(U)12例,非美尼尔氏病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C)(6例感音神经性聋,4例听力正常)。三组成员的年龄均介于40~45岁。用鼓岬电极记录耳蜗电图的和电位(SP)与动作电位(AP)。  相似文献   

8.
典型的美尼尔氏病具有明显的三症状,但许多患者在初期常仅有无明显临床表现的单一耳蜗病变,可能经多年后才显示。遂有人将经过不典型的美尼尔氏病分为耳蜗型和前庭型。作者们企图能在发病的最早期确诊本病。根据Arenberg等(1977)实验性膜迷路积水、虽持续6周~4(1/2)月并未导致内耳有不可逆改变,困而提倡及早对美尼尔氏病进行治疗,不仅可预防出现进行性听力下降和反复发作性眩晕,而且也可预防对侧健耳受累(5年期内另耳受累率为33%)。作者们共检查了52名患者,男18、女34,年龄5~54岁。检查项目包括耳鼻咽喉科检查、详细的电测听及前庭功能检查。发现患者中20人(38.4%)仅有耳蜗表现,22人(42.3%)仅有前庭功能紊乱,10人(19.3%)有外周性耳蜗前庭表现(仅3人有典型三征),合计80.7%(42人)患者在病早  相似文献   

9.
前庭神经切断术对控制眩晕是一种有效方法。作者评价了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术(RVNS)对眩晕、耳鸣、耳胀满感和听力的作用。作者对39例 RVNS 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23例美尼尔氏病,16例其它原因性眩晕。男12例,女27例。年龄31~69岁,平均52岁。术后眩晕改善或消失者美尼尔氏病22例(96%),非美尼尔氏病11例(69%),1例美尼尔氏病术后不但症状未改善且出现两侧病变。57%(23例)患者眩晕完全消失。术前32例有耳鸣,术后11例减轻或消失,19例无变化,2例  相似文献   

10.
不久以前还认为只有当典型的三联征存在时才能诊断美尼尔氏病,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各种听力测验所积累的大量材料证明,美尼尔氏病的听觉损害有极其特殊之处,据此可在三联征出现前就能较早地确定诊断。作者们认为美尼尔氏病的听功能损害有五个特点:(1)气骨导听阀在所有可听频率范围内均等的升高25~30dB或更多;(2)疾病早期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3)响度功能紊乱出现很早,不管听敏度损害程度如何,几乎100%存在;(4)言语识别力下降;(5)波动性听力或波动性听力障碍。作者们观察了607例美尼尔氏病患者,发现37%有波动性听力障碍,后者主要包括主观感觉的听敏度波动、纯音听阈测验结  相似文献   

11.
内耳微循环紊乱在许多前庭功能障碍的发病上有重大意义,近年采用了观察球结膜微循环状况法来判断内耳状况。作者用裂隙灯及60倍手术显微镜对200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颈椎病致椎基动脉供血不全61,美尼尔氏病72,神经系统紊乱67例)及10名健康人的颞侧球结膜微循环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在转头20~30秒钟激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20例美尼尔氏病患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指标,结果有9例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其表现是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指数增大,糖曲线恢复到原来水平的时间减慢,但在20例中仅发现1例糖尿病。考虑到葡萄糖在形成脂肪酸方面的重要作用,测定了美尼尔氏病患者在施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前和在此试验时血内脂类和脂蛋白的含量及其分类。在葡萄糖耐量试验前血脂合成指标比健康人组高2~3倍,但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美尼尔氏病不常见,对其发病的具体情况报导也较少。作者在对此病进行十年观察及治疗的基础上,对5例9~17岁的青少年病例作了分析。发病率:本组青少年患者占美尼尔氏病例的7%。此数据明显高于Meyerhoff等(1978)报告的百分数(3%)。病因:作者认为青少年美尼尔氏病,女性与月经有关。本组中2例女性,其症状均可追溯到月经初潮,且眩晕发作恰多与  相似文献   

14.
1923年Duke首先提出美尼尔氏病与过敏有关以后,相继报导一部分美尼尔氏病或综合征与食物过敏、吸入物过敏、物理因素过敏等有关。近年McCabe又提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概念。从而有人用精制痘苗、ACTH、类固醇等药物治疗由过敏或免疫因素引起的美尼尔氏病,特别是类固醇疗法,现已成为治疗美尼尔氏病的主要疗法,并收到一定效果。本研究以8例双侧美尼尔氏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数年~30年双耳听力严重下降的病史,对类固醇治疗无反应。患者经一般血  相似文献   

15.
性激素在机体代谢和对植物神经作用的控制上起重要作用,可影响小静脉、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的凝固能力。有人认为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迷路血管功能发生紊乱的原因,并最终导致膜迷路积水症。有人研究美尼尔氏病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况,发现有醣激素和盐激素不足表现。为了研究美尼尔氏病患者在发作期和发作间期一些性类固醇(包括孕酮的代谢产物——雌激素和妊二醇、雄激素的代谢产物——17  相似文献   

16.
Cephadol是日本药(相当于国产眩晕停——译者),能改善椎基底系统的血循,减轻血管痉挛,在前庭核及下丘水平阻断来自前庭分析器外周部分的病理性刺激,对血压几无影响。与抗组织胺类药和镇静剂不同,它对前庭核平面以上的中枢神经系不产生影响,故被广泛推荐用以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美尼尔氏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其禁忌症为严重的肾功能紊乱和药物过敏。临床使用含0.25mg盐酸diphenidol的片剂,根据症状轻重,日量3~6片。作者用以治疗21例美尼尔氏病及5名患弥漫性迷路炎后的患者(男11,女15;30~60岁;病程1.5~15年;9例伴有无症状的颈椎病,3例暂时性高血压、2例脑外伤后遗症,3例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17.
已有不少报告提到乙酰唑胺(即Diamox)口眼可改善美尼尔氏病的症状。本文系长期服用该药试验治疗美尼尔氏病的报道。作者观察的对象为按AAOO标准(1972)确诊的美尼尔氏病患者14例,共23耳。患者年龄29~74岁,平均48.8岁。17耳积水处于波动期;14耳作了耳蜗电图测试,有13耳呈负SP波增大的内淋巴积水征。5例曾行手术治疗。8例病程超过10年,15耳系近期确诊,5耳已到晚期。患者服用乙酰唑胺片1周至9个月,每日剂量250mg或500mg,分次给  相似文献   

18.
美尼尔氏病患者角膜滴注5%乙酰甲胆硷后,患侧病理性瞳孔缩小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健侧,目前对这一阳性结果的解释是含糊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及阐明美尼尔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细节,作者采用计算机化的瞳孔图,分析及比较了正常人及美尼尔氏病患者的瞳孔光反应。作者将美尼尔氏病患者分为发作期、间  相似文献   

19.
迄今美尼尔氏病的发病机理仍是含糊不清,曾有“膜破裂及中毒”论;“弥漫性漏出”说;炎症或外伤;颞骨发育解剖异常等。近年来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障碍有关,或认为是一种过敏的表现,更认为由身心紊乱(psychosomatic disorder)所引起,但概念仍很含糊。所以美尼尔氏病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为了研究利尿剂对美尼尔氏病的治疗作用,于1980~1985年间对33例美尼尔氏病人应用Dyazide的双盲交叉安慰剂对照研究。Dyazide(50mg三氨喋呤及25mg双氢克尿塞)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效利尿剂,可较长期服用而无钾耗竭和低血压的危险。33例中男19,女14,年龄为23~64岁(平均43岁),单耳罹患24例,双耳9例,患者均无利尿剂治疗禁忌症,亦末接受过美尼尔氏病的手术疗法。在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