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ret、ras、p53基因研究,揭示其在甲状腺癌发病中的意义,为进一步进行甲状腺癌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甲状腺癌和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ret、ras、p53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及甲亢中均有表达,在髓样癌和滤泡状腺瘤中未检测到;ras在各型甲状腺病中均有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各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0%~50%,良性病变中仅在1例滤泡状腺瘤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阳性。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癌基因ret、ras及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有密切联系。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因此,甲状腺癌的防治除考虑高碘因素外,也应充分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及EBV感染在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88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癌1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8例,腺瘤24例)进行研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及EBvL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p2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关,甲状腺癌p21阳性率(62.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3.3%)(P<0.05)。甲状腺癌p21与组织学分型无关。LMI-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5.6%,癌周组织无表达。结论ras癌基因突变为甲状腺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21检测可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指标,提示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P53癌基因在人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用免疫且化方法对103例甲状腺癌及伴乳头状增生的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为63.6%。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8%和10%。伴乳头状增生的甲瘃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53蛋白仅有微弱表达。未分化甲状腺癌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VEGF、p16蛋白与CDFI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VEGF和p16的蛋白表达情况及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宏观血流情况.结果 VEGF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8%)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4.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FI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的血管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状癌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16蛋白与VEGF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CDFI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中有明显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并对各组瘤组织进行PCNA及PTTG-1表达比较,观察PCNA与PTTG-1的相关性。结果PCNA及PTTG-1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存在表达,PCNA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未分化癌组中表达高于腺瘤组(P<0.05,P<0.01),PTTG-1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组表达高于腺瘤组(P<0.01);PCNA及PTTG-1在甲状腺肿瘤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6,P<0.05)。结论PCNA及PTTG-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相关,PCNA及PTTG-1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及EBV感染在甲状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88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癌1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8例,腺瘤24例)进行研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及EBVL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p2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关,甲状腺癌p21阳性率(62.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3.3%)(P<0.05)。甲状腺癌p21组织学分型无关。L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5.6%,癌周组织无表达。结论:ras癌基因突变为甲状腺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21检测可作为甲状腺泡性肿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指标,提示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et和半乳糖凝素-3(Gal-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V-6000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25例、甲状腺滤泡癌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2例中c—met和Gal-3的表达。结果c—met和Gal-3在滤泡癌、乳头状癌及未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c—met表达的强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Gal-3表达的强阳性率与甲状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met和Gal-3表达均为阴性。甲状腺癌c—met的阳性表达与Gal-3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met和Gal-3过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以及预后的评估有-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组织半乳糖凝素3(Galectin-3)和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腺瘤)13例、滤泡性癌14例、乳头状癌40例中单克隆抗体Galectin-3、PTTG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病变中Galectin-3和PTTG表达均位于细胞质;Galectin-3、PTTG的表达在甲状腺腺瘤中74.62%为阴性,而滤泡性癌阳性明显增加,乳头状癌90%为中、强阳性,Galectin-3和PTTG在腺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8%(2/13)和15.38%(2/13),在滤泡性癌分别为64.29%(9/14)和57.14%(8/14),在乳头状癌分别为95%(38/40)、90%(36/40);Galectin-3和PTTG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与恶性病变(滤泡性癌、乳头状癌)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恶性肿瘤(滤泡性癌和乳头状癌)间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Galectin-3和PTTG均不表达,腺瘤中仅有1例表达,腺瘤2者均阳性表达为7.69%,滤泡性癌为21.43%,乳头状癌为100%。结论:Galectin-3和PTTG免疫组化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甲状腺不典型腺瘤、腺瘤恶变以及混合型腺瘤的病理形态及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162例。结果 经病理切片染色后显示甲状腺腺瘤127例,包括滤泡型腺瘤116例,乳头状腺瘤7例,腺瘤恶变4例;甲状腺癌35例,包括乳头状腺癌27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结论 关于不典型腺瘤及腺瘤恶变与腺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作为甲状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了 2 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 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2 0例相应癌旁甲状腺组织及 9例甲状腺腺瘤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亚基的 m RNA。结果 :40例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癌旁组织。 2 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检出率为 90 %,2 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阳性检出率为85 %,2 0例癌旁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 ,9例甲状腺腺瘤阳性检出率为 1 1 .1 %。端粒酶活性与甲状腺的类型、分化程度及分期无关。结论 :端粒酶可以成为一种用于甲状腺癌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 ,物并且在甲状腺癌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在多数人类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均少见,本文对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0例甲状腺瘤的P53蛋白进行检测,以探讨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本院甲状腺乳头状癌33例及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0例的外科手术标本,其中诊断为Ⅰ级乳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转移的相关性,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甲状腺肿瘤病理石蜡切片13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3例,腺瘤48例,乳头状癌38例,髓样癌10例,滤泡状癌27例,未分化癌12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20例.