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北京赛科希德生产的SA-60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150例高血压病患者与80名健康成人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者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增高(P<0.05或P<0.01),其中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黏度亦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呈高黏滞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于了解高血压病临床病理变化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和95例健康体检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长期监测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时掌握疗效,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病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128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使用赛科西德600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128例高血压患者组和1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呈高黏滞表现,适当采取改善血液黏度将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门诊慢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鼓楼区中医院建立门诊慢性病档案的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7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黏滞状态,对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原发病引起的血液高黏滞和无原发病性血液黏度升高(单高黏症)等血液高黏度综合征(BHV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常规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以上4组BHVS患者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IEA),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变化的差异性及ηP、Hct、IEA与ηb的相关性。结果经与60例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各BHVS组上述指标多有异常(78%),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lt;0.05~0.01。各BHVS组中Hct、IEA、ηp与ηb的相关分析表明引起ηb增加的主要因素是Hct和IEA。结论存在BHVS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分析BHVS患者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为临床针对性治疗高黏滞因素、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季勇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4):193-195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黏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与血浆黏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存在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对糖尿病患者及时做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及早纠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1179-118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对于高脂血症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 对118例经医学证实的高脂血症住院患者,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分别测定3个不同切变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以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各组间所比较的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男、女患者组的血黏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实验证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若在患者出现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时,进行血黏度的检测可根据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时给予降低血脂、纠正高黏血症的治疗,这样对高脂血症的及时治疗及其所引发的脑血管病、冠心病的预防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5例恶性肿瘤患者与35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和血沉K值结果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压积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明显异常,呈高黏滞血症改变,通过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动态观察,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15例脑梗死、脑出血和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TIA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的浓缩和高黏状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液不液化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9例已育健康男性及57例精液液化时间异常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液不液化症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不液化症患者血液具有较高黏滞性。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测定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黏度增高,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检测78例癫痫病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5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癫痫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脑血流量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降低血液黏滞性,提高脑血流量对癫痫病的治疗或降低发作频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高海拔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1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M组及DN组,检测其CRP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DM及DN组中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DN组CRP又高于DM组(P<0.05);DM及DN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老年DM及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测定本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60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定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老年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海风 《临床荟萃》2004,19(20):1148-1149
目的 观察比较高海拔地区老年 2型糖尿病 (DM)及糖尿病肾病 (DN)患者C 反应蛋白 (CRP)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 12 6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M组及DN组 ,检测其CRP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DM及DN组中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而DN组CRP又高于DM组 (P <0 .0 5 ) ;DM及DN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CRP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老年DM及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因素。根据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分为血液黏度正常组32例、血液黏度升高组68例及高黏血症20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升高(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后能否进食,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与颅脑损伤患者血液黏度升高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术中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液黏度增加的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正常组术后局部脑梗死、术后再出血、迟发颅内血肿、脑水肿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血液黏度升高组及高黏血症组,而高黏血症组以上指标高于血液黏度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术中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止血药物有关。颅脑损伤患者术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会导致血液高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60例健康人和68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对预防及监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治疗上,应该采取活血化淤、降低纤维蛋白原等降黏、解聚治疗,改善脑部微循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微循环血流减少,可能在脓毒症患者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为探讨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是否与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瑞士苏黎士大学医学院医学部脉管科对34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集合、血浆黏滞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等指标与患者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集合和血浆黏滞度增高(P均<0 .0 1) ,而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和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降低(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多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90例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癌抗原125、癌抗原724五种肿瘤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同时设定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项数不同,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并且与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相关。联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含量对恶性肿瘤患者判断病情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相关性。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空腹抽血,测定血流变、血糖、胆固醇的含量并对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流变学作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胆固醇含量与血流变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与正常对照组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都有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浓度与血流变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黏状态,糖尿病患者许多并发症都是在高黏血症基础上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