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LYVE-1的表达水平,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之间LYVE-1的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LYVE-1所标记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淋巴管的密度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管的密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在各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组织中,乳头状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密度为11.4±8.6,髓样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密度为4.2±2.4,未分化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密度为8.8±1.8,乳头状癌与髓样癌相比较t=2.6020,P=0.0124,乳头状癌与未分化癌相比较t=2.6227,P=0.0117,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甲状腺肿瘤中LYVE-1表达是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高,恶性肿瘤中表达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状癌及髓样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无转移的肿瘤表达升高.②LYVE-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探讨两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ER表达。结果: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ER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瘤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10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标本中ER和PR及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45岁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5岁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2=3.945、3.688,P<0.05);甲状腺滤泡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P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3.861,P<0.05)。甲状腺滤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1,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ER及PC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6.561、8.412、4.520、7.695,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5.519,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者的ER、PR及PCNA染色阳性分级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4.520,5.988,3.256,3.635,3.968,5.509,P均<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癌中,ER与PR呈正相关(r=0.459、0.618,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及PR均呈负相关(r=-0.456、-0.442,P均<0.05)。甲状腺滤泡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中ER、PR、PCNA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ER、PR、PC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ER、PR、PCNA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层粘连蛋白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和 4 6例甲状腺腺瘤、19例甲状腺癌组织中LN的表达 ,对LN表达率两两比较。结果 :LN在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与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LN在甲状腺癌细胞及出现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组织中的乳头状腺瘤细胞胞浆中有表达。结论 :L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变 ,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LN免疫反应物出现于肿瘤细胞胞浆很可能是良性肿瘤转化为癌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CNA、VEGF表达。结果PCNA、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且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呈正相关。结论PCNA、VEGF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的协助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肿瘤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华晟  钟宇华  黄宇 《广东医学》2007,28(6):925-926
目的 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与微血管生成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与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于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及CD34表达情况.结果 PTTG及CD34在各甲状腺肿瘤及间质组织均存在表达,PTTG在腺癌组表达高于腺瘤(P<0.01),微血管密度(MVD)在腺癌组表达显著高于腺瘤组(P<0.01);PTTG及MVD有正相关性(r=0.43,P<0.01).结论 PTTG及MVD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检测PTTG及MVD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秀利  李军  胡万宁  王建功 《西部医学》2011,23(11):2091-2092,2095
目的探讨p53和cyclin D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甲状腺癌、46例甲状腺腺瘤和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p53和cyclin D1的检测。结果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和63.23%,均高于其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瘤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p53和cyclin D1在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83%和40.54%,低于其在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7.78,P〈0.05)。结论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及恶性程度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Galectin-3、CD44v6在滤泡上皮起源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3、CD44v6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甲状腺滤泡癌,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及9例甲状腺滤泡腺瘤中的表达.甲状腺肿瘤旁甲状腺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Galectin-3在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及滤泡腺瘤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100.00%(11/11)、100.00%(3/3)、33.33%(3/9),各组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27/30)、81.81%(9/11)、66.67%(2/3)、66.67%(6/9),各组与对照组的阳性表达(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lectin-3与CD44v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5).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联合检测Galectin-3、CD44v6可能是滤泡上皮起源甲状腺肿瘤病理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TG1IP蛋白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TG1IP蛋白在25例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23例滤泡性腺瘤、65例乳头状癌、19例滤泡癌和18例未分化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TTG1IP蛋白表达率在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中为28%,在滤泡性腺瘤组织为30.43%,在乳头状癌组织为61.54%,在滤泡癌组织为31.58%,在未分化癌组织为22.22%。PTTG1IP蛋白在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滤泡性腺瘤组织、滤泡癌组织和未分化癌组织(P<0.05)。PTTG1IP蛋白表达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甲状腺外侵犯和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 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不同肿瘤中,PTTG1IP蛋白过表达可能在乳头状癌的始发和进展中发挥作用,而与滤泡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生发展无关。PTTG1IP蛋白可能是鉴别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及其他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的一个有用指标。PTTG1IP可能为难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